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9156发布日期:2022-03-05 02:2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管马鞍形坡口加工成型装置,属于管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钢管在蒸发器出口进行小集箱接管焊接前,要加工长管马鞍形坡口,现有c630马鞍形车床左侧马鞍形夹具加持钢管,右侧加持刀具,受结构约束加工工件最大长度为1310mm,而蒸发器出口小集箱马鞍形接管长度约为6000mm,大大超过了设备加工范围。现阶段先在c630马鞍形车床上加工600mm长短管马鞍形坡口,再与长直管对接,对接后进行焊口检测,最后进行集箱组装。此种加工方式会增加管子的倒角、打磨、转运、对接、检测工作量,工序繁杂,加工效率低下。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长管马鞍形坡口加工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了c630马鞍型车床受结构约束加工工件最大长度为1310mm的弊端,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包括转塔车床、马鞍形车夹具、主轴过渡盘和刀盘,马鞍形车夹具安装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马鞍形车夹具左侧安装刀盘,右侧通过主轴过渡盘与转塔车床的主轴建立连接,还包括倒角装置和装夹装置,倒角装置通过刀盘与马鞍形车夹具建立连接,装夹装置安装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且装夹装置与倒角装置之间的距离通过平移装夹装置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马鞍形车夹具、主轴过渡盘、刀盘倒角装置和装夹装置与转塔车床的主轴同轴。
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长管马鞍形坡口的一次加工成型,同时减少了倒角、打磨、转运、对接、检测等多道工序的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包括转塔车床、马鞍形车夹具、主轴过渡盘和刀盘,马鞍形车夹具安装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马鞍形车夹具左侧安装刀盘,右侧通过主轴过渡盘与转塔车床的主轴建立连接,还包括倒角装置和装夹装置,倒角装置通过刀盘与马鞍形车夹具建立连接,装夹装置安装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且装夹装置与倒角装置之间的距离通过平移装夹装置在转塔车床的轨道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所述马鞍形车夹具、主轴过渡盘、刀盘倒角装置和装夹装置与转塔车床的主轴同轴。
9.优选的:所述倒角装置包括倒角器、导柱和刀具,导柱固定安装在刀盘的圆心处,导柱上固定安装有倒角器,倒角器上安装有刀具。
10.优选的:所述刀具与导柱轴线之间的角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
°
,小于90
°

11.优选的:所述装夹装置包括三爪夹盘过渡盘和三爪夹盘,三爪夹盘通过三爪夹盘
过渡盘安装在转塔车床六角螺母右侧。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解决了c630马鞍型车床受结构约束加工工件最大长度为1310mm的弊端,保证了长管马鞍形坡口的一次加工成型,同时减少了倒角、打磨、转运、对接、检测等多道工序;
1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确保操作者工作环境的安全,将减少大量的焊接对口检测等费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15.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拆装方便、组装牢固,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的结构图;
17.图中1-转塔车床,2-马鞍形车夹具,3-主轴过渡盘,4-刀盘,5-倒角装置,6-装夹装置,11-轨道底部固定端,12-轨道顶部滑动端,13-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4-主轴,51-倒角器,52-导柱,53-刀具,61-三爪夹盘过渡盘,62-三爪夹盘。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9.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
2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长管马鞍形坡口一次加工成型装置,包括转塔车床1、马鞍形车夹具2、主轴过渡盘3、刀盘4、倒角装置5和装夹装置6,转塔车床1的轨道底部固定端11固定安装有马鞍形车夹具2,转塔车床1的轨道顶部滑动端12安装有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3,使用时通过滑动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3进而调节倒角装置5和装夹装置6之间的间距,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3右侧安装有装夹装置6,马鞍形车夹具2左侧通过刀盘4安装有倒角装置5,右侧通过主轴过渡盘3与转塔车床1的主轴14建立连接,其中转塔车床1为顶部带有滑轨的加工车床,马鞍形车夹具2选用申请号为cn200820091293.9的马鞍形车夹具。
21.所述倒角装置5包括倒角器51、导柱52和刀具53,导柱52固定安装在刀盘4的圆心处,导柱52上固定安装有倒角器51,倒角器51上安装有刀具53。
22.所述刀具53与导柱52轴线之间的角度为a,a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
°
,小于90
°
,90度减去a即为加工的倒角角度。
23.所述装夹装置6包括三爪夹盘过渡盘61和三爪夹盘62,三爪夹盘62通过三爪夹盘过渡盘61安装在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3右侧。
24.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5.步骤1、将马鞍形车夹具2与转塔车床1连接固定后,两件配钻销孔,打销轴固定,防止串动。马鞍形车夹具2与转塔车床1整体装配后与转塔车床1的轨道底部固定端11配合固定。通过马鞍形车夹具2底座两侧底部紧定螺钉将其与轨道底部固定端11固定,实现锁紧。装配时保证转塔车床六角螺母13中心与马鞍形车夹具2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以保证长管马鞍形坡口车削成型的质量。
26.步骤2、利用主轴过渡盘3将马鞍形车夹具2和转塔车床主轴14相连接,实现动力供给。
27.步骤3、通过刀盘4将马鞍形车夹具2与倒角器51进行连接,倒角器51装夹刀具53用于长管马鞍形坡口的切削加工。
28.步骤4、通过三爪夹盘过渡盘61将三爪夹盘62与转塔车床六角螺母相连接,实现长管的装夹。
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0.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发明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发明所公开。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