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4047发布日期:2022-06-29 15: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玻璃窗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视窗玻璃,是工业视窗玻璃里面重要的产品之一,由于玻璃就有较好的透明度而被用于各种观察窗口,这些窗口上的安装的玻璃我们称之为视窗玻璃。视窗玻璃的类别比较多,按其使用工况可以分为,耐高温视窗玻璃、耐高压视窗玻璃、普通窗口玻璃等。
3.现有技术中,门窗企业和工厂在玻璃窗的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将多根窗框型材分别装配到玻璃四周,其不足之处在于:采用人工装配窗框型材和玻璃,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费时费力,且装配效率较低,窗框型材和玻璃之间的配合精度较低,在当今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趋势下,企业的生存负担将越来越重,因此,我们提出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提供了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位于下模块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置有玻璃型材封边装置,所述玻璃型材封边装置包括有下封边板和上封边板,所述上封边板位于下封边板的正上方,所述上封边板顶部与上模块底部相连接,所述下封边板上方设置有第一玻璃限位板,所述第一玻璃限位板底部与下封边板顶部相连接,位于所述下封边板上第一玻璃限位板四周开设有第一型材凹槽,所述上封边板下方中部设置有第二玻璃限位板,所述第二玻璃限位板顶部与上封边板底部相连接,位于所述下封边板上第二玻璃限位板四周设置有第二型材凹槽,通过上模块下方的上封边板和下模块上方的下封边板将玻璃四周的型材与玻璃进行密封,配效率较高,窗框型材和玻璃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密封效果更好。
7.进一步的,所述下封边板底部四个顶角逐一设置有第一支撑腿,每个所述第一支撑腿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底部与下模块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外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对玻璃型材封边装置内部放置的玻璃进行缓冲保护,防止在进行封边时由于模块的冲击力使玻璃破损的情况。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限位板与第一型材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部设置有玻璃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配合使密封效果更好,更加牢固。
9.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块底部四个顶角处逐一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外部套设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顶部与上模块底部相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弹簧对模具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第一限位弹簧在进行限位的同对模具进行缓冲保护。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四个顶角处逐一开设有第一限位通孔,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位于第一限位柱的正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柱贯穿活动于第一限位通孔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通孔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块底部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底座,每个所述支撑底座顶部与下模块相固定,每个所述支撑底座上贯通开设有与外部机构固定的螺孔,支撑底座具有支撑作用的同时,支撑底座上的固定的螺孔便于将模具与外部机构进行固定。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玻璃限位板位于第二玻璃限位板的正下方且大小相同,大小相同对玻璃进行保护,防止冲压压膜时玻璃破损的情况。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通孔直径大于第一限位柱的直径,便于第一限位柱活动贯穿第一限位通孔。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发明通过上模块下方的上封边板和下模块上方的下封边板将玻璃四周的型材与玻璃进行密封,配效率较高,窗框型材和玻璃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密封效果更好,第一限位柱和第一限位通孔对模具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第一限位弹簧在进行限位的同对模具进行保护,解决了以往通过采用人工将多根窗框型材分别装配到玻璃四周,进行封边的方法,节省了人力财力,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轴测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玻璃型材封边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下封边板和上封边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上封边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上模块;11、第一限位柱;12、第一限位弹簧;2、下模块;21、第一限位通孔;3、玻璃型材封边装置;31、下封边板;311、第一玻璃限位板;312、第一型材凹槽;313、第三凹槽;32、上封边板;321、第二玻璃限位板;322、第二型材凹槽;33、第一支撑腿;331、第一支撑块;332、第一缓冲弹簧;4、支撑底座;41、固定的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请着重参照附图1-4所示,玻璃视窗加工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上模块1位于下模块2的正上方,上模块1和下模块2之间设置有玻璃型材封边装置3,玻璃型材封边装置3包括有下封边板31和上封边板32,上封边板32位于下封边板31的正上方,上封边板32顶部与上模块1底部相连接,下封边板31上方设置有第一玻璃限位板311,第一玻璃限位板311底部与下封边板31顶部相连接,位于下封边板31上第一玻璃限位板311四周开设有第一型材凹槽312,上封边板32下方中部设置有第二玻璃限位板321,第二玻璃限位板321顶部与上封边板32底部相连接,位于下封边板31上第二玻璃限位板321四周设置有第二型材凹槽322,通过上模块1下方的上封边板32和下模块2上方的下封边板31将玻璃四周的型材与玻璃进行密封,配效率较高,窗框型材和玻璃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密封效果更好,第一玻璃限位板311与第一型材凹槽312之间设置有第三凹槽313,第三凹槽313内部设置有玻璃密封胶,通过密封胶的配合使密封效果更好,更加牢固,第一玻璃限位板311位于第二玻璃限位板321的正下方且大小相同,大小相同对玻璃进行保护,防止冲压压膜时玻璃破损的情况,下封边板31底部四个顶角逐一设置有第一支撑腿33,每个第一支撑腿33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一支撑块331,第一支撑块331底部与下模块2顶部相连接,第一支撑块331外部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332,第一缓冲弹簧332对玻璃型材封边装置3内部放置的玻璃进行缓冲保护,防止在进行封边时由于模块的冲击力使玻璃破损的情况。
26.请着重参照附图1、2、3所示,上模块1底部四个顶角处逐一设置有第一限位柱11,第一限位柱11外部套设有第一限位弹簧12,第一限位弹簧12顶部与上模块1底部相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柱11和第一限位弹簧12对模具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第一限位弹簧12在进行限位的同对模具进行缓冲保护,下模块2四个顶角处逐一开设有第一限位通孔21,第一限位通孔21位于第一限位柱11的正下方,第一限位柱11贯穿活动于第一限位通孔21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柱11和第一限位通孔21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第一限位通孔21直径大于第一限位柱11的直径,便于第一限位柱11活动贯穿第一限位通孔21,下模块2底部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底座4,每个支撑底座4顶部与下模块2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每个支撑底座4上贯通开设有与外部机构固定的螺孔41,支撑底座4具有支撑作用的同时,支撑底座4上的固定的螺孔41便于将模具与外部机构进行固定。
27.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28.首先,工作人员将支撑底座4顶部与下模块2底部四周通过相固定,将第一支撑腿33顶部与下封边板31底部相固定,第一缓冲弹簧332套设于第一支撑腿33的外部,将第一支撑腿33底部与第一支撑块331相固定,第一支撑块331底部与下模块2顶部相连接,将上封边板32顶部与上模块1底部相连接,将第一限位柱11顶部于上模块1底部相连接,第一限位弹簧12套设于第一限位柱11的外部,第一限位弹簧12顶部与上模块1相连接,进行压膜测试,该成型模具通过上模块1下方的上封边板32和下模块2上方的下封边板31将玻璃四周的型材与玻璃进行密封,配效率较高,窗框型材和玻璃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密封效果更好,第一限位柱11和第一限位通孔21对模具进行限位,防止在进行封边压膜时模具错位定位不准
确,造成封边压膜错位的问题,第一限位弹簧12在进行限位的同对模具进行保护,解决了以往通过采用人工将多根窗框型材分别装配到玻璃四周,进行封边的方法,节省了人力财力,工作效率更加高效。
29.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