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包湍流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32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间包湍流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连铸坯质量要求的提高,连铸中间包作为净化钢液的反应容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常常有人在中间包钢包长水口的下方安装湍流控制装置,防止开浇时因喷溅而引起钢液吸氧吸氮以及抑制钢包高速注流对中间包流体流动干扰,降低中间包流动的湍流程度,促进夹杂物上浮。但现有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长水ロ附近的中间包钢水液面常常伴有翻动现象,主要是湍流控制器设计不合理,控制器底部为平底结构,不能有效缓冲钢水的冲击,造成钢水向上反弹的流股过强,从而造成长水ロ附近液面翻动,影响钢水浇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该湍流控制器能缓冲和减弱钢水液面的翻动,从而提高浇铸质量,保证浇铸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包括有带空腔的本体, 本体上设有开ロ,该开ロ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的本体的侧面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的本体的内底面设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开ロ呈柱状。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本体的内侧壁为曲面结构。按上述方案,半球形凸起的半径为30_50mm。按上述方案,半球形凸起之间的距离为70_90mm。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缓冲和减弱钢水液面的翻动,提高浇铸质量,保证浇铸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參见图I、图2和图3,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包括有带空腔2的本体1,本体I上设有呈柱状的开ロ 3,该开ロ 3与空腔2相连通;所述的本体I的侧面设有通孔4,该通孔4 与空腔2相连通,该通孔在安装该控制器时起到方便起吊的作用;所述的本体I的内底面设有多个半球形凸起5,该凸起可以有效缓解钢流的冲击,对钢流的反射分散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的半球形凸起5的半径为40mm,且半球形凸起5之间的距离为81mm ;所述的本体I的内侧壁为曲面结构,因为曲面可以减少钢流对控制器侧面的強烈冲击,使该控制器安装牢固,不至于被钢水冲垮或松动后浮起。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掲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包括有带空腔的本体,本体上设有开ロ,该开ロ与空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侧面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的本体的内底面设有多个半球形凸起。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ロ呈柱状。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的内侧壁为曲面结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半球形凸起的半径为.30-50mmo
5.如权利要求I或4所述的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半球形凸起之间的距离为 70_9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包湍流控制器,该中间包湍流控制器包括有带空腔的本体,本体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的本体的侧面设有通孔,该通孔与空腔相连通;所述的本体的内底面设有多个半球形凸起。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缓冲和减弱钢水液面的翻动,提高浇铸质量,保证浇铸效果。
文档编号B22D11/10GK202336571SQ20112049353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余刚, 刘水斌, 唐树平, 杨新泉, 杨枝超, 陶晓林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