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挡肩刮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923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轴承挡肩刮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尤其涉及轴承挡肩刮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主轴箱上的轴承孔加工时容易产生以下超差:
[0003]1、轴承挡肩对轴承孔轴线的跳动超差
[0004]2、轴承孔深度超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轴承挡肩刮削装置,修正轴承孔挡肩的加工误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包括前端的小径圆盘部、中部的大径圆盘部及后端的直杆部,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外圆面与轴承孔内径配合,所述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配合,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刮刀。
[0007]优选的,所述小径圆盘部的中心设有向前突出的柱形突出部,所述刮刀的内孔外套在柱形突出部上,在柱形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压紧垫圈,所述压紧垫圈由压紧螺钉固定,所述压紧垫圈将刮刀压紧。
[0008]优选的,所述刮刀与小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
[0009]优选的,所述刮刀采用三面刃铣刀。
[0010]本实用新型用导套上小径圆盘部的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保证刮削刀具与轴承孔轴线垂直,用导套上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的配合保证轴承孔深度达标,因此可以有效修正轴承孔挡肩的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2]图1是轴承挡肩刮削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对轴承挡肩进行刮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主轴箱体2上的轴承孔21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轴承孔的挡肩211进行刮削。本实用新型的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包括导套I及刮刀14,所述导套I包括前端的小径圆盘部11、中部的大径圆盘部12及后端的直杆部13,直杆部13上设有一个径向通孔131,通过径向通孔131与转动部件固定,这样转动部件带动轴承挡肩刮削装置旋转工作。
[0015]其中,在小径圆盘部11的中心设有向前突出的柱形突出部,刮刀14的内孔外套在柱形突出部上,刮刀14的内孔与柱形突出部之间通过键18进行联接。在柱形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压紧垫圈15,所述压紧垫圈15由压紧螺钉16固定,所述压紧垫圈15将刮刀14压紧固定。
[0016]所述小径圆盘部11的外圆面111与轴承孔21的内径配合,所述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121与轴承孔21的端面配合。用导套上小径圆盘部的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保证刮削刀具与轴承孔轴线垂直,用导套上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的配合保证轴承孔深度达标。
[0017]所述刮刀14与小径圆盘部11的前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17。通过调整垫17控制刮削深度、刀具磨削后可换,保证深度达标。
[0018]所述刮刀14采用三面刃铣刀,成本低,效果好。
【主权项】
1.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包括前端的小径圆盘部、中部的大径圆盘部及后端的直杆部,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外圆面与轴承孔内径配合,所述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配合,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刮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径圆盘部的中心设有向前突出的柱形突出部,所述刮刀的内孔外套在柱形突出部上,在柱形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设有压紧垫圈,所述压紧垫圈由压紧螺钉固定,所述压紧垫圈将刮刀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与小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之间设有调整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采用三面刃铣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挡肩刮削装置,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包括前端的小径圆盘部、中部的大径圆盘部及后端的直杆部,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外圆面与轴承孔内径配合,所述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配合,所述小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上固定有刮刀。本实用新型用导套上小径圆盘部的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保证刮削刀具与轴承孔轴线垂直,用导套上大径圆盘部的前端面与轴承孔端面的配合保证轴承孔深度达标,因此可以有效修正轴承孔挡肩的加工误差。
【IPC分类】B23D79/04
【公开号】CN204818306
【申请号】CN201520627920
【发明人】高国锋, 胡为忠
【申请人】浙江瑞远数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