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871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圆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圆磨床上用于安装的砂轮的内圆磨具。 技术背景
内圆磨床在磨削很深的圆孔时,极为困难,砂轮必须伸进到深孔的最深处,这必 然要求安装砂轮的内圆磨具很长,然而,内圆磨具过长,在高速的磨削加工时,容易 产生振动,使加工表面产生磨削振紋,影响磨削的精度。为了避免磨削振紋的产生, 可以通过降低砂轮的转速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大内圆磨具的直径来实现,然而降低 转速必然影响加工效率,而增大直径又会增加成本,同时内圆磨具直径的增大后,要 使砂轮仍能够磨削到工件,砂轮的轮径也必然要跟着增大,而大轮径的砂轮又会影响 内圆磨削加工的磨削力和磨削精度。另外,大直径的内圆磨具重量较大,加工深长孔 时,其长而粗的内圆磨具,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弯曲变形,这进一步的影 响了加工的精度,可见加工深孔时要想同时保证效率和精度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加工深长孔时,能够避免磨削振紋产生,且能保证 深孔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内圆磨床用的内圆磨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圆磨具,包括磨具本体,磨具本体上有安装砂轮的主轴 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偏心圆孔,其中心与磨具本体的中心相偏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圆磨具,其磨具本体上安装砂轮主轴的通孔为偏心圆孔,砂 轮安装于主轴上时,与磨具本体的中心相偏离,砂轮轮径即使小于磨具本体的外径, 也能部分伸出磨具本体的一侧,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其砂轮的轮径可不受内圆磨具 外径的限制,在磨具本体外径较大的情况下,其砂轮的轮径可以相对较小。加工深长 孔时,较大外径的磨具本体可以避免磨削振紋的产生,而较小轮径的砂轮又能保证磨削加工的磨削力和磨削精度。因此,本使用新型的内圆磨具加工深长孔时,既能避免 产生磨削振紋,又能保证磨削加工的磨削力和磨削精度。


图l为一种内圆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l的A-A剖面图3为一种内圆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 —种内圆磨具,包括简状的磨具本体l,简状磨具本体l上有安 装砂轮的主轴2的通孔3,该通孔3为与磨具本体1偏心的偏心圆孔。由于通孔3与 磨具本体偏心,砂轮4的主轴2通过轴承5安装于通孔3内时,即使砂轮4的直径较 小也同样能够在一侧相对磨具本体l凸出,从而利用凸出部分对工件进行磨削加工。 其砂轮的轮径可不受磨具本体的限制,磨具本体外径加大时,砂轮可保持相对较小的 轮径。其通过加大内圆磨具本体的外径,可在不降低转速的情况下,避免磨削振紋的 产生,保证了加工的效率;同时,其内圆磨具直径增大的同时,可不增大砂轮的轮径, 因而,仍可保证砂轮的磨削力和磨削精度。
磨具本体外径增大,会使磨具的重量增大,对于加工深孔的内圆磨具,又大又长 的内圆磨具会在自重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而对磨削加工精度产生影响。为 了避免内圆磨具过重而引起的内圆磨具的弯曲变形,磨具本体的偏心圆孔外围部分可 为镂空结构,如图2,磨具本体位于偏心圆孔外围的部分加工有多个空腔6。其能够 减轻外径较大的磨具本体的重量,从而减少因磨具本体因自重而引起的弯曲变形,保 证加工的精度。偏心圆孔外围部分甚至可以完全挖空,仅留有保证刚度的加强筋7。 其在降低内圆模具的重量的同时,还能保证内圆模具的刚度。
上述内圆磨具中安装主轴的偏心圆孔的精度对加工的精度直接产生影响,要保证 加工的精度,首先必须保证偏心圆孔的精度,所以偏心圆孔必须便于加工,而加工深
4孔的内圆磨具很长,其偏心圆孔的长度也很长,其精度很难保证。为了保证偏心圆孔 的精度,如图3,可以将偏心圆孔分为同轴的两段, 一段内径较小, 一段内径较大, 彼此连接成台阶状。其相当于将长孔分割为了两段较短的孔,各段分别加工,更容易 保护偏心内孔的精度,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加工的精度。同时安装于台阶状内孔内通 过轴承固定的主轴也可以制成相应的台阶状,其在台阶处也能固定轴成,从而增加了 主轴的支撑点,使主轴更不易变形,加工的精度能够更高。
权利要求1、一种内圆磨具,包括磨具本体(1),磨具本体上有安装砂轮(4)的主轴(2)的通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为偏心圆孔,其中心与磨具本体(1)的中心相偏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圆磨具,其特征在于磨具本体上位于偏心圆孔外围的部分为镂空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圆磨具,其特征在于偏心圆孔分为内径大小不同的两 段,两段圆孔相互连接呈台阶状。 '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内圆磨具,其特征在于磨具本体的镂空 部分设置有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圆磨具,其筒状磨具本体上安装砂轮的主轴的通孔为中心与磨具本体中心错开的偏心圆孔。加工内孔时,其砂轮轮径不受磨具本体外径的限制,可在大磨具本体外径的情况下使用小轮径的砂轮,用其磨削深长孔时,能在保证磨削的效率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磨削力和磨削精度。
文档编号B24B5/00GK201261147SQ20082020017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8日
发明者洪 钟 申请人:洪 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