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材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665发布日期:2019-10-19 03: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棒材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棒材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棒材作为钢铁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机械及金属制品行业。此外,优特钢棒材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汽车、矿山、桥梁及铁路建设等工业领域。近年来产量持续增加,所以一种棒材轧制工艺尤其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材轧制系统,通过粗轧、中轧和精轧三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经过一次轧制得到的棒材质量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棒材轧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炉、粗轧机、第一飞剪、中轧机、冷却装置、第二飞剪、精轧机、夹送辊、倍尺飞剪和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后还包括取样装置、冷摆剪、分选装置、打捆装置和称重装置。

本申请中的棒材轧制系统工作时,将配置好的原料置于加热炉内,然后对加热的物料一次进行粗轧、第一次飞剪切头切尾、中轧、预穿水、第二次飞剪切头切尾、精轧、夹送辊道、倍尺剪、步进式冷床冷却、取样、摆式冷剪定尺剪切、分选、打捆和称重。

作为优选的,所述分选装置包括滚筒传送装置和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分拣装置;

所述滚筒传送装置的滚筒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相邻滚筒的凹槽对应设置形成棒材搁置位;

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滑杆和能够在滑杆上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伸缩装置连接有棒材夹。

物料进行分选时,经过剪切的物料通过滚筒传送带向前传送,由于滚筒表面沿轴向呈波浪形设置,传送的过程中,棒材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进入棒材搁置位,当某个或某几个搁置位上的棒材不符合标准或其他原因需要挑出时,将棒材夹移动到该棒材的上方,然后启动伸缩装置令其伸长,棒材夹张开夹住棒材,然后伸缩装置收缩,将棒材提起,再滑动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一侧,将待分拣的棒材分出。其中的伸缩装置可以是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伸缩杆,只要能够控制棒材夹的升降即可。滑杆上可以设置定位装置或刻度,方便滑块停在所需条件的棒材的正上方。夹持装置可以采取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夹子,只要能够实现对棒材的夹持即可。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棒材传送方向有夹角,方便将棒材转移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侧面,避免影响其他棒材的传送。

作为优选的,每个滑杆对应设置有两个棒材夹,所述棒材夹包括由转轴连接的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

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部,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对应的弧形部相对设置;

所述弧形部的末端设置有导向杆,且从上而下所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所对应的导向杆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当伸缩装置伸长时,导向杆和棒材之间会有一个压力,由于导向杆倾斜设置,所以棒材会给导向杆一个使导向杆向两侧转动的力,使得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分开,棒材进入到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之间后,第一半夹和第二半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闭合,弧形部为棒材提供了支撑力,待伸缩装置缩短时,将棒材提起。

作为优选的,每个所述导向杆末端都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牵引绳远离导向杆的一端穿过固定环并连接有手拉球。

本申请中的棒材夹可以在棒材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为了使得卸料也比较方便,设置牵引绳,固定环设置在滑块上,使得导向杆能够收到牵引绳向上的牵引力,另一端设置有手拉球,方便操作。

一种棒材轧制方法,包括将原料投入加热炉,对原料依次进行加热、粗轧、第一次飞剪切头切尾、中轧、预穿水、第二次飞剪切头切尾、精轧、夹送辊道、倍尺剪、步进式冷床冷却、取样、摆式冷剪定尺剪切。

轧钢工艺要求:粗轧机6架均为无孔轧制,中轧机6架(7H孔型为椭圆、8V孔型为圆、9H孔型为椭圆、10V孔型为圆、11H孔型为椭圆、12V孔型为圆),精轧机6架(切分轧制时13H为平辊、14V为立箱、15H为预切、16V为切分、17H孔型椭圆、18V孔型为圆。单线轧制时15H孔型为椭圆、16V孔型为圆、17H孔型为椭圆、18V孔型为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通过粗轧、中轧和精轧三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棒材的质量。

使用分拣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成本低,可安装在现有的传送装置上,只需将棒材夹对准相邻滚筒之间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拣装置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拣装置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棒材轧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炉、粗轧机、第一飞剪、中轧机、冷却装置、第二飞剪、精轧机、夹送辊、倍尺飞剪和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步进式冷床冷却装置后还包括取样装置、冷摆剪、分选装置、打捆装置和称重装置。

本申请中的棒材轧制系统工作时,将配置好的原料置于加热炉内,然后对加热的物料一次进行粗轧、第一次飞剪切头切尾、中轧、预穿水、第二次飞剪切头切尾、精轧、夹送辊道、倍尺剪、步进式冷床冷却、取样、摆式冷剪定尺剪切、分选、打捆和称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如图1-2所示,所述分选装置包括滚筒传送装置和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分拣装置;

所述滚筒传送装置的滚筒上沿周向设置有凹槽,相邻滚筒的凹槽对应设置形成棒材5搁置位;

所述分拣装置包括设置在滚筒传送装置上方的滑杆1和能够在滑杆1上滑动的滑块2,所述滑块2通过伸缩装置3连接有棒材夹4。

物料进行分选时,经过剪切的物料通过滚筒传送带向前传送,由于滚筒表面沿轴向呈波浪形设置,传送的过程中,棒材5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行进入棒材5搁置位,当某个或某几个搁置位上的棒材5不符合标准或其他原因需要挑出时,将棒材夹4移动到该棒材5的上方,然后启动伸缩装置3令其伸长,棒材夹4张开夹住棒材5,然后伸缩装置3收缩,将棒材5提起,再滑动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一侧,将待分拣的棒材5分出。其中的伸缩装置3可以是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伸缩杆,只要能够控制棒材夹4的升降即可。滑杆1上可以设置定位装置或刻度,方便滑块2停在所需条件的棒材5的正上方。夹持装置可以采取电动或其他任何形式的夹子,只要能够实现对棒材5的夹持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所述滑杆1与棒材5传送方向有夹角,方便将棒材5转移到滚筒传送装置的侧面,避免影响其他棒材5的传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每个滑杆1对应设置有两个棒材夹4,所述棒材夹4包括由转轴连接的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

所述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部,所述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所对应的弧形部相对设置;

所述弧形部的末端设置有导向杆43,且从上而下所述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所对应的导向杆4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当伸缩装置3伸长时,导向杆43和棒材5之间会有一个压力,由于导向杆43倾斜设置,所以棒材5会给导向杆43一个使导向杆43向两侧转动的力,使得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分开,棒材5进入到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之间后,第一半夹41和第二半夹42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闭合,弧形部为棒材5提供了支撑力,待伸缩装置3缩短时,将棒材5提起。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每个所述导向杆43末端都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滑块2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牵引绳远离导向杆43的一端穿过固定环并连接有手拉球。

本申请中的棒材夹4可以在棒材5的作用下自动开启,为了使得卸料也比较方便,设置牵引绳,固定环设置在滑块2上,使得导向杆43能够收到牵引绳向上的牵引力,另一端设置有手拉球,方便操作。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棒材轧制方法,包括将原料投入加热炉,对原料依次进行加热、粗轧、第一次飞剪切头切尾、中轧、预穿水、第二次飞剪切头切尾、精轧、夹送辊道、倍尺剪、步进式冷床冷却、取样、摆式冷剪定尺剪切。

轧钢工艺要求:粗轧机6架均为无孔轧制,中轧机6架7H孔型为椭圆、8V孔型为圆、9H孔型为椭圆、10V孔型为圆、11H孔型为椭圆、12V孔型为圆,精轧机6架切分轧制时13H为平辊、14V为立箱、15H为预切、16V为切分、17H孔型椭圆、18V孔型为圆。单线轧制时15H孔型为椭圆、16V孔型为圆、17H孔型为椭圆、18V孔型为圆。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