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536发布日期:2019-02-15 20:0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阀体类零件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生产加工中,阀体类零件侧面工位较多,使用传统装夹方式需要多次装夹,且每次加工零件数量低,多次装夹不仅耗费时间,每次装夹都容易出现误差,加工效率低,品质不稳定,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所以需要一种快捷的装夹治具来辅助装夹,提升效率和质量,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体类零件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可以解决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包括轴动力输出模块、圆盘尾座、旋转芯轴和工件夹紧模组,所述轴动力输出模块气动接头与气动控制模组气动连接头固定连接,且气动控制模组固定连接有气动开关,轴动力输出模块转盘和圆盘尾座转盘固定安装在旋转芯轴两端,旋转芯轴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卡盘,定位卡盘与工件夹紧模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芯轴表面为60度芯轴底座,共有三个相同装夹面,可同时装夹三个工件夹紧模组。

优选的,所述工件装夹模组可以同时装夹多个工件。

优选的,所述60度芯轴底座上的定位卡盘与工件夹紧模组快速定位夹紧,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0.005mm。

优选的,所述旋转芯轴每次转换一个加工固定面,持续加工完三个工件夹紧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减少了零件装夹次数,增加了零件装夹数量,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60度芯轴底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包括轴动力输出模块1、圆盘尾座3、旋转芯轴6和工件夹紧模组4,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动力输出模块1气动接头与气动控制模组2气动连接头固定连接,且气动控制模组2固定连接有气动开关5,轴动力输出模块1转盘和圆盘尾座3转盘固定安装在旋转芯轴6两端,旋转芯轴6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定位卡盘62,定位卡盘与工件夹紧模组 4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阀体类零件多工位阀体类零件加工装夹治具,先将轴动力输出模块1、圆盘尾座3、气动控制模组 2、气动开关5、60度芯轴底座61五个部分按要求装配到机台平台上,然后将阀体工件安装在工件夹紧模组4的治具41上,再将安装好的工件夹紧模组4与机台上的60度芯轴底座61上的快接接口对接装夹。工件夹紧与60度芯轴底座61贴合到位后,打开气动开关5 对应的开关,夹紧治具41,完成一次装夹。然后再输入指令将60度芯轴底座61一百二十度,重复上面动作,完成第二面工件夹紧模组的装夹,最后再输入指令将60度芯轴底座61旋转一百二十度,重复上面动作,完成第三面工件夹紧模组的装夹,这样就完成产品的批量装夹,60度芯轴底座61上的定位卡盘62与工件夹紧模组4快速定位夹紧,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0.005mm,工件夹紧模组装夹好后直接开始加工,省去中间校正环节。产品侧面各角度面上的工位通过数控程序指令控制60度芯轴底座61旋转至指定的角度后加工,避免了多次装夹的累积误差。所以在良率、效率提升方面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装夹次数,增加装夹工件数量,保证了加工的准确,符合设计初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