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392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板簧是汽车悬架系统中最传统的弹性元件,由于其可靠性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而且结构能大大简化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板簧一般是由若干片不等长的合金弹簧钢组合而成一组近似于等强度弹簧梁。在悬架系统中除了起缓冲作用而外,当它在汽车纵向安置,并且一端与车架作固定铰链连接时,即可担负起传递所有各向的力和力矩,以及决定车轮运动的轨迹,起导向的作用,因此就没有必要设置其它的导向机构。另外汽车板簧是多片叠加而成,当载荷作用下变形时,各片有相对的滑动而产生摩擦,产生一定的阻力,促使车身的振动衰减,因此采用此种结构可以不装减振器。

汽车板簧的合金弹簧钢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处理,特别的,在退火后需要进行水冷。现有的退火炉的出料口出设有水冷槽,直接利用水冷槽向下漏水淋在合金弹簧钢片上进行冷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冷却要求,但是往往达不到冷却所需温度,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能够冷却到设定温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包括并列设置在退火炉出料口处的至少两个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支撑架上并位于退火炉出料轨道上方的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的槽底均匀开设有淋水孔,所述冷却水槽的上方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间隔设有朝向所述冷却水槽喷水的喷水孔;

所述支撑架背向退火炉出料口的一侧设有副支撑架,所述副支撑架上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上间隔设有用于检测退火炉出料轨道上的工件的温度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退火炉出料轨道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水池,所述水池与所有的所述注水管之间分别设有抽水系统。

进一步,所述抽水系统包括与对应的注水管相连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水泵和用于驱动水泵的电机。

进一步,还包括退火冷却控制系统,所述退火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冷却单元,使用时,先利用靠近出料口的冷却单元对退火炉出料轨道上的工件进行冷却,并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后的工件的温度,若工件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开启后一个冷却单元对工件继续冷却,如此往复,能够有效确保工件的冷却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包括并列设置在退火炉1出料口2处的至少两个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支撑架4和安装在支撑架4上并位于退火炉出料轨道3上方的冷却水槽5,冷却水槽5的槽底均匀开设有淋水孔,冷却水槽5的上方设有注水管6,注水管6上间隔设有朝向冷却水槽喷水的喷水孔。本实施例的支撑架4背向退火炉出料口2的一侧设有副支撑架7,副支撑架7上设有横梁8,横梁8上间隔设有用于检测退火炉出料轨道3上的工件的温度的红外线温度传感器9。本实施例的冷却单元设置为两个。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还包括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退火炉出料轨道3下方的集水槽10,集水槽10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上连接设有水池11,水池11与所有的注水管6之间分别设有抽水系统。本实施例的抽水系统包括与对应的注水管6相连的抽水管12,抽水管12上设有水泵13和用于驱动水泵13的电机14。通过设置水循环系统,能够实现水的沉淀和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还包括退火冷却控制系统,退火冷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5和用于控制电机的电机控制电路16,控制器15与红外线温度传感器9电连接,控制器15接收来自红外线温度传感器9测量得到的工件的温度数据,并通过电机控制电路16向对应的电机14发出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的回火炉出料冷却系统,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冷却单元,使用时,先利用靠近出料口的冷却单元对退火炉出料轨道上的工件进行冷却,并利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检测冷却后的工件的温度,若工件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开启后一个冷却单元对工件继续冷却,如此往复,能够有效确保工件的冷却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