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研磨机底座。
图1所示是一般研磨加工机具的立体外观图。研磨机10主要含有主机体11与底座12两部份。其主机体11主要是用来提供研磨刀具19锁结固定,并控制研磨刀具高低及旋转速度。底座12上设有两导杆13及一螺杆14,提供主机体11拴结螺合,以承载主机体11;其底部设有多个座槽15提供万向滚轮16锁结固定(配合图2、3所示),让整个研磨机可以依底座12承载任意移动;同时于侧面的冷却系统中设有控制阀17,并于控制阀17未端连接导流管18延伸到研磨刀具19旁侧。
依前述的研磨机10,在实际对石材作研磨加工使用时,虽然其底座12底部设有多个万向滚轮16,可以很轻易的承载主机体11依操作者的控制移位,同时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也可以由控制阀17控制,导引到研磨刀具19旁侧,作适时的冷却,而达到对石材研磨的效果。但实际上,因为其底座设计不良,而影响其冷却液的流向,只能将冷却液导引至研磨刀具19旁侧,而无法导入于底座12底部所设的万向滚轮16内。尤其是该研磨刀具19对石材研磨后会产生许多的石材粉屑,而万向滚轮16在滚动时,其球轴161会将该等石材粉屑沾粘带入内部,而积存于滚轮16内部的滚珠162与基座163内部承窝164内,无法自然排出,影响滚珠162与球轴161间的滚动,进而降低球轴161滚动灵活性,甚至卡死不能动。相对的就会影响整个研磨机移动灵活度,让使用者难以操作,除降低工作效率外,同时也因为滚轮16的球轴161不能滚动,在研磨机移动时由滚动变为滑动,而造成石材表面的伤害及滚轮本身的破坏。
整体而言,现用研磨机10因其底座12设计不当,以致于在实际操作时,会降低操作灵活度,除影响工作效率外,更会造成石材表面的伤害,降低研磨质量;同时也会加速滚轮的破坏,缩短使用寿命,常需更换滚轮,既不经济,也不实用,此乃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研磨机的研磨刀具与底座安装结合的万向滚轮具有同步冷却与清洗作用的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以提高研磨机操作灵活度,增进加工效率与研磨质量,又可以有效延长万向滚轮使用寿命,而能兼顾到经济与实用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该底座在其表面主要设有两导杆与一螺杆,供研磨机的主机体安装组合,并于侧面间设有一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基本上设有接头与冷却液储存槽连接,并设有一控制阀与一导流管延伸至主机体的研磨刀具旁侧,而底部间设有多个座槽提供万向滚轮安装固定组合;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等数于座槽的连接件将座槽连通;并设有一分流管藉导管与连接件连接导通,并于冷却系统的控制阀与导流管间设一分流件,于分流件上设有导管与分流管连接;座槽内安装固定的万向滚轮在其滚轮基座上设有一横向缺口贯穿内部承窝,该缺口的高度及顶部小于滚珠半径,以及在侧面设有一平直切面与缺口相垂直;万向滚轮安装于座槽内,平直切面与座槽内壁间具有适当的空间。
除上述必要技术特征外,在实施过程中还可将分流管与连接件间的导管之间所构成的流道通路,是将导管直接埋设成型于底座间,并连通底座的各座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于研磨机底座的座槽用连接件连通,并设有一分液管藉导管与连接件连接导通,并于冷却液控制阀与导流管间设一分流件,于分流件上设有导管与分流管连接;在滚轮基座上设有一横向缺口贯穿内部承窝,以及在于侧面设有一平直切面与缺口相垂直,使能将冷却液同时分向导流至研磨刀具旁侧与万向滚轮内,达到刀具与万向滚轮的同步冷却清洗,进而使研磨机获得操作轻便灵活、提高工作效率及加工质量,又能降低万向滚轮故障率。
下面兹列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介绍说明结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目的、功效。
图1是一般石材研磨机的外观图。
图2是研磨机的现用底座结构图。
图3是现用研磨机的组合部分断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研磨机上的部分断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与分流管间的断面组合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的立体分解图,该底座30在其表面主要设有两导杆31与一螺杆32,使供研磨机的主机体安装组合,并于侧面间设有一冷却系统40,该冷却系统40基本上设有接头与冷却液储存槽连接,并设有一控制阀41与一导流管42延伸至主机体的研磨刀具旁侧,而底部间设有多个座槽33提供万向滚轮50安装固定等组合。其不同于一般现用研磨机的结构特征是在于(如图5、6所示)底座30上设有等数于座槽33的连接件34连通,并设有一分流管35藉导管36与连接件34连接导通,并于冷却系统40的控制阀41与导流管42间设一分流件43,于分流件43上设有导管44与分流管35连接;底座30的座槽33内安装固定的万向滚轮50在于滚轮基座51上设有一横向缺口52贯穿内部承窝53,该缺口52的高度及顶部需小于滚珠54半径,以及在于侧面设有一平直切面55与缺口52相垂直,使万向滚轮50安装于槽座33内时,平直切面55与座槽33内壁间具有适当的空间等组合。
因此,当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于研磨机上,从事对石材研磨加工作业时,冷却系统40中的冷却液,在控制阀41控制下,可以经分流件43经导管36、44与分流管35、连接件34连通,并进入座槽33与万向滚轮50承窝53经横向缺口52连通,导入万向滚轮50承窝53内部,以及导流管42引导至研磨刀具旁侧,而达到研磨刀具与万向滚轮的同步冷却与清洗的目的。尤其是在研磨加工时,石材经磨削所造成的粉屑,在经万向滚轮50的球轴56蒂入承窝53内时,会被冷却液予以冲刷而流出来,不会使粉屑积存于承窝53内的滚珠与球轴表面,以确保滚珠与球轴的清洁及具润滑增进滚动能力。相对地就可以增进整个研磨机的操作灵活度,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因球轴可以自由转动,都能维持滚动状态,就能确保被加工物石材表面不被破坏,而能增进研磨效果等实质使用功效。同时万向滚轮50不被粉屑积存卡死,就可以减少研磨机的维修,并延长万向滚轮50本身的使用寿命,有增进经济效益的实质功效。
前述分流管35与连接件34间的导管36所构成的流道通路,亦可将导管36直接埋设成型于底座30间,使底座30各座槽33仍可依导管36相互连通,仅留一连接件34藉导管44直接与分流件43连接组合,如此将可以省去分流管35的元件制造与材料费用。
再者,导管36连接于分流管35与连接件34间,主要是在于分流管35、连接件34上各设有结合孔351、341(如图7所示),来提供导管36两端插入,配合密封环37及嵌结环38予以固定密封。另于分流管35与分流件43间的导管44,是利用弯接头45先行锁结于分流管与分流件上,提供导管44插结连接组合。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是突破传统底座结构,配合万向滚轮设有缺口相连通,而能将现用底座因无法清洗万向滚输所造成容易阻碍滚动、操作使用灵活性差及伤害被加工物表面的缺点加以排除,进而能将冷却液同时分向导流至研磨刀具旁侧与万向滚轮内,来达到刀具与万向滚轮的同步冷却清洗;而使研磨机获得操作更轻便灵活移位、提高工作效率及加工质量的功效,又能降低万向滚轮故障率等。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该底座在其表面主要设有两导杆与一螺杆,供研磨机的主机体安装组合,并于侧面间设有一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基本上设有接头与冷却液储存槽连接,并设有一控制阀与一导流管延伸至主机体的研磨刀具旁侧,而底部间设有多个座槽提供万向滚轮安装固定组合;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等数于座槽的连接件将座槽连通;并设有一分流管藉导管与连接件连接导通,并于冷却系统的控制阀与导流管间设一分流件,于分流件上设有导管与分流管连接;座槽内安装固定的万向滚轮在其滚轮基座上设有一横向缺口贯穿内部承窝,该缺口的高度及顶部小于滚珠半径,以及在侧面设有一平直切面与缺口相垂直;万向滚轮安装于座槽内,平直切面与座槽内壁间具有适当的空间。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石材研磨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分流管与连接件间的导管之间所构成的流道通路,是将导管直接埋设成型于底座间,并连通底座的各座槽。
专利摘要一种研磨机底座,特征是研磨机底座上设有等数于座槽的连接件,配合设有一分流管藉导管与连接件连接导通,于冷却液控制阀与导流管间接设一分流件,分流件与分流管藉导管连接;底座座槽内的万向滚轮基座上设有一横向缺口贯穿内部承窝,缺口的高度及顶部小于滚珠半径,侧面设有一平直切面与缺口相垂直。使用时,冷却水同时引导至研磨刀具旁侧与万向滚轮内,达到刀具与万向滚轮的同步冷却、清洗,而提高研磨机具移动灵活性与研磨质量。
文档编号B24B7/20GK2405703SQ0020021
公开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5日
发明者林川铎 申请人:林川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