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66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钢铁冶金行业中连铸中间包用功能耐火材料,组合式无 碳塞棒。适用于长连铸时间要求、高氧含量钢液等状况的连铸过程中。
技术背景目前连铸用中间包一般采用整体塞棒和浸入式水口作为控流系统,整体塞 棒为碳结合氧化物-石墨复合材料。塞棒本体为铝碳材料,棒头根据需要选取 铝碳材料、锆碳材料、镁碳材料、尖晶石-碳材料等。由于含炭,材料具有较 好的抗热震性和抗剥落性,但在抗氧化性、抗钢液冲刷性方面明显不足,在使 用寿命的进一步提高上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适应连铸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 连铸高氧钢时,碳的过度氧化使含炭棒头严重蚀损而不适用。同时,较多棒头 的蚀损也会对钢坯增碳,增加钢中产生夹杂物的危险,尤其,冶炼高品质钢, 如汽车板钢不利。由于炭在钢水中有较高的溶解度,当棒头与钢水接触时会发 生脱碳现象,造成棒头表面粗糙,使得钢水中的夹杂物易粘附在棒头表面,产 生结瘤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无碳塞棒,以便提高塞棒的抗侵蚀性,减少对钢水增碳的污染,降低钢坯中产生夹杂物的危险,还可以减轻结 瘤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塞棒为组合式塞棒,其由 棒头和棒身组成,棒身为常规Al2(VC材质,棒头为一陶瓷结合的无碳棒头, 棒身和棒头通过螺纹,连接时在螺纹或空隙处涂抹耐火胶泥,防止在使用时钢 水渗入棒身内部,造成对塞棒的侵蚀。所述的棒身内具有内螺纹,棒头后端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螺杆,螺杆和棒身 的内螺纹连接。所述的棒身内具有内螺纹,棒头内具有内螺纹,在棒头和棒身之间设置带 有外螺纹的连接螺杆,棒头和棒身通过连接螺杆连接固定。连接螺杆采用石墨或SiC材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头和棒身采用组合式结构,棒头和棒身之间通过螺纹 连接,棒头和棒身分别烧结,该塞棒棒头采用无碳材料,棒身为铝碳材料。本 实用新型通过复合的方式,将铝碳材料抗热震性、抗渣性优良和无碳材料抗钢 水冲刷性高的特点结合起来,开发的组合式塞棒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抗侵 蚀性,在使用时较整体塞棒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其克服了目前整体塞棒棒头 只能复合碳耐火材料的缺点,为塞棒棒头的选材和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更加有利 的条件。

附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棒身,2、棒头,3、 6、内螺纹,4、螺杆,5、连接螺杆, 7、耐火泥。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l:如图l所示塞棒为组合式塞棒,其由棒头2和棒身1组成,棒身为常规A1203-C材质,棒头2为一陶瓷结合的无碳棒头,棒身1和棒头2 通过螺纹连接,棒头2和棒身1分别烧结。棒头2和棒身1连接时在螺纹或空 隙处涂抹耐火胶泥,防止在使用时钢水渗入棒身内部,造成对塞棒的侵蚀。棒 头2上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螺杆4。在棒头2和棒身1连接处的螺纹或空隙处设 置耐火泥7。配制火泥,火泥成份为氧化铝微粉加等量磷酸二氢铝,然后将棒 头2和棒身1用螺纹连接并用耐火泥7密封,外部刷上防氧化涂料,制成无碳 组合式塞棒。实施例2:如图2所示塞棒为组合式塞棒,其由棒头2和棒身1组成, 棒身1可采用为铝碳材料,棒头2可采用为Sialon结合刚玉材料,棒头2和棒 身1分别烧结。成型的棒身1带有内螺纹3,成型的棒头2带有内螺纹6。配 制火泥,火泥成份为氧化铝微粉加等量磷酸二氢铝,然后将棒头2和棒身1用 石墨质连接螺杆5连接,在连接处用耐火泥7密封,外部刷上防氧化涂料,制 成无碳组合式塞棒。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其由棒头(2)和棒身(1)构成,棒身(1)和棒头(2)通过螺纹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棒身(1)内具有内螺纹(3),棒头(2)上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螺杆(4),螺杆(4)和棒 身(1)的内螺纹(3)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所述的棒身(1)内具有内螺纹(3),棒头(2)内也具有内螺纹(6),在棒头(2)和 棒身(1)之间设置带有外螺纹的连接螺杆(5),棒头(2)和棒身(1)通过 连接螺杆(5)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 在棒头(2)和棒身(1)连接处的螺纹或空隙处设置耐火泥(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用无碳组合式塞棒,其特征是其由棒头(2)和棒身(1)构成,棒身(1)和棒头(2)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头和棒身采用组合式结构,棒头和棒身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棒头和棒身分别烧结,该塞棒棒头采用无碳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抗侵蚀性,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2D41/14GK201124231SQ20072009253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6日
发明者刘国齐, 吴吉光, 唐碧辉, 李红霞, 彬 杨, 杨金松 申请人: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