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5557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弯丝机的发展经历了过去的手动式弯丝机到近年来的半自动弯丝机、全自动弯丝机。国内现有的弯丝机还发展不成熟,存在各种不足,以至于高性能的数控弯丝机仍要从国外进口。尽管国外数控弯丝机自动化程度高,集成化程度高,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但是其价格尚昂,使用成本太尚。
[0003]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弯丝机的先进技术,对国内现有技术基础进行改进、创新,自主研发出工作更高效、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廉的弯丝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模安装、拆卸方便,弯曲精度高的弯丝机的弯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项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包括弯曲模、弯曲主轴机构、驱动轴机构和气缸,所述弯曲模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弯曲主轴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气缸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所述弯曲主轴机构包括弯曲主轴、内花键轴、小齿轮、弹簧和轴端盖,内花键轴设置在弯曲主轴外圈,内花键轴与弯曲主轴之间设有弹簧,轴端盖连接在弯曲主轴底端,小齿轮连接在内花键轴外圈,所述气缸与弯曲主轴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机构包括驱动轴、大齿轮和套筒,套筒设置在驱动轴外圈,大齿轮设置在套筒外圈,大齿轮与小齿轮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弯曲主轴机构由第一弯曲主轴机构和第二弯曲主轴机构组成,第一弯曲主轴机构、第二弯曲主轴机构和驱动轴机构通过小齿轮、大齿轮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气缸设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弯曲主轴机构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弯曲主轴机构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弯曲主轴机构上设有上轴承盖、上轴承、下轴承和下轴承盖,上轴承盖、上轴承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上部外圈,下轴承盖、下轴承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下部外圈,上轴承设置在上轴承盖下方,下轴承设置在下轴承盖上方。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弯丝机的弯曲装置通过采用弯曲主轴与弯曲模分开设计,弯曲模安装在弯曲主轴上,需要更换时,只将弯曲模更换,比较方便,且对线材弯曲精度大大提高,解决了由于不同半径的线材与中心轴和折弯轴之间的间隙不同,对不同半径线材进行弯曲时,那么整个弯曲轴都得重新定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通过采用气缸推动弯曲主轴完成纵向运动,实现弯曲主轴先避开线材后再回位,这样弯曲主轴就沿中心轴线向下运动,达到线材每一次折弯之后,弯丝机的旋转主轴恢复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个弯曲指令的目的,解决了在回位的过程中线材正好处在折弯轴和中心轴之间,阻碍了弯曲主轴运动的问题。同时,该弯丝机为了用于多个弯曲半径的弯曲加工,设计了两个弯曲主轴,弯曲主轴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用一个大齿轮同时驱动两根弯曲主轴上的小齿轮转动;还有所述气缸在伸缩过程中,推动弯曲主轴轴向移动,避免弯曲模与线材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弯曲主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一弯曲模,2—第一弯曲主轴,3—上轴承,4 一上轴承盖,5—小齿轮,6—轴端盖,7一下轴承,8—下轴承盖,9一第一气缸,10一大齿轮,11一套筒,12一驱动轴,13一第二弯曲主轴机构,14一内花键轴,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包括弯曲模1、弯曲主轴机构、驱动轴12机构和气缸,所述弯曲模I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弯曲主轴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气缸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所述弯曲主轴机构包括弯曲主轴、内花键轴14、小齿轮5、弹簧15和轴端盖6,内花键轴14设置在弯曲主轴外圈,内花键轴14与弯曲主轴之间设有弹簧15,轴端盖6连接在弯曲主轴底端,小齿轮5连接在内花键轴14外圈,所述气缸与弯曲主轴连接,所述驱动轴12机构包括驱动轴12、大齿轮10和套筒11,套筒11设置在驱动轴12外圈,大齿轮10设置在套筒11外圈,大齿轮10与小齿轮5连接,所述弯曲主轴机构由第一弯曲主轴2机构和第二弯曲主轴机构13组成,第一弯曲主轴2机构、第二弯曲主轴机构13和驱动轴12机构通过小齿轮5、大齿轮10相连接,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9与第一弯曲主轴2机构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弯曲主轴机构13连接,所述弯曲主轴机构上设有上轴承盖4、上轴承3、下轴承7和下轴承盖8,上轴承盖4、上轴承3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14上部外圈,下轴承盖8、下轴承7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14下部外圈,上轴承3设置在上轴承盖4下方,下轴承7设置在下轴承盖8上方。
[0017]基于上述结构设计,该弯丝机的弯曲装置通过采用弯曲主轴与弯曲模I分开设计,弯曲模I安装在弯曲主轴上,需要更换时,只将弯曲模I更换,比较方便,解决了由于不同半径的线材与中心轴和折弯轴之间的间隙不同,对不同半径线材进行弯曲时,那么整个弯曲轴都得重新定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通过采用气缸推动弯曲主轴完成纵向运动,实现弯曲主轴先避开线材后再回位,这样弯曲主轴就沿中心轴线向下运动,达到线材每一次折弯之后,弯丝机的旋转主轴恢复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个弯曲指令的目的,解决了在回位的过程中线材正好处在折弯轴和中心轴之间,阻碍了弯曲主轴运动的问题。同时,该弯丝机为了用于多个弯曲半径的弯曲加工,设计了两个弯曲主轴,弯曲主轴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用一个大齿轮10同时驱动两根弯曲主轴上的小齿轮5转动;还有所述气缸在伸缩过程中,推动弯曲主轴轴向移动,避免弯曲模I与线材发生干涉。
[0018]弯丝机的弯曲装置的工作原理:通过所述带有减速器的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轴12,从而带动大齿轮10旋转,大齿轮10通过小齿轮5啮合,驱动小齿轮5,小齿轮5传递给内花键轴14,再传到弯曲主轴,完成了线材的弯曲动作。具体的是,当气缸推动弯曲主轴沿轴线方向向上运动时,轴端盖6压缩弹簧15,并将推力传到花键的低端,弯曲主轴向上移动,当弹簧15的上端接触到内花键轴14的内台阶处,并压缩一定长度时,说明弯曲主轴上的弯曲模I已经到了线材加工的位置。每当弯曲主轴弯曲一个角度后,都得先沿其轴线方向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又旋转到初始位置。下移的过程是,气缸回退,弹簧15之前是压处于缩状态,由于弯曲主轴的重力和弹簧15自身弹力作用下开始恢复原来长度,推动轴端盖6向下移动,弯曲主轴也随之向下移动。
[0019]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ο
【主权项】
1.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模、弯曲主轴机构、驱动轴机构和气缸,所述弯曲模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弯曲主轴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气缸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所述弯曲主轴机构包括弯曲主轴、内花键轴、小齿轮、弹簧和轴端盖,内花键轴设置在弯曲主轴外圈,内花键轴与弯曲主轴之间设有弹簧,轴端盖连接在弯曲主轴底端,小齿轮连接在内花键轴外圈,所述气缸与弯曲主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机构包括驱动轴、大齿轮和套筒,套筒设置在驱动轴外圈,大齿轮设置在套筒外圈,大齿轮与小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主轴机构由第一弯曲主轴机构和第二弯曲主轴机构组成,第一弯曲主轴机构、第二弯曲主轴机构和驱动轴机构通过小齿轮、大齿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与第一弯曲主轴机构连接,第二气缸与第二弯曲主轴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主轴机构上设有上轴承盖、上轴承、下轴承和下轴承盖,上轴承盖、上轴承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上部外圈,下轴承盖、下轴承分别连接在内花键轴下部外圈,上轴承设置在上轴承盖下方,下轴承设置在下轴承盖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弯丝机的弯曲装置,包括弯曲模、弯曲主轴机构、驱动轴机构和气缸,所述弯曲模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弯曲主轴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气缸设置在弯曲主轴机构上,所述弯曲主轴机构包括弯曲主轴、内花键轴、小齿轮、弹簧和轴端盖,内花键轴设置在弯曲主轴外圈,内花键轴与弯曲主轴之间设有弹簧,轴端盖连接在弯曲主轴底端,小齿轮连接在内花键轴外圈,解决了由于不同半径的线材与中心轴和折弯轴之间的间隙不同,对不同半径线材进行弯曲时,那么整个弯曲轴都得重新定制,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IPC分类】B21F1-00
【公开号】CN204564990
【申请号】CN201420819111
【发明人】朱珊虹, 张海燕, 张晓倩, 樊星
【申请人】新乡学院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