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冷成型汽车桥壳用钢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8459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冷成型汽车桥壳用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驱动桥桥壳是中重型商用车的重要零件之一,桥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仅支撑车架及车架以下的总质量,而且将载荷传递给车轮,作用在驱动车轮上的牵引力、制动力、侧向力和法相力通过桥壳传递到悬挂、车架和车厢上,因此桥壳既是承载零件,也是传力部件,同时它也是主减速器、差速器及驱动策划论传动装置的外壳,因此桥壳抗变形能力较强。桥壳的制作形式有两种:铸铁铸造成型、用钢板冲压焊接成型。由于钢板焊接成型便于加工、强度高、重量轻,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桥壳的主要制造形式。

生产冲压焊接桥壳,需要很大吨位的冲压设备,限于投资问题,只能采取热压成型,材料在加热时有可能引起表面脱碳,不利于桥壳的疲劳强度。现在,随着材料技术、加工设备的进步,冷冲压桥壳已经逐步推广。在使用方面,桥壳的形状及结构特点要求钢板强度高,冷弯及拉伸成型性好,并且具有优良的焊接特性。国内桥壳专用钢种只有武钢、宝钢等少数厂家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冷成型汽车桥壳用钢的生产方法,不仅能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而且通过添加少量Nb、V等元素微合金化,通过热轧控轧控冷工艺实现了细化晶粒,使产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强度冷成型汽车桥壳用钢的生产方法,该钢种以C-Mn合金为基体,添加微量的Nb、V、Ti合金元素,产品的熔炼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9-0.12、Si 0.10-0.35、Mn 1.45-1.55、P 0-0.018、S 0-0.006、 Nb 0.029-0.038、 V 0.035-0.04、Al 0.015-0.04、Ti 0.015-0.035;工艺路线设计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LF-连铸-热轧轧制;其中连铸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5℃~28℃,目标20℃,连铸拉速控制在1.0m/min~1.15m/min,目标1.1 m/min恒拉速连铸,板坯低倍抽样检验中心偏析≤C 0.5;采用热机械控制工艺进行热轧轧制,加热速度控制在10cm/min,确保40min均热时间,对于2.5-6.99mm厚的板坯从热轧加热炉抽出温度不低于1170℃~1220℃,终轧温度850℃,卷曲温度为610℃,对于7.0-12.0mm厚的板坯从热轧加热炉抽出温度不低于1160℃~1210℃,终轧温度860℃,卷曲温度为580℃,冷却模式均为4/7;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一阶段再结晶区轧制采用大压下破碎柱状晶,通过再结晶细化晶粒,二阶段开轧温度低于未再结晶温度,即终轧温度高于Ar3+20℃,轧制后钢板通过ACC装置进行快速冷却进一步细化组织晶粒。

采用本发明方法共生产了近400吨热轧卷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冷弯成型等力学性能、焊接碳当量等指标均达到技术协议要求,产品用于制作成中型车车桥后,用户使用后满意。本发明方法不仅能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而且通过添加少量Nb、V等元素微合金化,通过热轧控轧控冷工艺实现了细化晶粒,使产品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10mm厚板坯的力学性能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强度冷成型汽车桥壳用钢的生产方法,以生产10mm厚的该钢种产品为例,该钢种以C-Mn合金为基体,添加微量的Nb、V、Ti合金元素,产品的熔炼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9、Si 0.15、Mn 1.5、P 0.018、S 0.003、 Nb 0.032、 V 0.035、Al 0.02、Ti 0.018;工艺路线设计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LF-连铸-热轧轧制;其中连铸钢水过热度(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与该钢种的液相线温度的差值称为中间包钢水过热度)控制在20℃,连铸拉速控制在1.1 m/min恒拉速连铸,板坯低倍抽样检验中心偏析≤C 0.5;采用热机械控制工艺进行热轧轧制,加热速度控制在10cm/min,确保40min均热时间,板坯从热轧加热炉抽出温度为1180℃,终轧温度860℃,卷曲温度为580℃,冷却模式均为4/7;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一阶段再结晶区轧制采用大压下破碎柱状晶,通过再结晶细化晶粒,二阶段开轧温度低于未再结晶温度,即终轧温度高于Ar3+20℃,轧制后钢板通过ACC装置进行快速冷却进一步细化组织晶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