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水浇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20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水浇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水浇注漏斗,包括漏斗砖、铸管砖,所述漏斗砖为圆锥体,所述铸管砖为圆柱体,所述铸管砖的直径小于漏斗砖下部的直径;在所述漏斗砖的内部与铸管砖形成子母口连接,并在漏斗砖与铸管砖连接处的空腔里设有密封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漏斗砖的内部与铸管砖形成子母口连接,钢水可直接通过漏斗砖流到铸管砖接口的下面,基本不渗钢水;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浇注钢水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在漏斗砖与铸管砖连接处设有高温火泥垫密封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钢水浇注漏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钢水浇注漏斗。
【背景技术】
[0002]铸钢浇注铸件和钢锭需要漏斗砖,钢水经过漏斗砖流入铸管砖,现有浇注技术采用滑动水口漏包浇注。现有的漏斗砖形状为圆锥体,它的下端设置有子口,这种漏斗砖与最常用的铸管砖的母口连接,在使用时,这两种砖连接起来,但是它们的连接处容易跑钢水,不安全。另外,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75729.7的漏斗砖,它将漏斗砖与铸管砖一体成型,虽然解决了钢水渗漏的问题,但是由于现实生产中对铸管砖的长短要求不一,这样不仅会给生产带来不便,而且易浪费资源,提高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密封良好,不跑钢水,又经济实用的漏斗砖。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钢水浇注漏斗,包括漏斗砖1、铸管砖4,所述漏斗砖I为圆锥体,所述铸管砖4为圆柱体,所述铸管砖4的直径小于漏斗砖I下部的直径;在所述漏斗砖I的内部与铸管砖4形成子母口连接,并在漏斗砖I与铸管砖4连接处的空腔里设有密封装置。
[0006]具体地,所述密封装置为高温火泥垫3。
[000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1、本实用新型在漏斗砖的内部与铸管砖形成子母口连接,钢水直接通过漏斗砖流到铸管砖接口的下面,基本不渗钢水。
[0009]2、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在漏斗砖与铸管砖连接处的空腔里设有高温火泥垫,加强了密封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记:1-漏斗砖,2-子母口接口,3-高温火泥垫,4-铸管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水烧注漏斗,包括漏斗砖1、铸管砖4,所述漏斗砖I为圆锥体,所述铸管砖4为圆柱体,所述铸管砖4的直径小于漏斗砖I下部的直径,在所述漏斗砖I的内部与铸管砖4形成子母口连接。子母口接口 2的连接方式,使得钢水直接通过漏斗砖流到铸管砖接口的下面,基本不渗钢水。
[0016]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浇注钢水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在漏斗砖I与铸管砖4连接处的空腔里设有高温火泥垫3,加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钢水浇注漏斗,包括漏斗砖(I)、铸管砖(4),所述漏斗砖(I)为圆锥体,所述铸管砖(4)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铸管砖(4)的直径小于漏斗砖(I)下部的直径;在所述漏斗砖(I)的内部与铸管砖(4)形成子母口连接,并在漏斗砖(I)与铸管砖(4)连接处的空腔里设有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水浇注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高温火泥垫(3)。
【文档编号】B22D41/50GK203426437SQ20132053249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吴国强, 侯兆田, 胡竹生, 杨利强, 杨宗平 申请人:浙江长兴强立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