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叶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986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轮叶片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轮叶片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作叶轮叶片时,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制作,这种制作方式,其精度虽然比较高,但是效率比较低下,在现代化工业时代,产量和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第一位置,而底下的生产效率,应对不了大批量的订单,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现有产品均为铸锻叶轮后焊接,生产工序复杂,制造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轮叶片模具,使其可将制造工序减少50%,生产周期减少70%并降低生产成本至原有成本的6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轮叶片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中,所述模具上部和模具下部,所述模具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中心带有凹槽的第一凸起结构,所述模具上部的表面设置有穿透所述模具上部的活块定位孔,所述模具下部上设置有水轮叶片成型槽和活块,所述活块填充在所述水轮叶片成型槽中,所述水轮叶片成型槽上设置有定位用螺纹孔,所述定位用螺纹孔与所述活块定位孔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模具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中心带有凹槽的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活块定位孔是根据所述水轮叶片的走向进行排布,并根据所述活块的大小进行均布。

优选的,所述模具上部和所述模具下部均设置有突起结构,所述突起结构为水轮中间突出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活块均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模具本体上,所述活块的位置是根据水轮叶轮的走向和位置确定的。

优选的,所述水轮叶片成型槽为内部所述活块之间形成的一道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模具制作叶片,其制作的精度能够达到人工制作的精度,而且效率比较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可将制造工序减少50%,生产周期减少70%并降低生产成本至原有成本的6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模具本体,其中,模具上部1和模具下部2,模具上部1的侧壁上设置有中心带有凹槽的第一凸起结构3,模具上部1的表面设置有穿透模具上部的活块定位孔5,模具下部2上设置有水轮叶片成型槽6和活块7,活块7填充在水轮叶片成型槽6中,水轮叶片成型槽6上设置有定位用螺纹孔8,定位用螺纹孔8与活块定位孔5对应设置。模具下部2的侧壁上设置有中心带有凹槽的第二凸起结构4,第一凸起结构3和第二凸起结构4对应设置。

活块定位孔5是根据水轮叶片的走向进行排布,并根据活块7的大小进行均布,模具上部1和模具下部2均设置有突起结构,突起结构为水轮中间突出的部分,活块7均通过螺栓紧固在模具本体上,活块7的位置是根据水轮叶轮的走向和位置确定的,水轮叶片成型槽6为内部活块之间形成的一道弧形槽。

本实施例中,水轮叶片成型槽6是将活块7组装后,内部活块7之间所形成的一道弧形槽,此弧形槽的形状与水轮叶片相同,当将蜡水浇注时,蜡水会流到槽内并注满弧形槽,冷却后就形成水轮叶片的形状。

本产品为复数叶轮一次成型可拆分组装型水轮铸造模具,主要应用于水轮精密铸造;

A.将模具按照结构要求进行组装并确认,保证装配间隙及紧固程度符合浇注要求;

B.将模具进行加热并加热至70℃待用;

C.将铸造用蜡充分融化直到液态,滤除气泡和杂质直到达到浇注要求;

D.将主要用蜡浇注到模具当中,保证浇注过程蜡水平稳流动,减少气泡产生,避免浇铸件出现缺陷;

E.待模具及蜡水冷却至室温后,按照结构及安装顺序拆分模具,将蜡模取出;

F.将蜡模进行组合粘接,保证粘接位置正确,粘接缝隙牢固;

G.将最终组合后的蜡模沾浆,用于浇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