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用于钢液的精炼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钢液进行脱氧;第二步,对钢液进行真空精炼;第三步,真空精炼结束之后采用底吹氮的方式向钢液内通入氮气,使氮气溶解于钢液中,以实现氮合金化。本发明通过控制氮气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将氮气溶解在钢液中,以实现钢中氮合金化,能够显著节约成本,以快速有效、节约成本的原则实现氮合金化。本发明所生产的核电用SA508-3钢,熔炼成分和产品成分,以及性能等多项指标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
【专利说明】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钢中氮合金化一般采用将氮化合金加入钢液中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氮含 量比较容易控制,但是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 法,它可以利用氮气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对SA508-3钢进行氮合金化。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的技术解 决方案为,用于钢液的精炼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0005] 第一步,对钢液进行脱氧;
[0006] 钢液脱氧充分后对钢液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整,使钢液中除氮元素以外的化学成分 符合SA508-3钢的标准要求;
[0007] 第二步,对钢液进行真空精炼;
[0008] 使钢液在真空精炼装置内进行精炼;从底部向钢液内通入氩气,用于钢液的搅 拌;
[0009] 第三步,真空精炼结束之后采用底吹氮的方式向钢液内通入氮气,使氮气溶解于 钢液中,以实现氮合金化。
[0010] 所述第三步中控制向钢液内通入氮气的量,使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达200? 400ppm〇 toon] 所述向钢液内通入氮气的量的控制方法为:调整所通入氮气的体积和压力。
[0012] 本发明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13] 本发明通过控制氮气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将氮气溶解在钢液中,以实现钢中氮合 金化,能够显著节约成本,以快速有效、节约成本的原则实现氮合金化。
[0014] 本发明将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控制在200?400ppm,能够使所生产的钢中氮元素 的化学成分达到〇. 0100%以上,符合SA508-3钢的要求。
[0015] 本发明能够使SA508-3钢氮合金化,减少氮合金品质的评定、存储等费用,减少在 添加氮合金过程中带入其它元素杂质的危害。
[0016] 本发明通过吹氮气实现氮合金化,能够减少调氮过程中对渣系的粘度、钢液温度 的严格要求,减少对氮化合金块度的要求。
[0017] 本发明所生产的核电用SA508-3钢,熔炼成分和产品成分,以及性能等多项指标 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用于钢液的精炼过程中,包括 以下步骤:
[0019] 第一步,对钢液进行脱氧;
[0020] 钢液脱氧充分后对钢液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整,使钢液中除氮元素以外的化学成分 符合SA508-3钢的标准要求;
[0021] 第二步,对钢液进行真空精炼;
[0022] 使钢液在真空精炼装置内进行精炼;从底部向钢液内通入氩气,用于钢液的搅 拌;
[0023] 第三步,真空精炼结束之后采用底吹氮的方式向钢液内通入氮气,使氮气溶解于 钢液中,以实现氮合金化;
[0024] 将从钢液底部通入的气体由氩气换为氮气,氮气既用于钢液的搅拌,又起到氮气 合金化的作用;
[0025] 通过调整所通入氮气的体积和压力,使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质量百分浓度)达 200 ?400ppm ;
[0026] 氮气的体积通过氮气的流量与通入氮气的时间的乘积计算得出。
[0027] 本发明所生产的核电用SA508-3钢,化学成分如表1所不:
[0028]
【权利要求】
1. 一种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钢液的精炼过程 中,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钢液进行脱氧; 钢液脱氧充分后对钢液的化学成分进行调整,使钢液中除氮元素以外的化学成分符合 SA508-3钢的标准要求; 第二步,对钢液进行真空精炼; 使钢液在真空精炼装置内进行精炼;从底部向钢液内通入氩气,用于钢液的搅拌; 第三步,真空精炼结束之后采用底吹氮的方式向钢液内通入氮气,使氮气溶解于钢液 中,以实现氮合金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三步中控制向钢液内通入氮气的量,使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达200?400pp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用SA508-3钢的吹氮气合金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向钢液内通入氮气的量的控制方法为:调整所通入氮气的体积和压力。
【文档编号】C21C7/10GK104372133SQ201310359640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高峰, 管仲毅, 魏雪晴, 张窑, 沙涛 申请人: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