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6927发布日期:2020-11-19 23: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箱体(2),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根固定柱(3),固定柱(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同一块顶板(4),顶板(4)的底部通过电动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朝下的电动伸缩杆(5),电动伸缩杆(5)的活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下的电机(6),电机(6)的外壳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的第一筒体(7),第一筒体(7)位于电机(6)的正下方,电机(6)的输出轴向下穿过第一筒体(7)后固定安装有刀柄(8),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筒体(7)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刀柄(8)的底部配合安装有铣刀(9),第一筒体(7)的外侧套设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管(10),第一套管(10)只能够沿着第一筒体(7)上下滑动,第一套管(10)的底面低于铣刀(9)的底面,第一筒体(7)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废料收集箱(11)且两者之间相互连通,废料收集箱(11)的右侧壁开设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的内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板(13),箱体(2)的顶部沿左右方向均匀开设有数个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均配合安装活塞块(15),第二通孔(14)的孔壁下部均固定安装限位环(16),活塞块(15)与同一第二通孔(14)内的限位环(16)之间通过数个第一弹簧(17)固定连接,活塞块(15)的顶部均固定安装球体安装座(18),球体安装座(18)的顶部开槽且其所开槽内转动连接有球体(19),球体安装座(18)的高度从左往右依次递减,箱体(2)的顶部对应铣刀(9)开设有数个第三通孔(20),箱体(2)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四通孔(2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22),气泵(22)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23)与第四通孔(21)固定连接并连通,气泵(22)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24)与第一通孔(12)固定连接并连通,气泵(22)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箱体(2)的顶部靠近右端处固定安装有竖板(24),竖板(24)左侧壁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挡板(25),竖板(24)的中部开设有向右下方倾斜的斜孔(26),竖板(24)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7),内腔(27)位于斜孔(26)的上侧,斜孔(26)的顶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根刷毛(28),内腔(27)的底部开设有数个细小的第五通孔(29),内腔(27)的右侧开设有第六通孔(30),第六通孔(30)的外端连通有供胶装置,箱体(2)的左侧设有上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胶装置包括气流驱动装置,底座(1)的顶部靠近右端处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气流驱动装置,气泵(22)的出气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第一三通管(36),第一三通管(36)的竖管下端开口与气泵(22)连通,第一三通管(36)的竖管上端开口与外界连通,第一三通管(36)的横管外端固定安装第一电磁阀(37),第一电磁阀(3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底座(1)上的气流驱动装置的进气口连通,箱体(2)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储胶桶(38),箱体(2)的右侧壁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下端开口的竖筒(39),竖筒(39)位于斜孔(26)的前侧,竖筒(39)的下端伸入储胶桶(38)内,竖筒(39)的内顶部轴承连接有竖向的输送绞龙(40),输送绞龙(40)的绞龙轴下端向下穿过储胶桶(38)后与底座(1)上的气流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输送绞龙(40)的绞龙轴与储胶桶(38)的连接处为密封轴承连接,竖筒(39)的上端左侧开孔,竖筒(39)的左侧开孔与第六通孔(30)之间通过管道固定连接并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三通管(36)的竖管上端开口配合安装有第二电磁阀(4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体(7)与废料收集箱(11)之间设有气流驱动装置与两者相互连通,第一筒体(7)与废料收集箱(11)之间的气流驱动装置的进气口与第一筒体(7)固定连通,第一筒体(7)与废料收集箱(11)之间的气流驱动装置的出气口与废料收集箱(11)固定连通,第一筒体(7)与废料收集箱(11)之间的气流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向下伸出且其下端固定套装有第一直齿轮(42),第一筒体(7)的外侧壁左右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43),第一筒体(7)的外侧壁套设有套环(44),套环(44)位于第一限位块(43)的下方,第一筒体(7)的外侧壁左右对称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滑槽(45),第一滑槽(45)内均配合安装第一滑块(46),第一滑块(46)的外端均与套环(4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套环(44)的底部与第一套管(10)的顶部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套管(10)的外侧壁固定套装第二直齿轮(47),第二直齿轮(47)与第一直齿轮(42)啮合配合,第一套管(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环状的毛刺打磨物,套环(44)与两个限位块(43)之间均通过第二弹簧(4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刺打磨物为磨石做的圆环(4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移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滑轨(50),顶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一电动滑轨(50),第一电动滑轨(50)的底部配合安装第一电动滑块(51),第一电动滑块(5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二电动滑轨(52),第二电动滑轨(52)的底部配合安装第二电动滑块(53),第二电动滑块(53)的底部与电动伸缩杆(5)的固定杆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装置包括剪叉式自动升降平台(60),底座(1)的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剪叉式自动升降平台(60),剪叉式自动升降平台(60)的顶部叠放有底板(61),顶板(4)的前侧壁固定安装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三电动滑轨(54),第三电动滑轨(54)的前侧配合安装第三电动滑块(55),第三电动滑块(55)的底部通过连杆对应底板(61)固定安装有推板(56),底座(1)的顶部左端固定安装有竖杆(57),竖杆(57)的上端右侧对应推板(56)固定安装触发开关(58),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控制器(59),控制器(59)与触发开关(58)、剪叉式自动升降平台(60)、第三电动滑轨(54)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7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通孔(21)的内端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第二三通管(62),第二三通管(62)的竖管上端出口配合安装第三电磁阀(63),第三电磁阀(63)的外端固定连通有横管(66),横管(66)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二通孔(14)固定连接并连通,第二三通管(62)的横管出口外端配合安装第四电磁阀(64),第四电磁阀(64)的外端安装有管道且管道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通孔(14)、第三通孔(20)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环(67)。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第二筒体(31)、一根第一转轴(34)、数根叶片(35),第二筒体(31)的左侧壁开设有切向进气孔(32),第二筒体(31)的右侧壁开设有切向出气孔(33),第二筒体(31)内轴承连接有一根竖向的第一转轴(34),第一转轴(34)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数根叶片(35),叶片(35)均位于第二筒体(31)的内侧,切向进气孔(32)即为气流驱动装置的进气口,切向出气孔(33)即为气流驱动装置的出气口,第一转轴(34)即为气流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


技术总结
一种工业设计用智能型模型开槽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箱体,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根固定柱,顶板的底部通过电动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朝下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下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朝下的电机,电机的外壳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有开口朝下的第一筒体,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第一筒体后固定安装有刀柄。本发明通过气泵使得箱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对底板进行吸附固定,防止其在加工时晃动,通过让废料收集箱内产生负压使得切削底板产生的灰尘得到吸收,从而避免扬尘,且使得底板洁净便于后续的上胶工序,通过气泵的开启与关闭,使得活塞块在气泵开启时带着球体向下运动便于底板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黄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工程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