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9979发布日期:2020-01-31 14:5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钻夹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夹头,尤其涉及手紧钻夹头。



背景技术:

钻夹头中设有钻体、夹爪、螺母,螺母和夹爪螺纹连接,手紧钻夹头中设置旋转套,旋转套和螺母直接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通过手操作旋转套,旋转螺母从而带动夹爪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而使夹爪夹紧或松脱钻头。在实际使用中,当处于夹紧钻头进行钻孔工作时,有多种原因有可能会导致螺母反向松动,最终导致夹爪对钻头松脱或钻夹头的锁紧状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钻夹头,能够增加螺母和夹爪的螺纹啮合力和提供缓冲,以防止松脱。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钻夹头,包括旋转套、钻体、螺母和夹爪,螺母和夹爪螺纹连接,旋转套和螺母直接或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钻体的中部设置支撑台阶,所述钻体设置倾斜的夹爪孔而供夹爪沿夹爪孔前后滑动,在螺母的后方围绕钻体垫有一圈钢珠,在所述支撑台阶上设置垫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圈和一圈钢珠之间设置能够变形并恢复的储能支撑结构,所述垫圈与钻体固定连接,所述倾斜的夹爪孔是在所述垫圈和钻体的组合被作为整体看待而打孔形成的,所述垫圈在夹爪经过的部位也具有夹爪槽,所述夹爪槽具有所述夹爪孔延伸的倾斜轮廓壁,所述储能支撑结构与垫圈连接而不能转动,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有夹爪的让位槽。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有夹爪的让位孔,所述对螺母限位的结构设置有夹爪的让所述垫圈上设置对螺母的径向外围进行限位的结构。

所述夹爪槽的圆心角大于180度。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有键,所述垫圈与所述键连接,防止所述储能支撑结构相对于钻体转动。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包括所述金属弹性垫圈,所述金属弹性垫圈设置有与其后方的支持结构配合的支撑面以及向前弯曲部,向前弯曲部包含有钢珠支撑部,所述一圈钢珠垫在所述钢珠支撑部上。

所述垫圈的周边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形成所述对螺母的径向外围进行限位的结构,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储能支撑结构和一圈钢珠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垫圈上的夹爪槽的靠近槽底部位的宽度匹配而与夹爪槽的靠近槽底部位卡接连接。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向后弯曲的翻边,所述翻边处在储能支撑结构的夹爪让位孔的底部,其宽度与所述垫圈上的夹爪槽的靠近槽底部位的宽度匹配而与夹爪槽的靠近槽底部位卡接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论对于普通手紧钻夹头还是有自锁功能的钻夹头,能够应对多种原因所产生的对钻夹头夹持钻头、保持锁紧状态的不利影响,显著改善钻夹头的性能,防止打孔工作中的松脱发生。而且,本实用新型组装方便,且进一步还能够在此基础上防止螺母偏离正常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对螺母提供前推力,使得防松效果更好,尤为适用于不设置螺母槽而仅有钻体中部台阶的钻夹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体和垫圈的组合整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钻体和垫圈的组合整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金属弹性垫圈的示意图。

图6为垫圈另一种实施方式和钻体的组合整体立体图。

图7为与图6对应的金属弹性垫圈的示意图。

图8为钻体和垫圈采用另一种连接结构时的本实用新型钻夹头的爆炸图。

图9为图8中的垫圈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钻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夹头,包括旋转套1、钻体5、螺母2和三根夹爪6,螺母2和三根夹爪6螺纹连接,所述钻体5设置倾斜的夹爪孔51,夹爪6穿过夹爪孔51,在螺母2的驱动下能沿夹爪孔51前后滑动。在螺母2的后方围绕钻体5垫有一圈钢珠3,钻体5设置有中部台阶50,在中部台阶之上设置有套在钻体外的垫圈7。

垫圈7的外围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72作为在螺母的径向外围对螺母限位的结构。垫圈7和钻体5固定连接,弯折部72是在垫圈7外围的翻边或凸台,其直径与螺母2匹配,以便对螺母2径向限位。所述垫圈7支撑在所述钻体的中部台阶50上;所述垫圈7的内周壁和钻体过盈配合,连接强度大而可作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能够耐受钻孔操作,所述倾斜的夹爪孔51是在所述垫圈7和钻体1的组合被作为整体看待而打孔形成的,所述垫圈7在夹爪6经过的部位也具有夹爪槽71,所述夹爪槽71具有所述夹爪孔51延伸的倾斜轮廓壁711,所述部分轮廓壁711呈斜的圆弧壁,圆心角大于180度,这样其对夹爪的包裹效果更好,夹爪的姿态也更稳定。

所述钻夹头在螺母与钻体之间设有能够变形并恢复的储能支撑结构,在旋转螺母驱动夹爪夹紧钻头的工作刚开始时,此时储能支撑结构处在初始状态,操作者能够较轻松地转动螺母。

所述弯折部形成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储能支撑结构和一圈钢珠3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优选地,所述储能支撑结构采用金属弹性垫圈4,所述金属垫圈4设置有支撑在垫圈7之上的支撑面41,在支撑面41的外围为向前弯曲部40,所述向前弯曲部包含有钢珠支撑部42,所述一圈钢珠3垫在所述钢珠支撑部42上。所述向前弯曲部40可以如本实施例图1那样弯曲成斜面,或弯曲成弧面,所述钢珠3就支撑在斜面或弧面上。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利用向前弯曲部中向前弯曲的部位作为储能部位,钻夹头在夹紧钻头后如在驱动夹爪向前运动的方向上继续旋螺母2,螺母2会受到更大的后推力而压迫储能支撑结构的储能部位变形储能,转化为势能而向前反作用,提高螺母和夹爪的啮合力,而在工作时,螺母继续受到的后推力均会被储能部位储能而转化为提高螺母和夹爪啮合力的势能,并且,在受到冲击时,还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螺母和夹爪之间产生松脱钻头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或自锁状态失效,防止松脱。

在钻夹头停止打孔工作后,在螺母受到的后推力消失后,向前弯曲部自动回恢复到起始状态。

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设置有夹爪的让位槽43。所述储能支撑结构可以设置向下弯曲的翻边作为键44,所述键44处在让位槽43的底部,其宽度与所垫圈7上的夹爪槽71的靠近槽底部位的宽度匹配而与靠近槽底部位卡接连接,防止所述储能支撑结构相对于钻体转动。

所述一圈钢珠3可以与轴承架30组合成轴承部件,也可不设置环架30。所述钢珠3可包裹轴承用油脂。

如图6、7所示,所述金属弹性垫圈也可再外围设置径向的键45,所述垫圈在弯折部72设置与键45卡接的槽721,起到防止所述储能支撑结构相对于钻体转动的作用。

如图8、9、10所示,作为垫圈与钻体固定连接的另一种方式,所述垫圈7也可以通过键槽配合与钻体连接而防止其相对于钻体转动。附图标号712为进行该键槽配合的键,钻体5上设置与其卡接的孔52,所述垫圈7上设置夹爪槽71。在图8、9、10中显示的实施方式的其它部分和图1、2、3、4、5所显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其附图标号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含义。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螺母2不用再分成两半进行装配即可保证精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可将螺母直接做成整体螺母,而钻体上不设置螺母槽,采用钻体的中部台阶50在螺母的后方进行限位,螺母的前方限位则通过旋转套1或其它固定在钻体5前部的部件来执行,这样,在装配时,直接将螺母2套入钻体1即可,非常方便。所述在螺母的径向外围对螺母限位的结构能够防止螺母偏离正常姿态,即使因所述储能支撑结构而产生更大的夹紧力,也能保持螺母2不偏不斜,保持其正常姿态,同时,在该结构的基础上,还能缩小钻体的直径,而节约成本。

在以上实施例中,旋转套1内设置槽而与螺母上的键21配合,起到连接带动作用以及在螺母的前方对螺母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