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铸球离心浇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材料的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铸造较小直径耐磨铸球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耐磨铸球,特别是直径在16mm以下的小直径耐磨铸球的生产中,由于铸球直径较小而铁水冷却速度很快,为了保持铁水温度以保证铸造成型,普遍采用砂型铸造。这种铸造方式生产铸球的缺点是一方面其铁水利用率较低,仅有30%~50%;另一方面砂型精度差,铸造出来的球表面凸凹不平,外观失圆,容易形成缺陷;此外砂型铸造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大量使用砂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使其能够克服砂型铸造的缺陷,生产过程中铁水利用率高,生产的铸球产品质量高,并且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包括一对金属材料的圆盘形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内侧相互对合,上、下模之间构成多个球形的浇注型腔,模具的浇口位于中心,上模中心为上浇口,下模中心为下浇口,下浇口呈环形,所述的球形浇注型腔呈放射状排布在浇口周围,各排浇注型腔与浇口之间通过浇道相连通。在使用时,整个模具安装在一个旋转机构上,它可随旋转机构绕其中心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浇注过程中,由于整个模具高速旋转,由于浇口浇入的铁水在离心运动的作用下可沿浇道迅速流动,从而保证铁水在冷却前充满各浇注型腔,整个浇注过程方便迅速,提高了生产率;由于成型时间短,可采用尺寸较小的浇口,从而提高了铁水利用率;由于采用金属模具,产品表面精度较高,同时铁水冷却速度快,使浇注出的铸球产品晶粒细化、硬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并且金属模具可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了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模内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模内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铸球离心浇注模具由上模1和下模2对合而成,上、下模通过定位销7定位,浇口位于模具中心,并分为上浇口3和下浇口4两部分,下浇口4呈环形,多个球形的浇注型腔5呈放射状排布在浇口周围,浇口及各排浇注型腔之间通过浇道6相连通。整个模具在使用时安装在一个旋转机构8上,在浇注过程中模具绕其中心高速旋转。
权利要求1.一种铸球离心浇注模具,其特征是它包括有一对金属材料的圆盘形上模(1)和下模(2),上、下模内侧相互对合,上、下模之间构成多个球形的浇注型腔(5),模具的浇口位于中心,上模中心为上浇口(3),下模中心为下浇口(4),所述的球形浇注型腔(5)呈放射状排布在浇口周围,各排浇注型腔与浇口之间通过浇道(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下浇口(4)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其特征是上、下模之间通过定位销(7)连接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材料的制造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铸造较小直径耐磨铸球的铸球离心浇注模具。它包括一对金属材料的圆盘形上模和下模,上、下模内侧相互对合,上、下模之间构成多个球形的浇注型腔,模具的浇口位于中心,上模中心为上浇口,下模中心为下浇口,下浇口呈环形,所述的球形浇注型腔呈放射状排布在浇口周围,各浇注型腔及浇口之间通过径向的浇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浇注过程中铁水利用率高,生产的铸球产品质量高,并且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22D13/04GK2612480SQ0322058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0日
发明者窦君 申请人: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