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框生产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13050发布日期:2020-04-17 17:1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框生产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框生产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手机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侧壁上进行冲孔,便于音量调节按键、开关按键以及喇叭口的外露,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人工将手机边框放在冲孔机上,使用冲孔机进行冲孔作业。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手机边框冲孔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无法与其他设备配合工作,只能单独进行冲孔作业,降低了其使用范围。第二,在冲孔后无法将金属残渣集中清理,影响车间环境,也容易将工人划伤,存在安全隐患。第三,冲孔过程中需要人工扶持金属边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框生产用冲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孔模具使用范围小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框生产用冲压模具,包括牵引组件和三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冲压组件,三个所述冲压组件依次呈等间距设置在牵引组件的末端,每个所述冲压组件均包括冲压部件、固定部件、下模具、模座和展开部件,所述下模具设置在模座的上端且下模具的两端均设有与其铰接的展开模具,所述展开部件设置在下模座的下部且展开部件与两个展开模具相配合,所述冲压部件设置在模座的上端,所述固定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部件呈对称设置在冲压部件的两侧,所述展开模具和下模具的上端均设有模槽,所述模座内设有排料部件。

进一步,所述展开部件包括展开电动推杆、第一驱动杆、两个第二驱动杆和四个展开杆,所述展开电动推杆呈竖直设置在模座的下端,所述第一驱动杆安装在展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两个第二驱动杆分别与第一驱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驱动杆的端部均设有滑动块,所述模座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滑动轨道,所述滑动块与滑动轨道滑动配合,四个展开杆的下端分别与四个滑动块铰接,四个展开杆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展开模具铰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展开模具的上端均设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横截面呈l型。

进一步,所述冲压部件包括液压件、第一冲压块和第二冲压块,所述第一冲压快安装在液压件的下端,所述液压件的内侧壁上设有冲压轨道,所述冲压轨道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冲压滑块,所述第二冲压块与冲压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冲压块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冲压头,所述下模具的模槽内设有若干个与冲压头配合的冲压孔,所述冲压轨道的上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与冲压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每个所述固定部件均包括收缩槽、固定杆、压缩弹簧和弹性块,所述收缩槽设置在第二冲压块一侧的下端,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收缩槽的槽底,所述固定杆的上部插接在收缩槽内且固定杆的上端与压缩弹簧的下端相连,所述弹性块设置在固定杆的下端,所述弹性块的下部形状与模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排料部件包括第一出料通道和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均设置在模座的上部且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与若干个冲压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呈倾斜设置在模座的下部,且第一出料通道的上部与所有第二出料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上方设有排料轴,所述排料轴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排料电机,所述排料轴上设有若干个排料轮,若干个排料轮与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架、两个限制杆和两个牵引轮,两个限制杆均呈水平设置且两个限制杆的两端均与牵引架固定连接,两个牵引轮的两端均与牵引架转动连接,所述牵引架的一侧设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牵引轮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有多种功能,通过展开部件的工作能够将下模具两侧的展开模具展开或者收起,展开的时候,能够与其他设备连接进行自动化连续生产,收起的时候,能够单独用作冲压机构,对金属手机边框进行冲压,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冲压过程中,弹性块先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接触,进而将其固定在模槽内,使得冲压时,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不会发生移动,保证冲压位置的准确性,且无需人工固定,消除了安全隐患。

其三,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排料部件,冲压产生的废料会落入第二出料通道内,之后在落入第一出料通道排出,为了避免废料造成第二出料通道堵塞,通过排料电机工作带动排料轮转动,带动废料快速向下移动,能够避免造成废料堵塞,能够集中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使得车间环境干净,也不会对工人造成划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手机框生产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焊接口裁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焊接口裁切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成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抛光矫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冲压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冲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冲压组件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切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图14为运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折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卡合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机框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1、压扁机构2、焊接口裁切机构3、成型机构4、抛光矫直机构5、冲压模具6、切断机构7、运输机构8、折弯装置9和机械手10,所述上料机构1、压扁机构2、焊接口裁切机构3、成型机构4、抛光矫直机构5、冲压模具6和切断机构7依次设置,所述折弯装置9位于切断机构7的旁侧且运输机构8位于折弯装置9和切断机构7之间,所述机械手10设置在折弯装置9的旁侧,所述焊接口裁切机构3包括底座31、外壳32、上裁切组件33和下裁切组件34,所述外壳32安装在底座31之间,所述上裁切组件33和下裁切组件34结构相同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外壳32内,所述底座31内设有排料通道311,外壳32的下部与排料通道311相连通;在使用时,先通过上料机构1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上料,通过压扁机构2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压扁和形成圆弧边,再通过焊接口裁切机构3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中部不断裁切形成阶梯状的焊接口,之后,由成型机构4碾压成型,使得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呈圆弧状,再通过抛光矫直机构5对现在进行抛光和矫直,通过冲压模具6在现在上定长的位置不断的开设孔洞,之后通过切断机构7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切成一段一段,运输机构8将裁切后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运输至折弯装置9处,通过折弯装置9将其折弯成框状,最后由机械手10进行下料,其中,机械手10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安装座11、上料盘12、限位架13、上料电机14、两个上料轴15、两个上料齿轮16和两个上料轮17,所述安装座1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上料盘12转动设置安装座11的上端且两者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架13安装在上料盘12的上端且两者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上料盘12的旁侧设有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的上端设有上料板19,两个所述上料轴15均贯穿上料板19且两者均与上料板19转动连接,两个上料轮17分别套设在两个上料轴15的一端上,两个上料齿轮16分别套设在两个上料轴15的另一端且两个上料齿轮16相互啮合,所述上料电机14呈水平设置且上料电机14与其中一个上料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将成卷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放置在上料盘12上,通过上料电机14工作带动上料轴15转动,在两个上料齿轮16的配合下带动两个上料轮17同步反向转动,进而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牵引,使得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向压扁机构2处输送。

所述压扁机构2包括安装架21、两个限位杆22、两个限位块23、三个限位轮组24和六个第一调节组件25,两个限位杆22均呈水平设置且两个限位杆22的两端均与安装架21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23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限位块23相邻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半槽,两个限位块23的一侧均设有两个移动杆26,所述安装架21的每侧均设有两个与移动杆26滑动配合的移动孔,三个限位轮组24呈等间距设置且每个限位轮组24均包括上限位轮241和下限位轮242,所有下限位轮242的两端均与安装架21转动连接,六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5平均分别在安装架21的两侧且每个上限位轮241的两端均与一个第一调节组件25连接,所述安装架21的旁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有限位轮组24工作的第一驱动组件27;通过两个限位杆22限制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入的位置,再通过两个限位块23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位置进一步限制,而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依次进过三个限位轮组24,通过上限位轮241和下限位轮242的辊压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压扁,便于后续加工,其中,第一驱动组件27为现有技术,即通过电机、齿轮、齿条等现有技术同时带动三个限位轮组24转动,为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移动杆26的设置能够调节两个限位块23之间距离的大小,进而能够用于限制不同尺寸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增大使用范围。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5包括调节架251、调节块252、调节杆253和固定块254,所述调节架251呈竖直设置在安装架21的一侧,且调节架251的上端设有调节槽255,所述调节块252安装在调节槽255内且调节块252的两端分别与调节槽255的两侧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块254呈水平设置在调节槽255的槽口处且固定块254与调节架25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253的下端与调节块252的上端转动配合,所述固定块254的中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杆253与调节孔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杆253能够带动固定块25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上限位轮241在竖直反向上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不同尺寸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加工,进一步增加使用范围。

所述上裁切组件33包括裁切承托块331、承托座332、承托调节杆333、裁切电动推杆334和升降架335,所述承托座332与外壳32固定连接且承托座332的中部设有裁切调节槽255,所述裁切承托块331设置在裁切调节槽255内且两者之间滑动配合,所述裁切承托块331的上端设有承托槽337,所述承托调节杆333贯穿承托座332的下部且两者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所述承托调节杆333的上端与裁切承托块331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裁切电动推杆334呈竖直设置在外壳32的上端,所述升降架335与裁切电动推杆33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335的下端设有裁切轴338,所述裁切轴338上套设有裁切刀339和从动齿轮3310,所述升降架335的上端设有呈水平设置的裁切电机3311,所述裁切电机3311的输出端上设有主动齿轮3312,所述主动齿轮3312和从动齿轮3310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通过裁切电机3311工作带动主动齿轮3312转动,在链条的传动下,主动齿轮3312带动从动齿轮3310转动,进而带动裁切轴338和裁切刀339转动,当需要进行裁切时,通过裁切电动推杆334推动升降架335以及裁切刃向下移动,裁切刃转动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打薄,再在打薄处的中部切断,使得两端都能够形成焊接阶梯口,裁切时产生的废屑会被阻挡在外壳32内,并通过排料通道311集中排出进行处理,便于收集。

所述成型机构4包括成型架41和若干个成型轮组42,若干个所述成型轮组42呈等间距设置在成型架41的上端,每个所述成型轮组42均包括上成型轮421和下成型轮422,每个所述上成型轮421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调节组件43,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3与第一调节组件25的结构相同且第二调节组件43与成型架4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上成型轮421的中部均设有成型凸块44,每个所述下成型轮422的中部均设有与成型凸块44相配合的成型凹槽45,所述成型架41的旁侧设有用于驱动所有成型轮组42工作的第二驱动组件46;其中,第二驱动组件46与第一驱动组件27结构相同,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工作时,通过若干个成型轮组42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辊压,同时,通过成型凸块44与成型凹槽45的配合逐渐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辊压呈需要的弧形结构。

所述抛光矫直机构5包括清理架51和矫直架52,所述清理架51和矫直架52依次设置在成型架41的末端,所述清理架51上设有清理刷53和喷气管54,所述矫直架52的一端设有承托辊55和打磨电机56,所述承托辊55的两侧均与矫直架52转动连接且承托辊55的中部设有限位槽57,所述打磨电机56呈水平设置在承托辊55的上方且打磨电机56的输出端上设有打磨轮58,所述打磨轮58的中部设有打磨凸块59;清理刷53的作用是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粘附的杂质刷下来,再通过喷气管54与气泵连接,对现在吹气,从而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的杂质清理掉,再通过打磨电机56工作带动打磨轮58转动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打磨,去除加工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毛刺。

所述矫直架52的中部设有三个矫直下轮510和两个矫直上轮511,三个所述矫直下轮510的两端均与矫直架52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矫直上轮5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三调节组件512,所述第三调节组件512与第一调节组件25的结构相同,每个所述矫直下轮510的中部均设有矫直凹槽513,每个所述矫直上轮511的中部均设有矫直凸块514,所述矫直架52的旁侧设有用于驱动所有矫直下轮510和矫直上轮511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515,第三驱动组件515结构与第一驱动组件27的结构相同,也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矫直上轮511和矫直下轮510的作用是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矫直,从而便于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对位准确。

所述冲压模具6包括牵引组件61和三个呈等间距分布的冲压组件62,三个所述冲压组件62依次呈等间距设置在牵引组件61的末端,每个所述冲压组件62均包括冲压部件621、固定部件622、下模具623、模座624和展开部件625,所述下模具623设置在模座624的上端且下模具623的两端均设有与其铰接的展开模具6257,所述展开部件625设置在下模座624的下部且展开部件625与两个展开模具6257相配合,所述冲压部件621设置在模座624的上端,所述固定部件622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部件622呈对称设置在冲压部件621的两侧,所述展开模具6257和下模具623的上端均设有模槽6258,所述模座624内设有排料部件626;通过展开部件625的工作能够将下模具623两侧的展开模具6257展开或者收起,展开的时候,能够与其他设备连接进行连续化生产,收起的时候,能够单独用作冲压机构,对金属手机边框进行冲压,且冲压过程中,能够通过固定部件622辅助固定,无需人工固定,消除了安全隐患,排料部件626的设置是辅助将冲压产生的废料排除,能够避免造成废料堵塞,能够集中对废料进行集中处理,使得车间环境干净,也不会对工人造成划伤。

所述展开部件625包括展开电动推杆6251、第一驱动杆6252、两个第二驱动杆6253和四个展开杆6254,所述展开电动推杆6251呈竖直设置在模座624的下端,所述第一驱动杆6252安装在展开电动推杆6251的输出端上,两个第二驱动杆6253分别与第一驱动杆6252的两端固定连接,每个第二驱动杆6253的端部均设有滑动块6255,所述模座624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两个滑动轨道6256,所述滑动块6255与滑动轨道6256滑动配合,四个展开杆6254的下端分别与四个滑动块6255铰接,四个展开杆6254的上端分别与对应的展开模具6257铰接;通过展开电动推杆6251推动第一驱动杆625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一驱动杆6252能够推动两个第二驱动杆6253移动,两个第二驱动杆6253带动滑块块在滑动轨道6256上移动,并使得四个展开杆6254推动两个展开模具6257向上转动呈竖直转态,进而能够用作单独的冲压设备使用,若两个展开模具6257都呈水平,能够与其他设备联合工作,进行流水线作业。

每个所述展开模具6257的上端均设有限制块6259,所述限制块6259的横截面呈l型,能够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限制在模槽6258内,当两个展开模具6257呈竖直状态时,两个限制块6259的下端也能够将金属手机边框限制在下模具623的模槽6258内。

所述冲压部件621包括液压件6211、第一冲压块6212和第二冲压块6213,所述第一冲压快安装在液压件6211的下端,所述液压件6211的内侧壁上设有冲压轨道6214,所述冲压轨道6214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冲压滑块6215,所述第二冲压块6213与冲压滑块62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冲压块6213的下端设有若干个冲压头6216,所述下模具623的模槽6258内设有若干个与冲压头6216配合的冲压孔6217,所述冲压轨道6214的上部设有复位弹簧6218,所述复位弹簧6218的下端与冲压滑块6215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压件621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压设备,在进行冲压工作时,大多采用液压设备进行驱动,其动力足,效果好,在此不做赘述,通过液压件6211工作推动第一冲压块6212向下移动,第一冲压块6212撞击第二冲压块6213,第二冲压块6213向下移动,冲压头6216与冲压孔6217配合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开孔,之后,通过复位弹簧6218的作用使得第二冲压块6213弹起,便于下次进行冲压,设置第二冲压块6213的原因是,当其单独用作冲压设备时,金属手机边框是矩形结构进行冲压的,若第一冲压块6212直接进行冲压,会先将边框的上边破坏。

每个所述固定部件622均包括收缩槽6221、固定杆6222、压缩弹簧6223和弹性块6224,所述收缩槽6221设置在第二冲压块6213一侧的下端,所述压缩弹簧6223设置在收缩槽6221的槽底,所述固定杆6222的上部插接在收缩槽6221内且固定杆6222的上端与压缩弹簧6223的下端相连,所述弹性块6224设置在固定杆6222的下端,所述弹性块6224的下部形状与模槽6258相配合;当第二冲压块6213向下冲压时,弹性块6224先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接触,进而将其固定在模槽6258内,使得冲压时,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不会发生移动,保证冲压位置的准确性。

所述排料部件626包括第一出料通道6261和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6262,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6262均设置在模座624的上部且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6262与若干个冲压孔6217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出料通道6261呈倾斜设置在模座624的下部,且第一出料通道6261的上部与所有第二出料通道6262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料通道6261的上方设有排料轴6263,所述排料轴6263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排料电机6264,所述排料轴6263上设有若干个排料轮6265,若干个排料轮6265与若干个第二出料通道6262相对应;冲压产生的废料会落入第二出料通道6262内,之后在落入第一出料通道6261排出,为了避免废料造成第二出料通道6262堵塞,通过排料电机6264工作带动排料轮6265转动,带动废料快速向下移动。

所述牵引组件61包括牵引架611、两个限制杆612和两个牵引轮613,两个限制杆612均呈水平设置且两个限制杆612的两端均与牵引架611固定连接,两个牵引轮613的两端均与牵引架611转动连接,所述牵引架611的一侧设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牵引轮613固定连接;通过电机工作带动牵引轮613牵引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输送。

所述切断机构7包括驱动件79、驱动块710和裁切座711,所述驱动块710设置在驱动件79的下端,所述裁切座711设置在驱动块710的下方,所述裁切座711上设有裁切槽71和与裁切槽71垂直设置的刀槽72,所述驱动块710的下端中部设有切断刀73,所述切断刀73的两侧均设有若干个伸缩槽,每个伸缩槽内均插接有伸缩杆75,每个伸缩杆75上均套设有挤压弹簧76,所述切断刀73的两侧均设有挤压块77,所述挤压块77与对应的伸缩杆75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挤压块77的下端均设有挤压凸块78;驱动件79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液压设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通过驱动件79提供动力使得驱动块710向下移动,驱动块710带动切断刀73和两个架压块向下移动,两个挤压块77下端的加压凸块先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接触并将其固定,同时,挤压凸块78的形状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端的弧形结构相同,再通过切断刀73对其进行切断,通过挤压凸块78的限制不会造成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变形。

所述运输机构8包括运输电机81、运输座82、运输块83和四个丝杆滑台84,所述运输电机81呈竖直设置在运输座82的上端,所述运输块83安装在运输电机81的输出端上,四个丝杆滑台84呈圆周分布在运输块83的旁侧,每个丝杆滑台84的下端均设有连接板85,每个连接板85的下端均设有转动电机86,所述转动电机86的输出端上设有三爪卡盘87,每个丝杆滑台84的末端均设有限位斗88;通过三爪卡盘87夹住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一端,再通过丝杆滑台84工作带动三爪卡盘87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抽出,转动电机86工作带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转动90度,再通过运输电机81工作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运输到折弯装置9处,丝杆滑台84工作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一端向折弯装置9处输送,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先经过限位斗88,进行限位对准。

所述折弯装置9包括压紧组件91、转动组件92、卡合件93、移动组件94和卡固组件95,所述卡合件93固定安装在转动组件92的上端,所述压紧组件91设置在转动组件92的旁侧且压紧组件91与卡合件93相配合,所述移动组件94安装在转动组件92一侧,所述卡固组件95安装在移动组件94的上端且卡固组件95与卡合件93相配合;当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输送到为并与卡合件93配合时移动组件94工作推动卡固组件95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固定,再通过压紧组件91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压紧在卡合件93上,转动组件92工作带动卡合件93、卡固组件95转动并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折弯,重复工作多次后,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折弯呈矩形框状。

所述转动组件92包括旋转气缸921、转动柱922和转动块923,所述旋转气缸921呈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柱922安装在旋转气缸921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块923套设在旋转气缸921输出端的上部,所述卡合件93安装在转动柱922的上端,通过转动气缸工作带动转动柱922和转动块923转动,进而带动卡固组件95和卡合件93转动,同时两者带动夹住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折弯。

所述卡合件93包括连接部931、卡合部932、卡合凸块933和顶部934,所述连接部931的下端与转动柱92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合部932位于连接部931的上端且卡合部932的外侧壁呈u型结构,所述卡合凸块933设置在卡合部932的外侧壁上,所述顶部934位于卡合部932的上端,所述连接部93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顶块935,两个顶块935分别位于卡合凸块933的上下两端,且两个顶块935均与卡合凸块933之间形成卡合槽936;卡合凸块933的设置以及卡合槽936的形成是用于固定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形状,避免在折弯的过程中破坏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圆弧结构。

所述移动组件94包括移动架941、移动块942和移动气缸943,所述移动架941的一端与转动块92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942位于移动架941的上方且移动架941和移动块942之间设有四个移动连杆944,四个移动连杆944的下端均与移动架941转动连接,四个移动连杆944的上端均与移动块942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气缸943的后端与移动架941铰接,移动气缸943的输出端与移动块942的一端铰接;通过移动气缸943工作能够推动移动块942在移动架941的上端移动从而带动卡固组件95移动。

所述卡固组件95包括卡固座951和卡固块952,所述卡固座951的一端与移动块942固定连接,所述卡固块952安装在卡固座951的另一端,所述卡固块952的一端设有与卡合凸块933相配合的卡固凹槽953;在固定时,通过移动组件94带动卡固组件95倾斜移动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固定,能够在固定时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向上推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输送过程中是一端被夹住,将其另一端向卡合组件处输送,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另一端可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偏移一点,通过这种方式的移动组件94工作,卡固块952能够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推动向上校准并进入卡固凹槽953和科和凸块固定,固定其位置,避免在固定过程中,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偏移,造成挤压固定时产生变形。

所述压紧组件91包括压紧滑轨911、压紧气缸912、压紧块913和压紧轮914,所述压紧滑轨911呈水平设置,且压紧滑轨911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压紧滑块915,所述压紧气缸912安装在压紧滑轨911的一端且压紧气缸912的输出端与压紧滑块915固定连接,所述压紧轮914安装在压紧块913的一端,所述压紧轮914的侧壁上设有与卡合凸块933相配合的压紧凹槽916;通过压紧气缸912工作推动压紧块913在压紧轨道上滑动,进而使得压紧轮914的一端与卡合件93抵触,进而卡合件93在转动时,压紧轮914也能够被带动进行转动并持续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固定在两者之间。

工作原理:将成卷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放置在上料盘12上,通过上料电机14工作带动上料轴15转动,在两个上料齿轮16的配合下带动两个上料轮17同步反向转动,进而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牵引,使得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向压扁机构2处输送,通过两个限位杆22限制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入的位置,再通过两个限位块23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位置进一步限制,而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依次进过三个限位轮组24,通过上限位轮241和下限位轮242的辊压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压扁,通过裁切电机3311工作带动主动齿轮3312转动,在链条的传动下,主动齿轮3312带动从动齿轮3310转动,进而带动裁切轴338和裁切刀339转动,当需要进行裁切时,通过裁切电动推杆334推动升降架335以及裁切刃向下移动,裁切刃转动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打薄,再在打薄处的中部切断,使得两端都能够形成焊接阶梯口,裁切时产生的废屑会被阻挡在外壳32内,并通过排料通道311集中排出进行处理,若干个成型轮组42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辊压,同时,通过成型凸块44与成型凹槽45的配合逐渐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辊压呈需要的弧形结构,成型后通过清理刷53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粘附的杂质刷下来,再通过喷气管54与气泵连接,对现在吹气,从而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的杂质清理掉,再通过打磨电机56工作带动打磨轮58转动对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打磨,去除加工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毛刺,通过电机工作带动牵引轮613牵引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进行输送,展开部件625的工作能够将下模具623两侧的展开模具6257展开,通过液压件6211工作推动第一冲压块6212向下移动,第一冲压块6212撞击第二冲压块6213,第二冲压块6213向下移动,冲压头6216与冲压孔6217配合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上开孔,第二冲压块6213向下冲压时,弹性块6224先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接触,进而将其固定在模槽6258内,冲压产生的废料会落入第二出料通道6262内,之后在落入第一出料通道6261排出,为了避免废料造成第二出料通道6262堵塞,通过排料电机6264工作带动排料轮6265转动,带动废料快速向下移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输送到切断机构7处,通过驱动件79提供动力使得驱动块710向下移动,驱动块710带动切断刀73和两个架压块向下移动,两个挤压块77下端的加压凸块先与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接触并将其固定,再通过切断刀73对其进行切断,三爪卡盘87夹住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一端,再通过丝杆滑台84工作带动三爪卡盘87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抽出,转动电机86工作带动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转动90度,再通过运输电机81工作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运输到折弯装置9处,丝杆滑台84工作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的一端向折弯装置9处输送,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先经过限位斗88,进行限位对准后移动至卡合件93的一侧,通过移动气缸943工作能够推动移动块942在移动架941的上端移动从而带动卡固组件95移动将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固定,压紧气缸912工作推动压紧块913在压紧轨道上滑动,进而使得压紧轮914的一端与卡合件93抵触,进一步固定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通过转动气缸工作带动转动柱922和转动块923转动,进而带动卡固组件95和卡合件93转动,同时两者带动夹住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折弯,重复将切断的金属线材、管材或者型材折弯呈矩形框状后,机械手10进行下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