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油衬套钻模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6831发布日期:2020-11-10 12: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左支架(8)和右支架(6);

顶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右支架(6)上,且与所述左支架(8)相配合夹紧分油衬套(10)两端实现轴向定位;

钻模板(5),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左支架(8)和右支架(6)上;

角度定位销(9),可拔插地穿设在所述左支架(8)上且前端与所述分油衬套的油路盲孔(101)相配合实现分油衬套(10)绕自身中轴线角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支架(8)面向右支架(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分油衬套(10)端面轮廓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沉槽(82),顶端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2)和定位销(3)连接所述钻模板(5)的第三螺纹孔(83)和第三定位孔(84),中部居中地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角度定位销(9)相配合的角度定位销插孔(81),所述角度定位销插孔(81)的轴线与所述油路盲孔(101)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销插孔(81)、角度定位销(9)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或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销(9)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所述角度定位销插孔(8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且该矩形的宽度与所述角度定位销(9)横截面的直径或宽度相匹配,高度大于所述角度定位销(9)横截面的直径或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支架(6)顶端设置有若干通过螺栓(2)和定位销(3)连接所述钻模板(5)的第一螺纹孔(61)和第二定位孔(64),中部同轴地设置有相连通的导向孔(62)和顶紧螺纹孔(63),所述导向孔(62)、顶紧螺纹孔(63)的轴线与所述分油衬套(10)的中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装置包括:

定位滑块(7),相对所述左支架(8)地滑动插入在所述导向孔(62)内,所述定位滑块(7)朝向所述左支架(8)的一端居中设置有与所述分油衬套(10)端面轮廓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沉槽(72),另一端设置有顶紧螺栓限位孔(71);

顶紧螺钉(4),旋入所述顶紧螺纹孔(63)内并与所述定位滑块(7)的顶紧螺栓限位孔(71)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销(9)由后向前依次包括手柄段(91)、定位段(92)、插入段(93),所述手柄段(91)设置有手柄插孔,所述手柄插孔内插入设置有手柄销(1),所述插入段(93)与所述油路盲孔(101)相配合,所述定位段(92)与所述角度定位销插孔(81)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93)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与所述油路盲孔(101)的直径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93)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的小端指向所述油路盲孔(10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段(9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技术总结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油衬套钻模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顶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右支架上,且与所述左支架相配合夹紧分油衬套两端实现轴向定位;钻模板,可拆卸地连接设置在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上;角度定位销,可拔插地穿设在所述左支架上且前端与所述分油衬套的油路盲孔相配合实现分油衬套绕自身中轴线角向定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加工过程中装卸方便、便于调节,因而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还确保了加工精度,保证零件的品质不受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高翠平;何磊;李俊;梅乐;谭冬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