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622发布日期:2019-10-28 23:2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锻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锻造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工艺,为了达到某种特性,工件需要经过高温锻造后以获得该种性能。锻造加热炉是锻造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加工设备,锻造加热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经过变频装置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

中国实用新型CN206824603U提出了一种便于出料的金属锻造炉,该实用新型具有出料方便,避免人工直接接触工件等优点,但是该实用新型中放置在滑槽内的液压油受到外界高温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形变,并不利于快速排出工件,液压油受到外界高温加热而膨胀,会使得在加热过程中工件发生偏移,这样反而不利于对工件的锻造,因此我们醍醐从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包括机体、锻造炉、支撑横臂、隔板和工件承接组件,所述机体右侧壁顶部垂直焊接支撑横臂,所述机体内腔中间位置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内部中空结构,所述隔板上方设置锻造炉,锻造炉左侧设置入料口,入料口与锻造炉连通,所述隔板下方设置工件承接组件,所述工件承接组件正对应隔板中心位置处设置,且所述工件承接组件与所述锻造炉底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机体左侧壁底部设置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对应所述工件承接组件设置,且所述排料口左侧底部安装导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横臂底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分别与所述支撑横臂铆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固定连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型号为SFH-φ100X10ST;所述液压缸左侧伸缩杆铰接推杆,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所述推杆右半部分前侧螺栓固定连接第一齿条;所述推杆左端延伸至所述隔板内,所述隔板内中间位置设置上下连通的竖直通孔;下料腔右侧壁焊接所述推杆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竖直通孔内部设置下料腔,所述下料腔与竖直通孔和孔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右侧壁竖直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机体右侧壁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焊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前侧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下端焊接凸轮,所述凸轮左侧抵接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左侧焊接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平行设置在所述机体下方,且所述机体下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导向槽,所述第二齿条贯穿所述导向槽,且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左端前侧设置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上方固定焊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三齿轮一端贯穿所述机体下壁,且延伸至所述锻造炉底部,所述锻造炉底部左侧设置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径为所述凸轮长轴长度的二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件承接组件包括托盘、缓冲垫和滑杆,所述工件承接组件上方设置托盘,所述托盘形状为倒立的上方开口的圆台形状,所述托盘的下表面内径大于工件的底表面内径;所述托盘下方螺栓连接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缓冲垫内部填充耐高温玻璃纤维;所缓冲垫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锻造炉下底面;所述滑杆左侧壁底部焊接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左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将液压缸替换为驱动转盘,第一铰接杆后方固定焊接伺服电机输出端,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下端,伺服电机型号为 YS-8024-750W;所述驱动转盘前侧铰接第一铰接杆,所述驱动转盘与所述第一铰接杆铰接点在所述驱动转盘偏心位置处,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驱动转盘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铰接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端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横臂,所述定位杆下端设置水平限位孔,所述第二铰接杆贯穿所述水平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导流板的设置方便了对锻造后的工件进行快速的排出,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设置具有对推杆运行轨迹进行校正的作用,避免了推杆滑动出现偏移,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径为所述凸轮长轴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工件从下料腔下落完全的落入工件承接组件内,避免了下料的误差,所述第二齿轮的设置能够实现带动所述第三齿条和工件承接组件向右滑动,从而实现对所述托盘上的工件进行快速的排出,耐高温玻璃纤维的设置能对所述托盘进行缓冲保护,同时也能避免受热温度过二产生形变;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排出锻造后的工件,具有对工人充分保护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工作稳定,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对排料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中工件承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入料口、3-锻造炉、4-支撑横臂、5-第一连接杆、6-液压缸、7-第二连接杆、8-推杆、9-第一齿条、10-第一齿轮、11-隔板、12-下料腔、13-排料口、14- 工件承接组件、15-导流板、16-第一转轴、17-凸轮、18-抵接板、19-第二齿条、20-第三齿条、21-第二齿轮、22-第二转轴、23-第三齿轮、24-导向槽、25-托盘、26-缓冲垫、27- 滑杆、28-驱动转盘、29-第一铰接杆、30-第二铰接杆、31-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工件锻造后快速下料装置,包括机体1、锻造炉3、支撑横臂4、隔板11和工件承接组件14,所述机体1右侧壁顶部垂直焊接支撑横臂4,所述机体1内腔中间位置设置隔板11,所述隔板11内部中空结构,所述隔板11上方设置锻造炉3,锻造炉3左侧设置入料口2,入料口2与锻造炉3连通,所述隔板11下方设置工件承接组件14,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正对应隔板11中心位置处设置,且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 与所述锻造炉3底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机体1左侧壁底部设置排料口13,所述排料口13 对应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设置,且所述排料口13左侧底部安装导流板15,所述导流板 15的设置方便了对锻造后的工件进行快速的排出;

所述支撑横臂4底表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连接杆7和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7和第一连接杆5分别与所述支撑横臂4铆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下方固定连接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型号为SFH-φ100X10ST;

所述液压缸6左侧伸缩杆铰接推杆8,推杆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7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设置具有对推杆8运行轨迹进行校正的作用,避免了推杆8滑动出现偏移;所述推杆8右半部分前侧螺栓固定连接第一齿条9;所述推杆8左端延伸至所述隔板11内,所述隔板11内中间位置设置上下连通的竖直通孔,竖直通孔内部设置下料腔12,所述下料腔12与竖直通孔和孔径一致,方便了对锻造后的工件进行排出;下料腔12右侧壁焊接所述推杆8左端;所述液压缸6启动带动所述推杆8左右滑动,能够实现对所述隔板11 放置的工件进行间歇性排出;

所述机体1右侧壁竖直设置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滑动连接所述机体1右侧壁底部,所述第一转轴16上端固定焊接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9前侧同一水平线上,且所述第一齿条9和第一齿轮10啮合,所述第一转轴16下端焊接凸轮17,所述凸轮17左侧抵接抵接板18,所述抵接板18左侧焊接第二齿条19,所述第一齿轮10的内径为所述凸轮17长轴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工件从下料腔12下落完全的落入工件承接组件14内,避免了下料的误差;所述第二齿条19平行设置在所述机体1下方,且所述机体1下表面左右两侧均焊接导向槽24,所述第二齿条 19贯穿所述导向槽24,且所述第二齿条19与所述导向槽2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19 左端前侧设置第三齿轮23,所述第二齿条19与所述第三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3 上方固定焊接第二转轴22,所述第二转轴22远离所述第三齿轮23一端贯穿所述机体1下壁,且延伸至所述锻造炉3底部,所述锻造炉3底部左侧设置第二齿轮21,所述第二齿轮 21与所述第二转轴22固定焊接。

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包括托盘25、缓冲垫26和滑杆27,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上方设置托盘25,所述托盘25形状为倒立的上方开口的圆台形状,所述托盘25的下表面内径大于工件的底表面内径;所述托盘25下方螺栓连接缓冲垫26,所述缓冲垫26形状为圆柱形;所缓冲垫26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滑杆27,所述滑杆27滑动连接所述锻造炉3下底面;所述滑杆27左侧壁底部焊接第三齿条20,所述第三齿条20左端与所述第二齿轮 2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1的设置能够实现带动所述第三齿条20和工件承接组件14向右滑动,从而实现对所述托盘25上的工件进行快速的排出;

所述缓冲垫26内部填充耐高温玻璃纤维,耐高温玻璃纤维的设置能对所述托盘25进行缓冲保护,同时也能避免受热温度过二产生形变;耐高温玻璃纤维为现有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求来选择。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将液压缸6替换为驱动转盘28,第一铰接杆29后方固定焊接伺服电机输出端,伺服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下端,伺服电机型号为 YS-8024-750W;所述驱动转盘28前侧铰接第一铰接杆29,所述驱动转盘28与所述第一铰接杆29铰接点在所述驱动转盘28偏心位置处,所述第一铰接杆29远离所述驱动转盘28 一端铰接第二铰接杆30,所述第二铰接杆30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29一端铰接推杆8;

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7之间设置定位杆31,所述定位杆31上端固定焊接所述支撑横臂4,所述定位杆31下端设置水平限位孔,所述第二铰接杆30贯穿所述水平限位孔,所述定位杆31的设置具有对所述第二铰接杆30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经过入料口2进入锻造炉3内,锻造结束后,所述液压缸6启动带动所述推杆8左右滑动,能够实现对所述隔板11放置的工件进行间歇性排出,工件经过下料腔12下落,落在工件承接组件14上,所述推杆8带动所述第一齿条9 和第一齿轮10滑动,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0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6和凸轮17转动,所述凸轮17间歇性挤压抵接板18和第二齿条19,所述第二齿条19左右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齿轮23和第二齿轮21转动,第二齿轮21带动所述第三齿条20滑动,实现了对所述工件承接组件14上的工件排出,实现了对工件的排出,然后取下工件,工件经过导流板15滑出;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的排出锻造后的工件,具有对工人充分保护的作用,而且本实用新型中工作稳定,不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对排料造成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