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6548发布日期:2020-11-25 17:52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切削点焊用电极头(electrodetip)的顶端部的电极头修磨(tipdressing)用切削刀。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在对铝材进行点焊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膜会使焊接不稳定。为了应对此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点焊用电极头的顶端部形成凹凸面以实现焊接的稳定化,该电极头的顶端部的凹凸面是使用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形成的。该切削刀呈板状,安装在旋转轴心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支承座(rotaryholder)上使用。切削刀包括:与围绕旋转轴心的周向交叉地延伸的前刀面部、以及分别位于该前刀面部的上侧和下侧的一对后刀面部,前刀面部与各后刀面部彼此大致正交。在各后刀面部上,在沿着前刀面部与各后刀面部的交叉部分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沿着围绕旋转轴心的周向延伸并在前刀面部上开放的凹条槽部,多个凹条槽部形成,由前刀面部与后刀面部的交叉部分、以及凹条槽部在前刀面部上的开放部分的周缘部分构成蛇行的切刃部。而且,在中心轴与旋转轴心重合的状态下电极头接触旋转的旋转支承座时,由蛇行的切刃部在电极头的顶端部形成多个同心圆形的环状突条部,从而在电极头的顶端部形成凹凸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22256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示使用切削刀对电极头的顶端部进行切削时,切屑沿着切削刀的前刀面部产生,此时,如图7和图8所示,产生的部分切屑会进入凹条槽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内。因此,进入凹条槽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之间的间隙内的各切屑均会接触凹条槽部的内侧面以及电极头的顶端部,从而对旋转支承座的旋转施加很大负荷,有可能导致装置发生故障,或者无法在电极头的顶端部良好地形成凹凸面。

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所示制造切削刀时,由于需要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相对的后刀面部上形成各凹条槽部,因此在确定电极头的形状之前无法加工各凹条槽部。因此,存在切削刀开发的前置时间(leadtime)变长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该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可以降低旋转支承座的旋转负荷以减少装置的故障,并且能够在电极头的顶端部良好地形成凹凸面,而且还可以缩短开发的前置时间。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前刀面部而不是后刀面部上形成多个凹条槽部。

具体而言,以一种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为对象,该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安装于在旋转轴心与点焊用电极头的中心轴重合的状态下旋转的旋转支承座上,所述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构成为:在该旋转支承座进行旋转动作时与靠近该旋转支承座的所述电极头的顶端部接触并对该顶端部进行切削,进而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即,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包括:前刀面部,与围绕所述旋转轴心的周向交叉地延伸;后刀面部,当所述电极头靠近所述旋转支承座时,与所述电极头的顶端部相对;凹条槽部,在所述前刀面部上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心交叉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多个,沿着所述旋转轴心延伸并在所述后刀面部上开放;以及切刃部,形成在所述前刀面部与所述后刀面部的连续部分,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心交叉的方向延伸;该切刃部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由所述前刀面部与所述后刀面部的交叉部分构成,所述第二区域由所述凹条槽部在所述后刀面部上的开放部分的周缘部分构成。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刀面部沿着所述旋转轴心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一对,各所述凹条槽部沿着所述旋转轴心延伸,分别在各所述后刀面部上开放,所述切刃部沿着所述旋转轴心对称地形成有一对,一个所述切刃部形成在所述前刀面部与一个所述后刀面部的连续部分,另一个所述切刃部形成在所述前刀面部与另一个所述后刀面部的连续部分。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条槽部呈直线状。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当切削电极头的顶端部时,切刃部的第二区域的切削深度大于切刃部的第一区域的切削深度。因此,可以在电极头的顶端部形成同心圆形的环状突条部,以使电极头的顶端部成为凹凸面。另外,用切削刀切削电极头的顶端部时,从切刃部的第一区域产生的切屑沿着前刀面部产生,而从切刃部的第二区域产生的切屑沿着各凹条槽部产生,但是此时切刃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之间没有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所产生的切屑进入凹条槽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之间的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在用于使电极头的顶端部成为凹凸面的切削过程中对旋转支承座的旋转施加过大的负荷,并且即使重复切削电极头的顶端部,也可以在电极头的顶端部良好地形成凹凸面。进而,由于各凹条槽部形成在前刀面部上而无需形成在后刀面部上,所以可以在确定电极头的形状之前将各凹条槽部加工成材料。因此,可以缩短切削刀的开发的前置时间。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当彼此相对的一对电极头在各自的中心轴与旋转支承座的旋转轴心重合的同时靠近旋转状态的旋转支承座而使各电极头的顶端部接触切削刀时,在各电极头的顶端部形成凹凸面。由此,可以在两个电极头的顶端部同时形成凹凸面而无需增加在前刀面部上形成的凹条槽部的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电极头的切削效率。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可以简化制造切削刀时的加工,因此可以进一步缩短开发的前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头修磨器(tipdresser)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ii-ii线处的剖视图。

图3是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刀的旋转支承座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刀的立体图。

图5是图2中v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vi部分的放大图。

图7示出安装有传统的切削刀的旋转支承座,是与图5相对应的图。

图8是传统的切削刀的与图6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为示例。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头修磨器10。该电极头修磨器10用于对嵌入焊枪(未图示)的柄中且相对的一对电极头11(参照图2)的顶端部11a分别进行切削,包括:筒中心线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圆筒状电动机壳部10a;从该电动机壳部10a的上端部分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壳部10b;以及安装在电动机壳部10a的侧面,吸收施加在电动机壳部10a和板状壳部10b上的上下方向的冲击的冲击吸收机构部10c。在电动机壳部10a的内部收容有旋转轴朝向上方延伸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

如图2所示,在板状壳部10b的延出端侧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呈圆形的一对通孔10d。

在板状壳部10b内部的两个通孔10d之间,经由上下一对轴承7设置有呈环状的输出齿轮6,该输出齿轮6安装成可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心c1旋转。输出齿轮6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和齿轮啮合机构绕旋转轴心c1旋转。

如图3所示,在输出齿轮6的中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6a,在该安装孔6a中安装有圆盘状的旋转支承座5。

该旋转支承座5俯视呈近似c字形,具有切口部5a,该切口部5a随着从旋转轴心c1向径向外侧前进而逐渐在围绕旋转轴心c1的周向上扩展,向外侧方开放。

另外,在旋转支承座5的上端周缘形成有比其他部分更向外侧方扩展的凸缘部5b。

进而,如图2和图3所示,在旋转支承座5的上下表面,沿着旋转轴心c1方向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嵌合面部5c,该嵌合面部5c随着向该旋转支承座5的中央部分前进而逐渐缩径。

嵌合面部5c的形状与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的弯曲形状相对应,使得在电极头11的中心轴与旋转轴心c1重合的状态下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嵌合在嵌合面部5c内。

在切口部5a的从旋转轴心c1向外侧方延伸的一个内侧面上形成有安装阶梯部5d,该安装阶梯部5d以在侧视图中呈近似t字形的阶梯状凹陷。

在该安装阶梯部5d上安装有用于对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进行切削的金属制切削刀1。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切削刀1是将金属板切割成近似t字形而形成的,使用螺钉3和垫圈4通过形成在大致中央部分的安装孔2h固定在安装阶梯部5d上。

在切削刀1安装于安装阶梯部5d上的状态下,切削刀1的一个板面与安装阶梯部5d的底面相对,而另一个板面构成前刀面部2a,该前刀面部2a与围绕旋转轴心c1的周向交叉地延伸。

在前刀面部2a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与该前刀面部2a大致正交的一对后刀面部2b。

即,两个后刀面部2b在沿着旋转轴心c1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形成一对,具有随着离开旋转轴心c1而逐渐沿着旋转轴心c1分开的弯曲形状。

而且,两个后刀面部2b具有在切削刀1安装于旋转支承座5上的状态下与嵌合面部5c相对应的形状,在电极头11的中心轴与旋转轴心c1重合的状态下使电极头11靠近时,两个后刀面部2b与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相对。

在切削刀1的远离旋转轴心c1的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形成有一对在侧视图中呈矩形的切口形状的定位凹部2c。

另外,在前刀面部2a上,沿着与旋转轴心c1交叉的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等间隔地形成有截面呈近似v字形的四个凹条槽部2d,凹条槽部2d沿着旋转轴心c1直线状地延伸,在各后刀面部2b上开放。

在前刀面部2a与各后刀面部2b的连续部分,沿着旋转轴心c1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切刃部2e,该切刃部2e与旋转轴心c1交叉地延伸。

即,一个切刃部2e形成在前刀面部2a与一个后刀面部2b的连续部分,另一个切刃部2e形成在前刀面部2a与另一个后刀面部2b的连续部分。

各切刃部2e包括第一区域2f和第二区域2g,第一区域2f由前刀面部2a与后刀面部2b的交叉部分构成,第二区域2g由凹条槽部2d在后刀面部2b上的开放部分的周缘部分构成。

也就是说,各切刃部2e具有沿着与旋转轴心c1交叉的方向蛇行的形状。

而且,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中心轴与旋转轴心c1重合的状态下使电极头11接触沿x1方向旋转的旋转支承座5时,切削刀1接触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通过各切刃部2e切削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使得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形成多个同心圆形的环状突条部(未图示),从而在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形成凹凸面,并且产生切屑m1。

接着,对使用电极头修磨器10切削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的操作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使顶端部11a状态不良的一对电极头11分别移动至电极头修磨器10的板状壳部10b的上方和下方,并使两个电极头11的中心轴与旋转轴心c1重合。

其次,驱动电极头修磨器10的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和齿轮啮合机构旋转,以使旋转支承座5绕旋转轴心c1旋转。

然后,使各电极头11沿着旋转轴心c1靠近旋转支承座5的各嵌合面部5c,将各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嵌合在各嵌合面部5c内。于是,如图5和图6所示,切削刀1的各切刃部2e接触各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开始对各顶端部11a分别进行切削。此时,切刃部2e的第二区域2g的切削深度大于切刃部2e的第一区域2f的切削深度。因此,可以在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形成同心圆形的环状突条部,以使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成为凹凸面。

用切削刀1切削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时,从切刃部2e的第一区域2f产生的切屑m1沿着前刀面部2a产生,而从切刃部2e的第二区域2g产生的切屑m1沿着各凹条槽部2d产生,但是此时在切刃部2e和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之间没有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所产生的切屑m1进入凹条槽部与电极头的顶端部之间的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现象(参照图7和图8),从而能够防止在用于使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成为凹凸面的切削过程中对旋转支承座5的旋转施加过大的负荷,并且即使重复切削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也可以在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良好地形成凹凸面。

进而,由于各凹条槽部2d形成在前刀面部2a上而无需形成在后刀面部2b上,所以可以在确定电极头11的形状之前将各凹条槽部2d加工成材料。因此,可以缩短切削刀1的开发的前置时间。

另外,由于各凹条槽部2d沿着旋转轴心c1延伸并分别在各后刀面部2b上开放,并且切刃部2e沿着旋转轴心c1对称地形成有一对,因此当彼此相对的一对电极头11在各自的中心轴与旋转支承座5的旋转轴心c1重合的同时靠近旋转状态的旋转支承座5而使各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接触切削刀1时,在各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形成凹凸面。由此,可以在两个电极头11的顶端部11a同时形成凹凸面而无需增加在前刀面部2a上形成的凹条槽部2d的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电极头11的切削效率。

进而,由于在前刀面部2a上形成的各凹条槽部2d呈直线状,因此可以简化制造切削刀1时的加工,进一步缩短开发的前置时间。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切削刀1上形成有一对切刃部2e,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设置任意一个切刃部2e。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各凹条槽部2d的截面呈近似v字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呈弯曲形状。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各凹条槽部2d呈直线状,但直线状不是必须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前刀面部2a上形成了四个凹条槽部2d,但是凹条槽部2d也可以是一至三个,还可以是五个以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于用于对点焊用电极头的顶端部进行切削的电极头修磨用切削刀。

-符号说明-

1:切削刀

2a:前刀面部

2b:后刀面部

2d:凹条槽部

2e:切刃部

2f:第一区域

2g:第二区域

5:旋转支承座

10:电极头修磨器

11:电源芯片

11a:顶端部

c1:旋转轴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