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644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钢筋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设备修复领域,尤其涉及对钢筋冷轧机拉拔筒进行修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产品为了提高性能或改变其尺寸、形状,一般会通过冷轧或拉拔来加工,其加工设备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对于被动式的冷轧设备被加工的钢筋通过轧辊轧制,其驱动轧辊的动力并非来自于轧辊本身,而是来自于被牵引的钢筋,牵引钢筋的装置就是拉拔筒,它是圆筒形,一般分为两层,根据需要钢筋以一圈或多圈的形式缠绕其上,在拉拔筒的下部是变速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变速箱相连。工作时电动机启动将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给拉拔筒,使拉拔筒转动,拉拔筒上的钢筋由于缠绕会与拉拔筒表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驱动钢筋同时旋转,钢筋被牵引通过轧辊或拉丝模从而完成轧制或拉拔。由于拉拔筒驱动钢筋的力为摩擦力,不可避免的在拉拔筒表面会产生磨损,虽然拉拔筒的材质采用了耐磨的高碳合金钢,但长期使用还会产生较大磨损,造成绞线、断丝等问题。

拉拔筒制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使用率,降低成本,经常要对拉拔筒进行修复,现在采取堆焊的方法对磨损表面进行修复,堆焊完成后需对表面进行处理,确保表面光滑、平整,满足使用要求。由于拉拔筒结构较为复杂,无法拆卸后加工,对焊后的打磨是人工通过手持式砂轮机在线进行,存在的缺陷是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打磨的表面质量难以控制,影响钢筋冷轧机拉拔筒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利用轧机自身结构进行生根固定,通过拉拔筒自身的转动和修复装置自带磨头的相互运动,达到对拉拔筒磨损堆焊表面进行修复的目的。

钢筋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包括拉拔筒本体和拉拔筒,其特点是本装置还包括支架、动力装置、磨头、进给调整机构;支架利用轧机螺栓固定在拉拔筒本体上,安装位置须满足使用要求,不使用时可将其灵活地拆下;进给调整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上的腰形孔实现上下移动,所述进给机构包括调整座、调整丝杆;通过调整丝杆可实现配置有加工机构的调整滑块的横向进给。加工机构为在输出端设置有可转动磨头的动力装置。

当修复并堆焊完成的拉拔筒需修磨时,将该钢筋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拉拔筒本体上,调整进给调整机构的上下位置使其磨头处于拉拔筒需修磨处。此时,可启动拉拔筒使其旋转并开启动力装置使磨头转动,由于磨头与旋转的拉拔筒表面的相对运动可实现对修复表面的磨削,通过调整装置可实现磨头的横向进给来调整磨削量。

该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结构简单,相较于手工砂轮机打磨,由于采用了机械操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加工效率大幅提高且需修复表面的加工质量更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此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此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加工机构调整滑块、2.调整丝杆、3.调整座、4.支架、5.动力装置、6.磨头、7.拉拔筒、8.拉拔筒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冷轧机拉拔筒修复装置就是针对人工通过手持式砂轮机操作不便的问题而设计的。该装置包括:支架、动力装置、磨头、进给调整机构;支架利用轧机自身结构通过打孔螺栓固定的形式安装在拉拔筒本体上,也可采用焊接生根底板的方式,将支架固定在该底板上,安装位置须满足使用要求,不使用时可将其灵活地拆下;进给调整机构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支架上的腰形孔实现上下移动,它包括调整座、调整丝杆;通过调整丝杆可实现配置有加工机构的调整滑块的横向进给。加工机构可以是在输出端设置有可转动磨头的动力装置;也可根据加工的要求将动力装置及磨头更换为安装有车刀的固定座,通过拉拔筒的旋转实现对其表面的车削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