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8920发布日期:2021-07-16 20:3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埋弧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


背景技术:

2.埋弧焊(含埋弧堆焊及电渣堆焊等)是一种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其固有的焊接质量稳定、焊接生产率高、无弧光及烟尘很少等优点,使其成为压力容器、管段制造、箱型梁柱等重要钢结构制作中的主要焊接方法。近年来,虽然先后出现了许多种高效、优质的新焊接方法,但埋弧焊的应用领域依然未受任何影响。从各种熔焊方法的熔敷金属重量所占份额的角度来看,埋弧焊约占10%左右,且多年来一直变化不大。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自动埋弧焊在使用时无法沿同一水平线移动,容易造成焊接的误差,影响焊接的质量。
4.因此,发明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通过将焊机放置在两个角钢顶部,使得焊机能够沿水平线移动,又通过转动旋转杆,对两组角钢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能够放置型号不同的焊机,以解决现有的自动埋弧焊在使用时无法沿同一水平线移动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包括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
7.优选的,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一侧均设有螺栓,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两侧设有夹持机构;
8.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一空心管一侧与第一角钢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锥齿轮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贯穿第一锥齿轮内部且延伸到第一空心管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角钢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组,所述锥齿轮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一侧固定连接第三锥齿轮;
9.所述第三锥齿轮一侧设有第二空心管,所述第二空心管一侧与第一角钢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空心管另一侧固定连接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四锥齿轮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贯穿第四锥齿轮内部且延伸到第二空心管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角钢一侧。
10.优选的,所述锥齿轮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端部贯穿第一角钢且与第一角钢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杆底部设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旋转块。
11.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摇杆。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13.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限位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角钢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杆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限位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角钢一侧。
14.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开设通孔,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正反牙丝杆,所述正反牙丝杆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一侧内壁连接,所述正反牙丝杆另一端延伸到壳体外部,所述正反牙丝杆一侧外部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块,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与正反牙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一螺纹块旋向相反,所述正反牙丝杆另一侧外部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块,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块与正反牙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二螺纹块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和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块一侧固定连接夹片。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焊机放置在两个角钢顶部,使得焊机能够沿水平线移动,减小了焊接时的误差,提高了焊接质量。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转杆,对两组角钢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得能够放置型号不同的焊机,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夹持机构对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夹持作用,使得对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起到了有效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截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视截面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机构局部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俯视截面图;
23.图中:1第一角钢、2第二角钢、3螺栓、4调节机构、401第一空心管、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一螺纹杆、404第二锥齿轮、405第一转动杆、406齿轮组、407第二转动杆、408第三锥齿轮、409第二空心管、410第四锥齿轮、411第二螺纹杆、412旋转杆、413第一限位杆、414第二限位杆、5夹持机构、51壳体、52正反牙丝杆、53第一螺纹块、54第二螺纹块、55夹片、6动力部件、61旋转块、62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参照附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包括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一侧均设有螺栓3,所述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设有调节机构4,所述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两侧设有夹持机构5;
27.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空心管401,所述第一空心管401一侧与第一角钢1一侧通
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401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402,所述第一锥齿轮402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403,所述第一螺纹杆403与第一锥齿轮402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403一端贯穿第一锥齿轮402内部且延伸到第一空心管401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3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角钢2一侧,所述第一锥齿轮402一侧设有第二锥齿轮404,所述第二锥齿轮404一侧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杆405,所述第一转动杆405一端固定连接锥齿轮组406,所述锥齿轮组406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杆407,所述第二转动杆407一侧固定连接第三锥齿轮408;
28.所述第三锥齿轮408一侧设有第二空心管409,所述第二空心管409一侧与第一角钢1一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空心管409另一侧固定连接第四锥齿轮410,所述第四锥齿轮410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411,所述第二螺纹杆411与第四锥齿轮410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411一端贯穿第四锥齿轮410内部且延伸到第二空心管409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4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角钢2一侧,具体的,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具有放置焊机的作用;
29.进一步地,所述锥齿轮组406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杆412,所述旋转杆412端部贯穿第一角钢1且与第一角钢1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杆412底部设有动力部件6,所述动力部件6包括旋转块61,具体的,旋转块61具有带动旋转杆412转动的作用;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二锥齿轮404相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408与第四锥齿轮410相啮合;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杆405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杆413,所述第一转动杆405与第一限位杆413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413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角钢1一侧,所述第二转动杆407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杆414,所述第二转动杆407与第二限位杆414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414端部固定连接第一角钢1一侧;
32.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壳体51,所述壳体51一侧开设通孔,所述壳体51内部设有正反牙丝杆52,所述正反牙丝杆52一端通过轴承与壳体51一侧内壁连接,所述正反牙丝杆52另一端延伸到壳体51外部,所述正反牙丝杆52一侧外部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块53,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53与正反牙丝杆52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一螺纹块53旋向相反,所述正反牙丝杆52另一侧外部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块54,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块54与正反牙丝杆52通过螺纹连接且两个第二螺纹块54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块53和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块54一侧固定连接夹片55,具体的,夹片55具有夹持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的作用。
3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转动旋转块61,使得旋转杆412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组406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405和第二转动杆407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04和第三锥齿轮408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二锥齿轮404相啮合,第三锥齿轮408与第四锥齿轮410相啮合,使得第一锥齿轮402和第四锥齿轮4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403和第二螺纹杆411前后任意运动,从而对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又通过转动正反牙丝杆52使得两个第一螺纹块53和两个第二螺纹块54彼此之间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夹片55对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进行夹持,提高了本实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螺栓3与四方桌进行固定,将焊机放置在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顶部。
34.实施例2,参照附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埋弧焊行走轨道,实施例1不同的是;
35.进一步地,动力部件6包括摇杆62,具体的,通过摇杆62带动旋转杆412转动更为省力。
36.实施场景具体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转动摇杆62,使得旋转杆412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组406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405和第二转动杆407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404和第三锥齿轮408转动,由于第一锥齿轮402与第二锥齿轮404相啮合,第三锥齿轮408与第四锥齿轮410相啮合,使得第一锥齿轮402和第四锥齿轮410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403和第二螺纹杆411前后任意运动,从而对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又通过转动正反牙丝杆52使得两个第一螺纹块53和两个第二螺纹块54彼此之间相对运动,从而使得夹片55对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进行夹持,提高了本实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螺栓3与四方桌进行固定,将焊机放置在第一角钢1和第二角钢2顶部。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