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8763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自动取件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时使用的自动取件装置。
[0002]【背景技术】:目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取件方法通常有:人工手动取件,采用磁铁取件杆手动取件,放件时不宜使制件与磁铁分离,该方法造成生产效率太低且存在安全隐患;机械手取件,机械手成本过高,且程序调试需要专业人才,维修保养比较昂贵。
[000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方便运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取放领域,保证在冲压生产时不用浪费大量人工取件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自动取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下模2固定安装在机床I上,上模3和下模2活动连接,上模3固定安装在机床滑块4下端,电磁铁5安装在气缸8右下端,支臂7通过支座6安装在机床I左侧,气缸8用管卡9安装在支臂7上,控制器10通过气路、线路11和气缸8连接且相通,机床滑块4、电磁铁5用气路、线路11和控制器10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新颖的机械手臂自动取件,省去人工取件的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安全风险系数。结构相对简单、紧凑、合理、造价低,能方便运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生产过程中的取放领域里,保证汽车零部件在生产时不用浪费大量人工取放的时间,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6]【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其下模2固定安装在机床I上,上模3和下模2活动连接,上模3固定安装在机床滑块4下端,电磁铁5安装在气缸8右下端,支臂7通过支座6安装在机床I左侧,气缸8用管卡9安装在支臂7上,控制器10通过气路、线路11和气缸8连接且相通,机床滑块4、电磁铁5用气路、线路11和控制器10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装置利用气缸与电磁铁,在机床滑块从下死点向上运行至上死点的过程中从机床凸轮取信号,将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送到气缸,使气缸伸出至机床上下模工作区域内,此时电磁铁通电,吸附冲压件,当机床从上死点下行至下死点过程中从机床凸轮取信号,将信号通过控制器传送到气缸,使气缸收缩,气缸收缩后,电磁铁断电,放开冲压件,使冲压件沿滑道下滑至周转箱内。达到机械手臂自动取件,省去人工取件的动作,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安全风险系数。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取件装置,包括下模(2)固定安装在机床(I)上,上模(3)和下模(2)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模(3)固定安装在机床滑块(4)下端,电磁铁(5)安装在气缸(8)右下端,支臂(7)通过支座(6)安装在机床(I)左侧,气缸(8)用管卡(9)安装在支臂(7)上,控制器(10)通过气路、线路(11)和气缸⑶连接且相通,机床滑块(4)、电磁铁(5)用气路、线路(11)和控制器(10)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时使用的自动取件装置。其下模(2)固定安装在机床(1)上,上模(3)和下模(2)活动连接,上模(3)固定安装在机床滑块(4)下端,电磁铁(5)安装在气缸(8)右下端,支臂(7)通过支座(6)安装在机床(1)左侧,气缸(8)用管卡(9)安装在支臂(7)上,控制器(10)通过气路、线路(11)和气缸(8)连接且相通,机床滑块(4)、电磁铁(5)用气路、线路(11)和控制器(10)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颖的机械手臂自动取件,省去人工取件的动作,节约了时间,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B21D45/06
【公开号】CN204638959
【申请号】CN201520227202
【发明人】刘运朋, 王子龙, 陈建国
【申请人】鹤壁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