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漏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76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漏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行业生产中使用的芯撑,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漏芯撑。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铸造业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铸造工艺中使用的辅助材料,日新月异。 但是在一些特殊材料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对满足铸件质量标准日益高涨的需要来说,还是十分滞后的。特别在现代高速加工中心机床和储液铸造部件的市场上,对加工中心机床和储液铸造部件的使用条件一高效连续工作的状况,认识不足,对机床床身或底座类铸件的流油(液)盘和储液铸造部件的使用环境及铸件外观质量的基本需求的认识不足。因此,在使用芯撑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如何保证芯撑与铁水熔合的必要性,致使铸件在顾客处装机后发生流油(液)盘严重渗漏液体的质量问题。目前铸造行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芯撑结构有1)方形双片即带钉眼或不带钉眼的双柱铆接钢质芯撑,其承载强度高,热容量较高,熔合效果差,防漏能力差,不宜于厚大铸件和防漏要求高的铸件使用;2)圆形双片单柱即带钉或不带钉的铆接钢质芯撑,其承载强度中等,热容量较高,熔合效果差,防漏能力低,不宜于厚大铸件和防漏要求高的铸件使用; 3)圆形双片单螺纹柱即带钉或不带钉的铆接钢质芯撑,其承载强度高等,热容量相对较高, 熔合效果中等,防漏能力中等,不宜薄壁铸件和防漏要求高的铸件使用;4)薄片网眼回形钢质弯制镀锌防漏芯撑,其承载强度底,热容量低,熔合效果良好,防漏能力较高,不宜厚壁大型铸件、中等质量及以上和防漏要求高的铸件使用;上述芯撑不但存在其各自的显著不足问题,而且还共存铆接质量控制不良和芯撑材料单一的缺陷,不适于现代铸件表面质量和材料种类增多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独特、承载能力高、适应不同厚度、不同材料铸件的需要、减少芯撑局部热容量,保证熔合充分,达到铸件使用无渗漏的能力的防漏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种防漏芯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和中段的支撑圆柱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的中部连有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在所述两端的锥体座的一端锥体中心设有盲孔,盲孔上铆装有钢钉;所述易熔薄片是由单片或多片叠装而成。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1)结构独特、达到防漏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和中段的支撑圆柱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的中部连有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利用两端的锥体座和中段的支撑圆柱,起到在高温金属液环境中保持芯撑的强度,起到支撑和固定芯子,保证铸件壁厚的作用。利用柱体中段带有数层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在高温金属液环境下,在靠近芯撑部位,产生与芯撑主体材质接近的液态金属材料区域,最终易于与芯撑熔融、凝固为一体,达到凝固后的无缝连接效果。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加工中心床身底座类铸件油盘、油箱和储液铸造部件的渗漏问题。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改善了铸件表面质量芯撑与浇注的铁水熔合方面良好,芯撑周遍熔接紧密、色差较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防漏芯撑,如图1所示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1和中段的支撑圆柱 2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2的中部连有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3。该芯撑的材料可以为A类即钢质、钢质表面镀锡和各牌号的球墨铸铁材料芯撑,B 类即各牌号的灰铁。铸件一般贮油(液)、流油(液)部位,选用A类即防渗漏的钢质、钢质表面镀锡和球墨铸铁材料类芯撑。铸件高承压的贮油(液)、流油(液)部位,选用柱径IOmm以上,多层以上薄翼的防渗漏的A类钢质即钢质表面镀锡和球墨铸铁材料类芯撑。铸件IOmm以下壁厚的贮油(液)、流油(液)部位,选用防单薄翼的防渗漏A类钢质即钢质表面镀锡和球墨铸铁材料类芯撑。 A类钢质表面镀锡芯撑,加工制作后,必须经过清洗,去除油污后镀锡处理。A类钢质、钢质表面镀锡和球墨铸铁材料类芯撑,必须在无锈、无油渍状态下使用。实施例二 一种防漏芯撑,如图2所示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1和中段的支撑圆柱 2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2的中部连有单片或多片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3,在所述两端的锥体座1的一端锥体中心设有盲孔4,盲孔4上铆装有钢钉5。该芯撑,制作后采用压入法,将直径2_3mm的定位钢钉5铆入一端面心部直径 1.8-2. 6的盲孔4内。上述易熔薄片3,根据使用部位的具体空间尺寸,是由单片或多片叠装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芯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1)和中段的支撑圆柱(2)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2)的中部连有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芯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端的锥体座(1)的一端锥体中心设有盲孔(4),盲孔(4)上铆装有钢钉(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易熔薄片(3)是由单片或多片叠装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行业生产中使用的芯撑,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漏芯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两端的锥体座和中段的支撑圆柱组装而成,该支撑圆柱的中部连有单片或多片低热容量的易熔薄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承载能力高、适应不同厚度、不同材料铸件的需要、减少芯撑局部热容量,保证熔合充分,达到铸件使用无渗漏的能力。
文档编号B22C21/14GK201950170SQ2010206701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利平, 尤青岭, 苏少静, 薛蕊莉, 陆建斌 申请人: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长城须崎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