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12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辊轴;以辊体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每条螺旋槽由至少两根不同螺距的螺旋槽圆滑连接而成,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螺旋槽的底部为圆弧形。本发明使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畅通,彻底解决辊子表面形成结瘤问题。
【专利说明】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镀锌线上的沉没辊。

【背景技术】
[0002] 沉没辊为热镀锌线上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材质为不锈钢,在生产时需要将沉没辊 整体沉浸在熔化的锌液中,并且在镀锌板的拖动下随之旋转。在镀锌过程中,铝、铁、锌合金 元素会附着在辊面上,形成不均匀的结瘤,即粘渣;另外,辊子运转过程中锌液会经常会堆 积在辊子中间,不流动的锌液与辊子发生接触,也同样产生锌铁合金附着于辊子表面。上述 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使带钢产生拱包、凸起,从而严重影响镀锌板的产品质量。这种 情况下,不得不频繁更换粘渣的沉没辊,而影响生产,增加劳动强度,也造成资源浪费。为解 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沉没辊以辊体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 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使错锌铁合金元素在沉没棍旋转作用下自动进入螺旋槽内,再沿 螺旋槽的螺旋方向送至辊子两端,减少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辊子表面形成结瘤,这样,可提高 产品质量,减少劳动强度,节约资源。但现有技术的沉没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螺旋槽 为等螺距螺旋槽,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时流动速度基本一致,越往两侧流动时阻 力越大,因此造成流动不畅,少部分在辊子表面形成结瘤,影响产品质量,增加劳动强度,并 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铝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畅通,彻 底解决辊子表面形成结瘤问题的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
[0004]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 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辊轴;以所述辊体轴向对称中心线为分 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其改进之处在于:每条螺旋槽由至 少两根不同螺距的螺旋槽圆滑连接而成,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
[0006]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
[0007]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螺旋槽的底部为圆弧形。
[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每条螺旋槽由至少两根不同螺距的螺旋槽圆滑连接而成,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 越大,这样错锌铁合金元素在螺旋槽流动时流动阻力越来越小,流动畅通,彻底解决棍子表 面形成结瘤问题。
[0009] 2、在分界线两侧辊体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可进一步提高螺旋槽的输 送能力。
[0010] 3、螺旋槽的底部为圆弧形,可取得更好的输送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toon]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图1中的I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附图所示的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1、辊轴2 ;以辊体1轴向对称 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1. 1 ;每条螺旋槽1. 1由 至少两根不同螺距的螺旋槽圆滑连接而成,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越大。
[0015] 为进一步提高螺旋槽的输送能力,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各均匀设有2?3条 螺旋槽1. 1。
[0016] 为取得更好的输送效果,螺旋槽1. 1的底部为圆弧形。
【权利要求】
1. 一种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包括圆柱形的辊体(1 )、辊轴(2);以所述辊体(1)轴向对 称中心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面设有相反旋向的螺旋槽(1. 1);其特征在于: 每条螺旋槽(1. 1)由至少两根不同螺距的螺旋槽圆滑连接而成,从分界线向两侧螺距越来 越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其特征在于:在分界线两侧辊体(1)表 面各均匀设有2?3条螺旋槽(1. 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螺距螺旋槽沉没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1. 1)的底部 为圆弧形。
【文档编号】C23C2/40GK104099549SQ20131011126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冯海庆 申请人: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