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674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激光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是轧钢企业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部件之一,其在轧钢企业中占有大量的成本消耗。为了降低轧辊的消耗,目前采用激光表面处理技术来改变轧辊表面的合金和晶粒组织,从而达到延长轧辊单次上机时间的目的,降低换辊时间,这样有利于提高轧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轧钢效率。对于轧制型钢的轧辊,其上的孔型多样,并且在轧制过程中轧辊上各个部位的由于轧制压力和轧制速度以及孔型的不同,其磨损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现有的激光表面处理方法,即对轧辊上各部位处理的硬度和深度均一致,那么即使经过激光表面处理使用一段时间后也势必会造成轧辊表面某些部分已经磨损,而另一些部分的未被磨损或磨损较轻的情况,从而降低轧制质量,也降低了轧辊的单次上机时间,而且还会造成轧辊后续加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经过现有激光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轧辊在使用过程中磨损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使用过的轧辊从轧机上取下,该轧辊记为轧辊A;

步骤二,清理掉轧辊A上的粘附物,然后采用轧辊样板和量具测量轧辊A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并记录磨损尺寸Ⅰ;

步骤三,根据所测得的轧辊A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尺寸Ⅰ,绘制反应使用过的轧辊表面上各个部位磨损程度的磨损曲线图;

步骤四,取两根以上未使用过的轧辊,所取的轧辊均记为轧辊B;分别对各轧辊B进行表面预处理后,根据所绘制的磨损曲线图分别对各轧辊B进行激光表面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表面处理的深度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加深;

步骤五,将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的轧辊B安装到轧机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将轧辊B从轧机上取下;在清理掉轧辊B上的粘附物后,采用轧辊样板和量具测量轧辊B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并记录磨损尺寸Ⅱ;

步骤六,将使用过的轧辊B安装到机床上车削,记录车削过程中车削困难的部位;

步骤七,根据磨损尺寸Ⅱ优化步骤三中所绘制的磨损曲线图,并减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车削困难的部位的磨损程度;

步骤八,根据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对未使用过的轧辊或车削过后的轧辊进行激光表面处理。

进一步的是,步骤二和步骤五中,所采用的量具包括游标卡尺、深度卡尺和塞尺。

进一步的是,步骤八中,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随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表面处理的深度随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加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根据测量使用过后的轧辊其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尺寸Ⅰ绘制磨损曲线图,并以此为基础处理轧辊,然后再对使用一段时间后的上述轧辊进行测量和车削得到磨损尺寸Ⅱ和车削困难的部位,并利用磨损尺寸Ⅱ和车削困难的部位来优化磨损曲线图,最终利用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对轧辊进行激光表面处理;根据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处理的轧辊,在使用过程中轧辊外圆周表面磨损均匀,保证了轧制质量,单次上机时间长,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磨损均匀,利于轧辊后续的车削,使得轧辊修复更快捷,提高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轧辊激光表面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使用过的轧辊从轧机上取下,该轧辊记为轧辊A;该步骤中选用的轧辊是经过轧制后并且没有进行过任何加工的轧辊,因为只有这种轧辊才具有可测量性和可比较性,也才能确定其轧制过程中的磨损情况;

步骤二,清理掉轧辊A上的粘附物,然后采用轧辊样板和量具测量轧辊A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并记录磨损尺寸Ⅰ;轧辊A上的粘附物通常为粘在轧辊A外圆周表面上的氧化铁皮,粘附物不能算为轧辊的磨损尺寸;轧辊样板是轧辊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标准工具,是轧钢孔形的保证,所以使用轧辊样板对轧辊A进行比较就能够很好地反应轧辊A的磨损尺寸;该步骤通过轧辊样板对轧辊A进行对比测量外,还可以通过提前记录未使用过的轧辊A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测量;所采用的量具包括游标卡尺、深度卡尺和塞尺,将量具与轧辊样板结合使用就能够准确测量轧辊A的磨损情况,从而得到轧辊A外圆周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尺寸Ⅰ;

步骤三,根据所测得的轧辊A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尺寸Ⅰ,绘制反应使用过的轧辊表面上各个部位磨损程度的磨损曲线图;所绘制的磨损曲线图通常以轧辊上各个部位为横轴坐标,以磨损程度为纵轴坐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反应轧辊上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为下一步拟定激光表面处理参数提供依据;

步骤四,取两根以上未使用过的轧辊,所取的轧辊均记为轧辊B;分别对各轧辊B进行表面预处理后,根据所绘制的磨损曲线图分别对各轧辊B进行激光表面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表面处理的深度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加深;根据激光表面处理的要求按照现有的处理方式对轧辊B进行预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和深度的以磨损程度最小部位为基准,以磨损程度最大部位为上限;硬度增大的程度及深度加深的程度根据各部位单位时间内的磨损率的平均值进行调整,单位时间内的磨损率是磨损总量与磨损总时间的比值;通过改变激光功率和激光处理速度来调节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和深度;

步骤五,将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的轧辊B安装到轧机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将轧辊B从轧机上取下;在清理掉轧辊B上的粘附物后,采用轧辊样板和量具测量轧辊B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情况,并记录磨损尺寸Ⅱ;轧辊B上的粘附物通常为粘在轧辊B外圆周表面上的氧化铁皮,粘附物不能算为轧辊的磨损尺寸;该步骤中通过轧辊样板对轧辊B进行对比测量外,还可以通过提前记录上机前的轧辊B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测量;该步骤所采用的量具包括游标卡尺、深度卡尺和塞尺,将量具与轧辊样板结合使用就能够准确测量轧辊B的磨损情况,从而得到轧辊B外圆周表面上各个部位的磨损尺寸Ⅱ;

步骤六,将使用过的轧辊B安装到机床上车削,记录车削过程中车削困难的部位;待步骤五完成后再进行该步骤;车削过程中要跟踪轧辊B的车削情况,重点关注轧辊B在车削过程中车削困难的部位,因为车削困难的部位表示磨损较轻的激光表面处理部位,该部位为易磨损部位和不易磨损的部位的交界,且该部位不易被测量工具测出;

步骤七,根据磨损尺寸Ⅱ优化步骤三中所绘制的磨损曲线图,并减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车削困难的部位的磨损程度;所测的多个磨损尺寸Ⅱ通常平均值法进行处理;因为车削困难的部位表示磨损较轻的激光表面处理部位,说明该部位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过大、深度过深,因此在优化时,减小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车削困难的部位的磨损程度;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非常接近近轧辊轧制过程中的真实磨损曲线;

步骤八,根据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对未使用过的轧辊或车削过后的轧辊进行激光表面处理;该步骤中,激光表面处理的硬度随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激光表面处理的深度随优化后的磨损曲线图中所表示的磨损程度的增大而加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