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31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使用用 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镍基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浇注温度需达到约1600度的高温,在高温下金属液体与石墨模具基板表层容易发生反应,一般使用的石墨模具基板内壁只涂有一层隔离的涂料膜,较常用的是氧化铬膜、其次还有氧化铝膜、氧化锆膜、氧化钇膜。在浇注过程中,使用此种模具不能有效防止金属液与石墨反应,且脱模后铸锭表面质量不好,常有较深的冷隔和凹坑,铸锭表面质量的好坏对材料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以制备400*300*20mm的NiCr20坯锭为例,使用此种模具,脱模后铸锭根据具体表面质量单面需纟先加工3mm,整个铸锭质量费料约6kg,按现有市场价格400元/kg计算,则损失利润2400元。因此,使用此种模具来浇注高温镍基合金造成了极大的材料浪费,增加了制备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本实用新型内容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石墨模具基板(I)、氧化锆膜(2)和氮化硼膜(3)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层膜结构,所述氧化锆膜(2)涂在石墨模具基板(I)上,氮化硼膜(3)涂在氧化锆膜
(2)上。氮化硼具有极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润滑性,常作为粉末冶金工艺中的润滑剂和脱模齐U。因为它的热稳定性和润滑性,可以承受金属液的高温冲击,同时对金属液的流动阻碍作用小,可以使铸锭脱模后表面光滑,减少了冷隔、凹坑的存在。同时双层膜结构的设计也完全避免了金属液与石墨模具基板表层的反应,保证了铸锭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镍基合金铸锭脱模后表面光滑,减少了冷隔、凹坑的存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I中所示1、石墨模具基板;2、氧化锆膜;3、氮化硼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I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石墨模具基板I、氧化锆膜2和氮化硼膜3构成。首先将石墨模具基板I用酒精清洗并烘干,再在石墨模具基板I内壁先刷一层氧化锆的涂料,即得氧化锆膜2。然后将按每Ig氮化硼粉末与I. 5ml酒精比例调配成氮化硼的涂料,再用氮化硼涂料涂敷在氧化锆涂料上,即得氮化硼膜2。刷涂料过程中,力度一定要均匀,涂料厚度尽量一致,模具内壁每一面需朝同一方向刷涂料2次。涂料刷好后自然晾干,之后在烘箱中200度烘烤2小时,使氮化硼、氧化锆和石墨均匀稳定的附着在一起。使用此种模具制备NiCr20合金,尺寸为400*300*20mm的坯锭,铸锭单面仅需铣加工1mm。实施例二如图I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石墨模具基板I、氧化锆膜2和氮化硼膜3三部分构成。首先将石墨模具基板用酒精清洗并烘干,再在石墨模具基板I内壁先刷一层氧化锆的涂料,即得氧化锆膜2。然后将按每Ig氮化硼粉末与2. 5ml酒精比例调配成氮化硼的涂料,再用氮化硼涂料涂敷在氧化锆涂料上,即得氮化硼膜3。刷涂料过程中,力度一定要均 匀,涂料厚度尽量一致,模具内壁每一面需朝同一方向刷涂料2次。涂料刷好后自然晾干,之后在烘箱中200度烘烤2小时,使氮化硼、氧化锆和石墨均匀稳定的附着在一起。使用此种模具制备NiV7合金,尺寸400*300*20mm的坯锭,铸锭单面仅需铣加工O. 5mm。
权利要求1.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它包括石墨模具基板(I)、氧化锆膜(2)和氮化硼膜(3);其特征是它具有双层膜结构,氧化锆膜(2)涂在石墨模具基板(I)内壁上,氮化硼膜(3 )涂在氧化锆膜(2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高温镍基合金用的双层膜模具,它包括石墨模具基板、氧化锆膜和氮化硼膜三部分构成。现有技术中使用用真空感应熔炼的方法制备镍基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浇注温度需达到约1600度的高温,在高温下金属液体与石墨模具基板表层容易发生反应,一般使用的石墨模具基板内壁只涂有一层隔离的涂料膜,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层膜结构,氧化锆膜涂在石墨模具基板内壁上,氮化硼膜涂在氧化锆膜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在高温下金属液体与石墨模具基板表层发生反应,可以使镍基合金铸锭脱模后表面光滑,减少了冷隔、凹坑的存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B22C9/06GK202506799SQ20122003143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日
发明者周俊, 李应国, 王萍, 袁泽中, 邹硕华 申请人:湖南中精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