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29231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在所述热轧双相钢中,以其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热轧双相钢的元素组成包括:0.12-0.2重量%的碳,0.15-0.35重量%的硅,0.75-1.3重量%的锰,0.02重量%以下的磷,0.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2-98.9重量%的铁。在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中,冷却的过程包括快速冷却、空冷和层流冷却,所述快速冷却的冷却速度为30-70℃/s,所述空冷的时间为7-12s。本发明的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度≥330MPa,抗拉强度≥600MPa,延伸率≥24.0%,屈强比为0.5-0.7,而且本发明的生产过程中无需加入合金,且不需要增加快冷设备,因此生产成产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汽车向高安全性、经济环保、高寿命等方向发展,对汽车板的强度、成形 性、耐蚀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汽车发展的要求,同时与铝合金等材料竞争,世 界各大钢铁公司均致力于开发高强度汽车板。根据ULSAB计划,其大部分高强度汽车板采 用的均为双相钢。热轧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可超过600MPa,而且成型性能优良,在汽车制造业 及其他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双相钢与一般的高强度低合金钢相比,在屈服强度相当的 情况下可节省金属10%。所以,双相钢不仅可以用于汽车减重,也可以用于其他深冲用钢。
[0003] 在高强度汽车钢板开发方面,日本和欧美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的NKK、住 友金属等都开发生产出了热轧双相钢。目前,日本轿车的安全件和抗碰撞件,均采用双相 钢。据日本新日铁统计,汽车用双相钢2000年订单比1996年提高了 20倍。美国的通用和 福特汽车公司研究和使用双相钢已有多年的历史,用双相钢制造的客车轮辐,除重量减轻 14%以外,疲劳寿命是普通碳钢的2倍。目前,美国轿车用双相钢板,每车平均用量为50Kg 以上。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典等国对双相钢也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并在汽车制造业 中均有应用。
[0004]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添加 Cr、Si、V、Nb等微合金元素的方式进行生产。如首钢 总公司的代晓莉等发明的一种高强度热轧双相钢及其制造方法(CN102321845)、攀钢集 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吴菊环等发明的一种车轮用热轧双相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50519)、东北大学的刘振宇等发明的一种低Si低Μη含Nb、Ti细晶化热轧双相钢及 其生产工艺(CN1789467)等。或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以及超快速冷却工艺,如马鞍山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朱涛等发明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热轧双相钢的工艺(CN1970813)、 东北大学的刘振宇等发明的一种前置式超快冷制备热轧双相钢的方法(CN102605251)等。
[0005] 然而,上述方法中由于合金的加入或者超快速冷却设备的使用均使热轧双相钢的 生产工艺存在成本高且操作复杂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热轧双相 钢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热轧双相钢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 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双相钢,其中,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热 轧双相钢的元素组成包括:〇. 12-0. 2重量%的碳,0. 15-0. 35重量%的硅,0. 75-1. 3重量% 的锰,0. 02重量%以下的磷,0. 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 2-98. 9重量%的铁;所述热轧双相 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组织和马氏体组织,且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体积为基准,所述铁素 体组织为75-90体积%,所述马氏体组织为10-25体积%。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钢水连铸成板坯,将 所述板坯依次进行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和卷取,其中,以所述钢水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 钢水的元素组成包括:〇. 12-0. 2重量%的碳,0. 15-0. 35重量%的硅,0. 75-1. 3重量%的锰, 0. 02重量%以下的磷,0. 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 2-98. 9重量%的铁;所述冷却的过程包 括依次进行的快速冷却、空冷和层流冷却三个步骤,所述快速冷却的冷却速度为30-70°C / s,所述空冷的时间为7-12s。
[0009] 本发明的热轧双相钢RpO. 2彡330MPa,Rm彡600MPa,A彡24. 0%,屈强比为 0. 50-0. 70,且本发明的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无需在钢水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也不需要 在层流冷却上增加超快冷设备,因此具有低成本且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在普通热连轧生产 线上生产。
[0010]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 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轧双相钢,其中,以所述热轧双相 钢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热乳双相钢的元素组成包括:〇. 12-0. 2重量%的碳,0. 15-0. 35重 量%的硅,0. 75-1. 3重量%的锰,0. 02重量%以下的磷,0. 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 2-98. 9 重量%的铁;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组织和马氏体组织,且以所述热轧双相 钢的体积为基准,所述铁素体组织为75-90体积%,所述马氏体组织为10-25体积%。
[0015] 在本发明中,优选情况下,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热轧双相钢的 元素组成包括:〇. 12-0. 18重量%的碳,0. 16-0. 3重量%的硅,0. 8-1. 2重量%的锰,0. 018 重量%以下的磷,0. 008重量%以下的硫和98. 4-98. 7重量%的铁。
[0016] 在本发明中,热轧双相钢中的铁素体组织提供了热轧双相钢的塑性和韧性,马氏 体组织提供了热轧双相钢的强度和硬度。在优选情况下,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体积为基准, 所述铁素体组织为78-88体积%,所述马氏体组织为12-22体积%。
[0017]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轧双相钢为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级的热轧双相钢,其屈服强 度

【权利要求】
1. 一种热轧双相钢,其中,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热轧双相钢的元素 组成包括:〇. 12-0. 2重量%的碳,0. 15-0. 35重量%的硅,0. 75-1. 3重量%的锰,0. 02重量% 以下的磷,〇. 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 2-98. 9重量%的铁;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显微组织为铁 素体组织和马氏体组织,且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体积为基准,所述铁素体组织为75-90体 积%,所述马氏体组织为10-25体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双相钢,其中,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 热乳双相钢的元素组成包括:〇. 12-0. 18重量%的碳,0. 16-0. 3重量%的娃,0. 8-1. 2重量% 的猛,0. 018重量%以下的磷,0. 008重量%以下的硫和98. 4-98. 7重量%的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双相钢,其中,以所述热轧双相钢的体积为基准,所述铁 素体组织为78_88体积%,所述马氏体组织为12_22体积%。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轧双相钢,其中,所述热轧双相钢的屈服强 度彡330MPa,抗拉强度彡600MPa,延伸率彡24. 0%,屈强比为0. 5-0. 7。
5. -种热轧双相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钢水连铸成板坯,将所述板坯依次进 行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和卷取,其中,以所述钢水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钢水的元素组成 包括:0. 12-0. 2重量%的碳,0. 15-0. 35重量%的硅,0. 75-1. 3重量%的锰,0. 02重量%以 下的磷,0. 01重量%以下的硫和98. 2-98. 9重量%的铁;所述冷却的过程包括依次进行的 快速冷却、空冷和层流冷却三个步骤,所述快速冷却的冷却速度为30-70°C /s,所述空冷的 时间为7-12s。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快速冷却的冷却速度为40-65°C /s,所 述空冷的时间为8-12s。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粗轧的道次为5-7,所述板坯经粗轧后 的厚度为30-60mm。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30-870°C。
9.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快速冷却后板坯的温度为660-760°C, 所述层流冷却后板坯的温度为270-340°C。
【文档编号】C21D8/02GK104060158SQ201310414988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叶晓瑜, 张开华, 刘勇, 邹小波, 王登刚, 李卫平, 罗许, 翁建军, 王海云 申请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