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3959发布日期:2019-10-22 21:0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



背景技术:

后端盖是汽车带泵发电机上的主要部件之一,而加工后端盖斜孔是端盖加工中的重要工序,一旦端盖斜孔的位置出现偏差,则无法应用到汽车发电机上,并且无法进行修复,只能报废。

目前加工斜孔主要是通过钻模工装,加工的位置由操作工凭个人经验控制,加工时的位置很难控制,而且后端盖毛坯存在浇筑口,可造成定位不准。加工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品,且产品的一致性很差,报废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解决发电机后端盖斜孔加工位置不准的问题,通用性强,调节方便,提高产品良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带斜坡的支撑块及固定块;所述斜坡上固定设有定位盘,且定位盘的中心处设有定位芯;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位于所述定位盘的边缘上。

其中,还包括螺钉,所述滑块与所述螺钉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与所述斜坡倾斜方向平行的斜槽,所述螺钉穿过所述斜槽,并在所述斜槽内移动;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斜槽的一侧。

其中,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钉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斜槽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定位芯与所述定位盘为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定位芯与所述定位盘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与所述定位盘为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为30°~60°。

区别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块上固定定位盘,并在定位盘中心处设定位芯,当需要斜孔加工的后端盖放置在定位盘上时,可有效托住后端盖,并通过滑块将后端盖固定,避免其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斜孔加工位置精度,而且可适用于不同外径的后端盖,调节方便,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上安装后端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上安装后端盖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标号如下:

1、底板;2、支撑块;3、定位盘;4、固定块;5、定位芯;6、滑块;7、螺母;8、螺钉;21、斜坡;41、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带斜坡21的支撑块2及固定块4;所述斜坡21上固定设有定位盘3,且定位盘3的中心处设有定位芯5;所述固定块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6,且滑块6位于所述定位盘3的边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发电机后端盖斜孔的钻模通过底板1可固定放于钻床地板槽内,然后再将后端盖放置于该钻模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芯5与定位盘3为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当待加工的后端盖放入定位盘3上时,即后端盖直接套入定位芯5,定位芯5穿过后端盖的中心,实现对后端盖的定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芯5与定位盘3为可拆卸连接,如螺纹连接等。如在实际加工中,当后端盖不方便直接嵌套固定在定位盘3上时,可将定位芯5取下,如旋下,先放入后端盖,再在后端盖的中心处旋入定位芯,也可实现对后端盖的定位。

在确定后端盖斜孔的加工位置后,调节滑块6,在加工时,为避免后端盖绕着定位芯5旋转,滑块6相对于固定块4,可设于面向定位盘3的一侧,并与定位盘3的边缘接触,以制动后端盖。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4上设有与所述斜坡21倾斜方向平行的斜槽41,并在斜槽41上贯穿有一螺钉7,螺钉7上螺纹连接着螺母8。所述螺钉7穿过所述斜槽41,并在所述斜槽41内移动;所述滑块6与螺钉7螺纹连接,且与螺母分别位于斜槽41的两侧。

在后端盖放置在定位盘上后,移动螺钉7,在滑块6可制动后端盖时,锁紧滑块6及螺母8,则即可避免螺钉7在斜槽上滑动,也可固定后端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为30°~60°,优选地,为45°。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在各实施例中,在支撑块上固定定位盘,并在定位盘中心处设定位芯,当需要斜孔加工的后端盖放置在定位盘上时,可有效托住后端盖,并通过滑块将后端盖固定,避免其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斜孔加工位置精度,而且可适用于不同外径的后端盖,调节方便,提高良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