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2934发布日期:2022-04-09 10:4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送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金属瓶盖制作工艺,大多需要将金属片一个一个的进行送料、加工,而在对金属片送料、加工前,金属片大多是堆叠放置在一起,以便后续统一取料、送料,但金属片在经过冲压设备的冲压时,其表面可能会沾染机床上的机油或其他杂质,容易造成上下相邻两张或多张金属片相互粘贴在一起,进而对后续加工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供料板,所述供料板上放置有金属片,所述机架顶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可在机架上端面前后移动,所述滑板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安装有向下设置的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与金属片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吸料装置可向下吸取放置在供料板上的金属片,所述安装平台安装有可水平转动的转盘和可上下移动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外周设有螺旋凸筋,所述转盘的外周卡合在螺旋凸筋形成的螺旋槽内,所述转盘转动带动转动轮转动向上移动,所述转盘开设有缺口,当所述转盘转动至缺口时,所述转盘与转动轮相互脱离,所述转动轮向下移动至撞击吸料装置吸取的金属片。
6.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平台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上端向上贯穿安装平台并连接抵板,所述抵板的直径大于滑杆的直径,所述滑杆下端向下贯穿安装平台并向下延伸,所述转动轮固定安装在滑杆下部。
7.作为优选,所述滑杆外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抵接转动轮上端面,所述弹簧另一端抵接安装平台下端面。
8.作为优选,所述缺口两侧设有上下相对的斜面,两个所述斜面之间的距离随转盘转动逐渐变大直至斜面与转盘的端面相重合。
9.作为优选,所述机架内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升降导杆,所述供料板滑动安装在升降导杆,所述升降导杆贴合分布在金属片的外周。
10.作为优选,所述吸料装置数量为四个,所述吸料装置安装在安装平台的四角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可上下移动转动轮对待送料金属片进行撞击,进而震落相互粘贴在一起的金属片,有效的保证了一次只送料一个金属片的效果,避免对后续的加工造成干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转动轮的配合示意图一;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转动轮的配合示意图二;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与转动轮的俯视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机架1、第一电机2、第一丝杆3、主动锥齿轮4、第二丝杆5、从动锥齿轮6、升降导杆7、供料板8、金属片9、上料通道10、滑座11、第二电机12、第二丝杆13、滑板14、升降架15、气缸16、升降板17、连板18、安装平台19、吸料装置20、转动电机21、转盘22、缺口23、斜面231、抵板24、滑杆25、弹簧26、转动轮27、螺旋凸筋2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如图1~图6所示,一种金属片材料的自动送料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安装有可上下移动供料板8,所述供料板8上放置有金属片9,具体为,所述机架1内安装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转动安装在机架1,所述第一丝杆3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4,所述机架1内竖直安装有第二丝杆5,所述第二丝杆5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6,所述主动锥齿轮4与从动锥齿轮6相啮合,所述第二丝杆5贯穿供料板8并通过第二丝杆5转动控制供料板8上下移动,进而自动向上传送供料板8上放置的金属片9。
22.所述机架1顶部安装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可在机架1上端面前后移动,具体为,所述机架1顶部安装有一个内部中空的滑座11,所述滑座11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13,所述第二丝杆13另一端贯穿滑座11并转动安装在滑座11内,所述滑座11上方安装有滑板14,所述第二丝杆13转动连接在滑板14,所述第二丝杆13转动驱动滑板14沿滑座11长度方向往复滑动。
23.所述滑板14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安装平台19,具体为,所述滑板14安装有升降架15,所述升降架15顶部安装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的输出端向下延伸连接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滑动安装在升降架15,所述升降板17一端向外延伸并连接有连板18,所述安装平台19安装在连板18,进而通过所述气缸16驱动安装平台19上下移动。
24.所述安装平台19安装有向下设置的吸料装置20,所述吸料装置20可以为向外吸气的负压吸盘,所述机架1顶部开设有上料通道10,所述上料通道10位于金属片9的上方,且所述上料通道10的大小略大于金属片9的大小,所述吸料装置20与金属片9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吸料装置20可向下吸取放置在供料板8上的金属片9。
25.即通过气缸16驱动吸料装置20向下移动至抵接金属片9,再通过所述吸料装置20
产生的吸力吸取金属片9,待吸料装置20吸取金属片9之后,通过驱动滑板14向机架1的外侧移动,进而将被吸取的金属片9移送至机架1外部,完成自动送料。
26.所述安装平台19安装有可水平转动的转盘22和可上下移动转动轮27,具体为,所述安装平台19安装有转动电机21,所述转动电机21的输出端向下贯穿安装平台19并连接在转盘22。
27.所述转动轮27外周设有螺旋凸筋28,所述转盘22的外周卡合在螺旋凸筋28形成的螺旋槽内,所述转盘22转动带动转动轮27转动向上移动,即转盘22卡合在螺旋槽内转动并带动转动轮27转动,所述转动轮27在转盘22和螺旋槽相互作用下向上移动。
28.进一步,所述安装平台19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滑杆25,所述滑杆25上端向上贯穿安装平台19并连接抵板24,所述抵板24的直径大于滑杆25的直径,当所述滑杆25向下移动时,所述抵板24可抵接在安装平台19限制滑杆25进一步向下移动。
29.所述滑杆25下端向下贯穿安装平台19并向下延伸,所述转动轮27固定安装在滑杆25下部,通过转动轮27上下移动驱动滑杆25上下移动,同时滑杆25设置对转动轮27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30.所述滑杆25外周套设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一端抵接转动轮27上端面,所述弹簧26另一端抵接安装平台19下端面。
3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转盘22开设有缺口23,当所述转盘22转动至缺口23时,所述转盘22与转动轮27相互脱离,所述转动轮27在弹簧26的反向作用力下快速向下移动,所述转动轮27向下移动至撞击吸料装置20吸取的金属片9,进而震落相互粘贴在一起的金属片9,有效的保证了一次只送料一个金属片9的效果,避免对后续的加工造成干扰。且所述吸料装置20吸取金属片9吸力始终大于转动轮27向下撞击金属片9的撞击力,避免吸料装置20吸取的金属片9被撞击而下落。
32.作为优选,所述吸料装置20连接有重量检测装置(在图中并未画出),当重量检测装置检测到吸料装置20吸取的金属片9的重量超过单个金属片9的重量时,即被吸取的金属片9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粘贴在了一起,所述转盘22转动控制转动轮27转动向上,进行撞击金属片9。
33.当重量检测装置检测到吸料装置20吸取的金属片9重量为单个金属片9的重量时,撞击动作结束,所述转盘22转动控制转动轮27再次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使得转动轮27与吸料装置20吸取的金属片9之间间隙配合,避免对重量检测装置的检测造成干扰。
34.如图4所示,箭头的方向为转盘22的转动方向,所述缺口23两侧设有上下相对的斜面231,两个所述斜面231之间的距离随转盘22转动逐渐变大直至斜面231与转盘22的端面相重合。所述斜面231设计对转盘22卡合进入螺旋凸筋28形成的螺旋槽起到导向,便于转盘22快速卡合在螺旋槽内。
35.所述机架1内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升降导杆7,所述供料板8滑动安装在升降导杆7,所述升降导杆7贴合分布在金属片9的外周。所述升降导杆7对金属片9的堆放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金属片9的堆放更加整齐,便于后续吸料装置20向下吸取金属片9。
36.所述吸料装置20数量为四个,所述吸料装置20安装在安装平台19的四角处。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