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15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包括固定在炉内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多排用于分线的锥度孔,且锥度孔的大口径朝内,所述锥度孔内嵌设有圆圈。本发明通过内嵌在锥度孔内的圆圈能有效降低分选梳起槽造成断线几率,且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主要涉及钢丝分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钢丝经过炉内热处理后需要经过分线处理,但传统分线装置中,钢丝线与分线梳长时间摩擦,容易造成起槽,从而导致钢丝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断丝,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影响设备的效率,导致不合格产品率提高,进而引起需要经常更换,造成更换麻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能避免起槽造成钢丝断线的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包括固定在炉内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多排用于分线的锥度孔,且锥度孔的大口径朝内,所述锥度孔内嵌设有圆圈。
[0005]作为优选,所述圆圈为鹤钢圈或陶瓷圈。
[0006]作为优选,所述钢板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钢板上的锥度孔有两排,上排锥度孔与钢板上边沿的距离为10mm,下排锥度孔与钢板下边沿的距离为40mm,两排锥度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45mm。
[000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内嵌在锥度孔内的圆圈能有效降低分选梳起槽造成断线几率,且结构简单更换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所述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分线梳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其中,支架1、钢板2、锥度孔3。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包括固定在炉内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两排用于分线的锥度孔(该孔内壁为锥面),且锥度孔的大口径朝内设置,并在锥度孔内嵌套钨钢圈或陶瓷圈。当钢丝经过炉内热处理后穿过锥度孔时进行分线,由于钨钢圈和陶瓷圈相对钢板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从而起到防止起槽发生的作用,同时由于锥度孔的设计使得钢丝对钨钢圈和陶瓷圈的摩擦力得到降低。当钨钢圈或陶瓷圈发生磨损时,可以只需更换圆圈即可,拆卸更换更加方便。而钢板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架上则也使得整个分线梳拆卸方便。
[0013]原来的分线梳是不锈钢焊接而成,钢丝生产中摩擦起槽,当起槽到一定程度时钢丝就会卡住造成断丝,需要切割换掉,安装时需要焊接,比较麻烦。现在的分线梳是在圆孔中增加钨钢圈,当某一个孔起槽时只需要换孔内的钨钢圈就行,不需要整体换掉,不需要焊接、安装。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炉内的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多排用于分线的锥度孔,且锥度孔的大口径朝内,所述锥度孔内嵌设有圆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圈为钨钢圈或陶瓷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通过螺栓与支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处理炉内分线梳,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上的锥度孔有两排,上排锥度孔与钢板上边沿的距离为10mm,下排锥度孔与钢板下边沿的距离为40mm,两排锥度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为45mm。
【文档编号】C21D9/54GK104372163SQ201410660743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陈建平 申请人:镇江耐丝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