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226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8] 其中,Ci为第i冷却段需要堵塞的宽度,Li为第i冷却段堵塞后形成的冷却流宽 度;L为总的冷却宽度。
[0039] (4)在对带钢进行轧制时,当带钢穿过精轧出口到达层流冷却系统时,所述带钢沿 宽度方向上形成不同宽度的冷却流,使带钢横向温度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对带钢板形的控 制。
[0040]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41] (1)对层流冷却采用后段冷却模式
[0042] 轧后的层流冷却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冷却段(BANK),每个冷却段有多组冷却集管, 如图4所示,1~17为沿带钢轧制方向划分的冷却段。
[0043] 在热轧奥氏体不锈钢轧后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边部温降速度通常大于中部,使 带钢边部温度低于中部,从而产生内部应力。在较高温度的前段冷却区,材料屈服应力较 低,当带钢边中温差带来的内应力达到材料屈服应力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继续冷却至 室温时便残留下如图2所示的双边浪缺陷。因此,对于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带钢厚度 通常小于6. Omm,优选1. 5~3. Omm,为了减轻冷却过程中横向温度分布不均带来的板形问 题,乳后冷却中采用后段冷却模式,关闭前段至少4个冷却段,优选5~7个,即关闭如图4 所示的冷却段1~4,优选1~5或1~6或1~7,开启后段冷却段进行冷却,即开启如图 4所示的5~17或6~17或7~17或8~17的冷却段。后段冷却模式如表1所示。
[0044] 表1后段冷却模式
[0045]
[0046] (2)对带钢边部设定范围内的层流冷却集管进行堵塞
[0047] 为了减小带钢边部冷却能力和温降,提高横向温度均匀性,对边部设定范围内的 冷却集管喷嘴进行焊接堵塞,如图5所示。其中,B为带钢宽度,C为需要进行冷却堵塞的单 边览度。
[0048] 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带钢,本发明采用差异堵塞方法,即每个冷却段边 部堵塞宽度不同,最终在边部一定宽度范围内,形成由内部到边部,冷却能力逐步减小的冷 却方式,如图6所示。
[0049] 为了形成边部一定宽度范围内,冷却能力逐步减小的冷却模式,不同冷却段需要 堵塞的单边冷却宽度分别为:
[0050] C1= (L-L1) /2
[0051] C2= (L-L2) /2
[0052] C3= (L-L3) /2
[0053] C4= (L-L4) /2
[0054] …
[0055] Ci= (L-Li)/2
[0056] 其中,U、L2、L3、L4-L i为堵塞后形成的不同冷却流宽度,Cp C2、C3、C4-Ci分别为 不同冷却段的边部遮蔽宽度,L为总冷却宽度。
[0057] 下面介绍本实施例的两个具体应用:
[0058] 应用一:
[0059] 将本方法应用于某热轧不锈钢生产,层流冷却总宽度为1780mm,产品规格宽度 范围为750~1650mm,存在双边浪缺陷的薄规格奥氏体规格范围为1150~1340mm。为 了改善板形缺陷,乳后采用后段冷却模式,并对边部设定范围内的冷却集管进行堵塞。取 L1=IOSOmm, L2=1150mm, L3=1250mm, L4=1450mm。得到不同冷却段的单边堵塞宽度分别为: (^=365臟,C2=265mm,C3=165mm,C4=65mm〇
[0060] 对某热轧304不锈钢产品,规格3. 0*1310,共计14卷,按上述方法进行控制。表2 所示为实施前后产品的板形。
[0061] 表2旧方法和新方法下的带钢板形
[0062]
[0063] 应用二:
[0064] 将本方法应用于某热轧生产,层流冷却总宽度为1780mm,产品规格宽度范围为 750~1650mm,存在双边浪缺陷的薄规格奥氏体规格范围为950~1250mm。为了改善板 形缺陷,乳后采用后段冷却模式,并对边部设定范围内的冷却集管进行堵塞。取L1=SSOmm, L2=950mm,L3=1050mm,L4=1150mm。得到不同冷却段的单边堵塞宽度分别为 :(^=365πιπι, C2=265mm,C3=165mm,C4=65mm〇
[0065] 对某热轧304不锈钢产品,规格2. 6*1250,共计22卷,按上述方法进行控制。表3 所示为实施前后产品的板形。
[0066] 表3旧方法和新方法下的带钢板形
[0067]
[0068] 从上述两个应用实例可以看出,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后,带钢板形缺陷得到了很大 的改善,减少了用户损失。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克服热轧后冷却不均带来的板形问题,可以收 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国内外存在带钢产品板形问题的热轧不锈钢生产线,该方法是适用的,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主权项】
1. 一种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 将精轧后的层流冷却系统划分为一组冷却段,每个冷却段均包含至少一组冷却集 管; (2) 沿带钢轧制方向,关闭前段至少4个冷却段的冷却集管,开启后段冷却段的冷却集 管; (3) 沿带钢宽度方向,将带钢两边部每个冷却段相应设定宽度范围内的冷却集管进行 堵塞,堵塞宽度从内部到边部逐步减小,用于使带钢的冷却能力由内部到边部逐步减小; (4) 在对带钢进行轧制时,当带钢穿过精轧出口到达层流冷却系统时,所述带钢沿宽度 方向上形成不同宽度的冷却流,使带钢横向温度更加均匀,从而实现对带钢板形的控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2)中,关闭前段5~7个冷却段的冷却集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步骤(3)中,沿带钢宽度方向上,带钢两边部每个冷却段需要堵塞的冷却集管的宽度 为: Ci=(L-Li)A 其中,Ci为第i冷却段需要堵塞的宽度,Li为第i冷却段堵塞后形成的冷却流宽度;L 为总的冷却宽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的厚度小于6. Omm。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的厚度优选为1. 5~3. 0mm。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带钢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热轧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生产,带钢厚度小于6.0mm,对层流冷却采用后段冷却模式,并对带钢边部设定范围内的层流冷却集管进行堵塞,通过优化冷却模式,结合能够适应产品宽度变化的冷却边部遮蔽方法,改善带钢横向温度均匀性和产品双边浪缺陷,提高板形质量,不需要增加新的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板形控制方法由于需要增加新的设备,设计复杂、投资巨大的问题。
【IPC分类】B21B37/44
【公开号】CN104942023
【申请号】CN201410127191
【发明人】张国民, 夏小明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3月31日
...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