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557发布日期:2018-12-07 23:31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属于滚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齿轮的滚齿加工时,采用标准滚刀,对滚出的齿轮的齿顶外圆不进行加工,滚出的齿轮的齿顶齿向方向无倒角。这就造成热处理后齿顶圆与齿面变化无关联,需要在齿面放置节圆棒测量跳动值来加工齿轮安装轴径。齿轮加工中还需要一个齿向倒角工序对齿顶结构进行倒角,增加加工时间和成本。由于轨道齿轮加工量大,需批量生产,现有滚齿方法加工耗费的时间及成本更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以在滚齿的过程中直接对齿轮的齿顶进行倒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包括滚刀本体和均匀排列在滚刀本体上的刀齿,刀齿包括左切削刃、顶切削刃、右切削刃和底切削刃,所述底切削刃位于刀齿的根部,底切削刃用于同时滚切出齿顶圆和齿顶倒角,所述底切削刃包括齿顶刃和位于齿顶刃两侧的左倒角刃和右倒角刃。

进一步,所述刀齿的左切削刃和右切削刃对称设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滚刀进行滚齿时,由于底切削刃除了设置有齿顶刃,还在齿顶刃两侧设置左、右倒角刃,在滚齿时,可同时滚出齿顶圆和齿顶倒角,在齿轮的加工过程中,一方面无需节圆棒就能滚齿,另一方面,还可省去原有的对齿顶进行倒角的工序,极大地简化了滚齿工序。采用齿顶圆作为磨削内孔基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轨道齿轮箱交货期。加工出齿顶倒角的齿轮,可有效避免齿轮装配时出现啮合干涉。齿顶圆与齿顶倒角一起加工再经过热处理后,齿顶圆与齿顶倒角的变形产生关联,直接作为齿轮安装轴径的加工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的立体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加工轨道齿轮的切顶滚刀,包括滚刀本体1和均匀排列在滚刀本体上的刀齿2,刀齿2包括左切削刃4、顶切削刃6、右切削刃5和底切削刃3,在滚切齿轮时,顶切削刃6滚切齿轮的齿底圆,左切削刃4和右切削刃5滚切出齿轮侧面的齿廓,所述刀齿2的左切削刃4和右切削刃5优选对称设置。所述底切削刃3位于刀齿2的根部,底切削刃3用于同时滚切出齿顶圆和齿顶倒角,所述底切削刃3包括齿顶刃33和位于齿顶刃33两侧的左倒角刃31和右倒角刃3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滚刀进行滚齿时,由于底切削刃3除了设置有齿顶刃33,还在齿顶刃33两侧设置左、右倒角刃,在滚齿时,可同时滚出齿顶圆和齿顶倒角,在齿轮的加工过程中,一方面无需节圆棒就能滚齿,另一方面,还可省去原有的对齿顶进行倒角的工序,极大地简化了滚齿工序。采用齿顶圆作为磨削内孔基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轨道齿轮箱交货期。加工出齿顶倒角的齿轮,可有效避免齿轮装配时出现啮合干涉。齿顶圆与齿顶倒角一起加工再经过热处理后,齿顶圆与齿顶倒角的变形产生关联,直接作为齿轮安装轴径的加工基准。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切顶滚刀滚切齿轮时,齿顶圆按照热处理变形的统计,在现有粗加工齿顶圆尺寸的基础上再增加正公差余量,保证齿顶圆能加工到。左倒角刃31和右倒角刃32形成的滚刀倒角要根据图纸标注倒角,齿顶圆留量以及齿轮齿数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切顶滚刀加工稳定,齿顶倒角可以控制稳定的尺寸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