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方法

文档序号:3344104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方法,属于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Al-Cu-Mn-Ti系合金,力学性能优良,铸造工艺性差。从熔融态凝固成铸件过 程中常常有两个不良表现,一是晶粒粗大倾向,二是形成脆相组织Al3Ti呈长条、拐角或块 状。因此导致铸件热裂,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是塑料韧性变差。要改善这两个不良倾向,需 要进行变质处理。
国内现有铝合金变质方法,多用于Al-Si类,采用锶盐、钠盐等,抑制脆相组织是 粗大的结晶Si。

发明内容
针对Al-Cu-Mn-Ti系铸造铝合金凝固过程易形成粗晶与脆相Al3Ti的不良表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锆氟酸钾作变质剂的精炼变质方法。本发明研究了锆氟酸钾可使 Ai3Ti团化;同时在合金熔炼温度下部分锆氟酸钾分解生成^ 原子形成大量外来晶核,从 而细化晶粒。
采用锆氟酸钾精炼变质的原理是,在合金熔炼温度条件下锆氟酸钾盐呈熔融态, 它与合金中的Al3Ti作用,将其长条状、拐角状、块状改变成团状,尺寸变小,尖角消除。同 时,部分锆氟酸钾在高温下分解,产生ττ原子和F原子。ττ原子与Al原子生成AlJr高熔 点质点,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弥散分布的大量外来晶核,使铸件晶粒细化。F原子与溶解 在合金中的H原子极易化合为HF气体逸出,又具有进一步除气效果。晶粒细化、脆相Al3Ti 形态团化,合金组织的改善会大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进一步除气会减少铸件气孔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铸造铝合金的精炼变质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精炼变质方法采用的变质剂是锆氟酸钾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先对铝合金用钛丝精炼除气;
步骤2 将钛丝除气后的铝合金升温至735 °C 745 °C ;
步骤3 将干燥的锆氟酸钾粉末均勻撒于合金液面,待其结壳,所述的纯锆氟酸钾 质量纯度不小于98% ;锆氟酸钾用量为熔化合金重量的0. 15 0. 20% ;
步骤4 不断地用压罩打碎锆氟酸钾粉末结成的硬壳并压入合金液内10-15cm深 处,持续10-12分钟;
步骤5 充分搅拌、浮渣、扒渣。
步骤6 检查变质效果,如果达到要求,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过程结束;如果没有 达到要求,进入步骤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技术方案针对的是Al-Cu-Mn-Ti类合金,改变脆相组织是 尖角状的Al3Ti。适用合金与变质机理都不同,是一种新工艺。采用本方法处理的含金晶粒 细密,金相组织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韧性提高,铸件热裂倾向大大减轻。采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铸造铝合金的精炼变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 先对铝合金用钛丝精炼除气;步骤2 将钛丝除气后的铝合金升温至735°C 745°C ;步骤3 将干燥的锆氟酸钾粉末均勻撒于合金液面,待其结壳,所述的纯锆氟酸钾质量 纯度不小于98% ;锆氟酸钾用量为熔化合金重量的0. 15 0. 20% ;步骤4 不断地用压罩打碎锆氟酸钾粉末结成的硬壳并压入合金液内10-15cm深处,持 续10-12分钟;步骤5:充分搅拌、浮渣、扒渣。步骤6 检查变质效果,如果达到要求,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过程结束;如果没有达到 要求,进入步骤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方法,属于铝合金铸造技术领域。该工艺采用的变质剂是锆氟酸钾盐,具体步骤为1用钛丝精炼除气;2铝合金升温至735℃~745℃;3将干燥的锆氟酸钾粉末均匀撒于合金液面,待其结壳;4不断地用压罩打碎锆氟酸钾粉末结成的硬壳并压入合金液内10-15cm深处;5充分搅拌、浮渣、扒渣。6检查变质效果,如果达到要求,铸造铝合金精炼变质过程结束;如果没有达到要求,进入步骤3。该工艺针对的是Al-Cu-Mn-Ti类合金,改变脆相组织是尖角状的Al3Ti。适用合金与变质机理都不同,是一种新工艺。采用本方法处理的含金晶粒细密,金相组织改善,材料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韧性提高,铸件热裂倾向大大减轻。
文档编号C22C21/00GK102031404SQ20101061021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克章, 李春荣, 王崇庆 申请人:西安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