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537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珩磨机床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珩磨机床。



背景技术:

珩磨工艺主要用于发动机制造、液压阀体加工、压缩机等行业零件的精密孔的精整加工,加工后的零件孔几何精度高。珩磨工艺中常用到是珩磨机床,而且珩磨机床还是对发动机缸孔和缸套进行修复时经常使用的机加工设备,目前,常用的珩磨机床有手动控制进给的珩磨机床,也有全自动的珩磨机床。现有的珩磨机床通常为单立柱,使得加工作过程中,限制了工件的前后移动空间,并且由于采用单立柱,为了使其能够足够支撑机床主机,因此需要增加单立柱的横截面的最大的宽度值,这样单立柱往往很粗,并且单立柱不利于对工作台的整体维修,且现有的机床主机的主轴与连杆连接后,连杆与珩磨头的连接易出现有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珩磨机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珩磨机床的工作空间有限,不利于工作台的维修,以及珩磨头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床,包括机床主机、珩磨头、底座和工作台;所述机床主机的下方连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用于支撑所述机床主机;所述第一立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立柱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第二立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底座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前部设置有前开门,所述防护箱的后部设置有后开门;所述工作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所述防护箱的内部;所述机床主机的主轴通过连杆与所述珩磨头连接,其中,所述连杆与所述珩磨头之间设置有珩磨头防脱落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珩磨头防脱落机构包括正反转套;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机床主机的主轴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向空腔,所述珩磨头的顶端安装于所述轴向空腔中;所述正反转套安装于所述轴向空腔内,且所述正反转套与所述轴向空腔的腔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用于使所述正反转套能够在所述轴向空腔内沿所述连杆的轴向移动;所述正反转套用于限制所述珩磨头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正反转套与所述轴向空腔的腔壁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正反转套在所述连杆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插销和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连杆上,所述轴向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沿所述连杆的轴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插销穿装于所述长圆孔中,且所述插销的一端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反转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挂孔,所述珩磨头上设置有挂销,所述挂销挂装于所述挂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正反转套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珩磨头的顶端面设置有止转槽,所述限位凸台插装于所述止转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箱的前部设置有前开门,所述防护箱的后部设置有后开门,所述防护箱的侧部设置有侧开门。

进一步地,所述前开门为推拉门,所述后开门为推拉门。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为伺服滑台或数控转台。

进一步地,还包括主动测量控制仪,用于测量工件的孔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珩磨机床,包括机床主机、珩磨头、底座和工作台;机床主机的下方连接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用于支撑机床主机;第一立柱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立柱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间隔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固定于底座的上端面;底座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箱,防护箱的前部设置有前开门,防护箱的后部设置有后开门;工作台安装于底座上,且位于防护箱的内部;机床主机的主轴通过连杆与珩磨头连接,其中,连杆与珩磨头之间设置有珩磨头防脱落机构。通过采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来支撑机床主机,可以在减小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截面的最大的宽度值的同时,保证对机床主机的支撑的稳定性;另外,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使得工件在前后移动时,有较大的移动空间,即提供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空间,另外,还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实现对工作台的整体的维修及机床主机的维修的便捷性,另外,使连杆通过珩磨头防脱落机构与珩磨头连接,可以避免珩磨头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珩磨机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珩磨机床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轴向空腔安装有正反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正反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杆与珩磨头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挂销位于挂孔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机床主机;102-珩磨头;103-底座;104-第一立柱;105-第二立柱;106-防护箱;107-前开门;108-侧开门;109-液压站;110-配电柜;111-操作盒;112-弯杆支架;113-连杆;114-正反转套;115-复位弹簧;116-插销;117-滑套;118-长圆孔;119-轴向孔;120-竖向部;121-横向部;122-限位凸台;124-门把手;125-限位部;126-挂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珩磨机床,包括机床主机101、珩磨头102、底座103和工作台;机床主机101的下方连接有第一立柱104和第二立柱105,用于支撑机床主机101;第一立柱10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立柱10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第一立柱104与第二立柱105间隔设置;第一立柱104和第二立柱105均固定于底座103的上端面;底座103的上方安装有防护箱106,防护箱106的前部设置有前开门107,防护箱106的后部设置有后开门;工作台安装于底座103上,且位于防护箱106的内部;机床主机101的主轴通过连杆113与珩磨头102连接,其中,连杆与珩磨头之间设置有珩磨头防脱落机构。

该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珩磨机床,通过采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来支撑机床主机,可以在减小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截面的最大的宽度值的同时,保证对机床主机的支撑的稳定性;另外,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间隔设置,使得工件在前后移动时,有较大的移动空间,即提供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空间,另外,还可以利用这个空间实现对工作台的整体的维修及机床主机的维修的便捷性,另外,使主轴通过珩磨头防脱落机构与珩磨头连接,可以避免珩磨头出现脱落的情况发生。通过后开门和前开门便于提供足够的维修空间。另外防护箱的上方呈开口状。

该实施例中,机床主机101还连接有液压站109,用于实现机床主机101的转动和往复直线运动,也即是电液伺服行程换向及上下换向点的控制;机床主机101还连接有配电柜110,用于提供电源。机床主机101还连接有操作盒111,用于实现对液压站109及机床主机101的控制。操作盒111安装于弯杆支架112上,弯杆支架112固定于机床主机101的外壳上,这样使得操作盒111悬挂于防护箱106的前方,也就是机床主机101的主轴的右前方,在对工件的珩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便于伸出右手触按操作盒111上的按钮,并且可在操作盒111上触摸屏实现对主轴旋转的换向、主轴伸出的长度进行设定。需要说明的是,配电柜110、操作盒111和液压站109均现有技术,不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具体阐述。

该实施例中,珩磨头102防脱落机构包括正反转套114;连杆113的一端与机床主机101的主轴连接,连杆113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向空腔,珩磨头102的顶端安装于轴向空腔中;正反转套114安装于轴向空腔内,且正反转套114与轴向空腔的腔底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15,用于使正反转套114能够在轴向空腔内沿连杆113的轴向移动;正反转套114用于限制珩磨头102的转动,也就说,限制珩磨头102绕珩磨头102的自身的轴向的转动。

具体而言,连杆113与主轴卡合连接;轴向空腔沿连杆113的轴向延伸。正反转套114位于轴向空腔的腔底与珩磨头102的顶端之间。复位弹簧115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后,当其释放弹性势能量,正反转套114向下运动,即沿连杆113的轴向向下运动。

该实施例中,正反转套114与轴向空腔的腔壁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正反转套114在连杆113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位移,也就是说,使正反转套114在连杆113的轴向方向上的具有设定的移动范围。

该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插销116和滑套117;滑套117套设于连杆113上,轴向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沿连杆113的轴向延伸的长圆孔118;插销116穿装于长圆孔118中,且插销116的一端与滑套117固定连接,插销116的另一端与正反转套114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滑套117的截面为圆环形,滑套117套在连杆113的外表面;长圆孔118也即是腰型孔。插销116在长圆孔118中能够上下移动;滑套117沿连杆113的轴向上下移动时,滑套117带动插销116沿长圆孔118的延伸方向移动,插销116带动正反转套114沿连杆113的轴向上下移动,其中,正反转套114向上移动时,会使复位弹簧115压缩。正反转套114具有轴向孔119,当正反转套114安装于轴向空腔时,正反转套114的轴向孔119的轴线与连杆113的轴线共线。

该实施例中,轴向空腔的腔壁上设置有挂孔,珩磨头102上设置有挂销126,挂销126挂装于挂孔中。

具体而言,挂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孔设置在轴向空腔的腔壁的对称位置上,也就是说两个挂孔相对设置,两个挂孔关于挂孔具有竖向部120和横向部121,竖向部120的延伸方向与横向部12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该实施例中,正反转套114设置有限位凸台122,珩磨头102的顶端面设置有止转槽,限位凸台122插装于止转槽中。复位弹簧115能够使正反转套114的限位凸台122保持在止转槽中,防止限位凸台122的转动。

具体而言,限位凸台122的截面为矩形;限位凸台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凸台122对称设置有正反转套114的底端。使用时,先使滑套117向上运动,使正反转套114向上运动,再将珩磨头102的顶端安装于轴向空腔中,其中,珩磨头102的挂销126由挂孔的竖向部120的进口端进入挂孔的竖向部120,当珩磨头102的挂销126到竖向部120与横向部121的连接处时,转动珩磨头102使挂销126转动于横向部121;然后放下滑套117,在复位弹簧115的作用下,正反转套114向下运动,限位凸台122便插入到止转槽中,这样便实现了珩磨头102的止转,珩磨头102也即不能与连杆113相脱离。

该实施例中,防护箱106的侧部设置有侧开门108。具体而言,侧开门108为平开门或推拉门。需要说明的是,侧开门108的数量为两个,侧开门108上设置有门把手124,且侧开门108、前开门107和后开门均安装有门锁,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该实施例中,前开门107为推拉门,后开门为推拉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前开门107和后开门还可以为平开门。

该实施例中,工作台为伺服滑台或数控转台。具体而言,工作台由操作盒111控制。

该实施例中,珩磨机床还包括主动测量控制仪,用于测量工件的孔径尺寸。具体而言,主动测量控制仪的型号为PULCOM V4,主动测量控制仪能够实现在线主动测量,并具有自动测量功能;它能对珩磨加工尺寸进行控制,自动补偿,能够实现自动循环加工功能,在珩磨加工的过程中,对工件的孔径尺寸进行动态跟踪测量,达到设定的加工尺寸后,机床主机自动终止珩磨加工。

实施例二

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珩磨机床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该实施例中,挂孔的横向部121的肓端设置有限位部125,限位部125向竖向部120的进口端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限位部125的延伸方向向下,当挂销126进入到横向部121的肓端,即横向部121与限位部125的连接处后,挂销126向下移动设定的距离,该设定的距离较小。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部125也即相当于一凹槽,这样即使限位凸台122失效时,珩磨头102仍不能与连杆113相脱离,保证了工作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