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64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物体表面进行喷沙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



背景技术:

对物体表面如轮船甲板、五金工件等,进行除锈、脱漆或除毛刺等的环保处理,可用到通过高压水流喷沙处理,现有的作业方式,是经水泵加压后的水与沙直接混合后,再经较粗的管道喷射而出,一方面,水压往往不够,喷沙效果欠佳,另一方面,耗水量大,浪费严重,而且,由于所喷射的水柱较粗,难以对物体的表面做精细处理,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不仅能形成更高的水压,对物体表面的喷沙处理效果更佳,而且耗水量小,节水显著,适合对物体的表面做精细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包括管接头,它从前到后还包括盖型螺母及喷嘴、主管体及集流芯块,盖型螺母的头盖内侧设有环形凹槽,喷嘴包括环形的喷嘴座及其上方所连凸出的喷嘴头,喷嘴头的中心设有与喷嘴座连通的喷射口,喷嘴由内向外插入头盖的中心孔,其中喷嘴座插置在与之匹配的环形凹槽中,喷嘴头经环形凹槽插置在中心孔中;

主管体的后部带有内螺纹,主管体的前管口设有管盖,管盖上连有与主管体连通的外螺纹管,主管体的内腔中部设有下沉槽,下沉槽的槽口朝向主管体的后管口,主管体的内腔中、下沉槽与管盖之间,形成空腔,主管体的管壁上,开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沙口;

外螺纹管与盖型螺母螺接,外螺纹管的前端紧抵喷嘴座的后端,二者之间设有A密封垫环;

集流芯块插置在与之匹配的下沉槽中,与空腔连通,集流芯块的前后侧均开有小孔,集流芯块内、前后侧小孔之间,内嵌有耐高压带集流孔的导流芯体,集流孔的孔径小于集流芯块的前后侧小孔,并与两小孔贯通;

管接头的前部与主管体的后部螺接,管接头的前端,与集流芯块的圆形后端外径相同,二者相互紧抵,且二者之间设有B密封垫环。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喷嘴头的表面设有V型槽,喷嘴口为椭圆形,位于槽底中间。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喷嘴为钨钢制成。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进沙口朝向管盖方向倾斜设置。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A密封垫环、B密封垫环均为紫铜片制成。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集流芯块及下沉槽均为前小后大的锥形体。

如上所述的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导流芯体为蓝宝石制成,亦为前小后大的锥形体。

上述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通过集流芯块的集聚水流,能形成更高的水压,对物体表面的喷沙处理效果更佳,而且,水流经喷沙管件集流后喷射,耗水量小,节水显著,所喷射的水沙混合流可呈扇面状或细直状,适合对物体的表面做精细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所述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所述实施例的立体分体图;

图4为所述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体图;

图5为所述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分体图;

图6为所述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包括管接头1,管接头1后部与高压进水管相连,高压含沙水射流喷嘴总成从前到后还包括盖型螺母2及喷嘴3、主管体4及集流芯块5。盖型螺母2的头盖6内侧设有环形凹槽7。喷嘴3可采用钨钢制成,硬度较高,能耐高压水沙混合流的冲刷,喷嘴3包括环形的喷嘴座8及其上方所连凸出的喷嘴头9,喷嘴头9的中心设有与喷嘴座8连通的喷射口10,喷嘴头9的表面设有V型槽11,喷射口10为椭圆形,位于槽底中间,这样,从喷射口10射出的高压水沙混合流,可呈扇面状,对物体表面的作用区域较大,实际应用中,喷嘴头9的表面亦可为平面状,喷射口10可设为圆孔状,则从喷射口10射出的高压水沙混合流呈细直状,适合对物体的表面做精细处理。喷嘴3由内向外插入头盖6的中心孔12,其中喷嘴座8插置在与之匹配的环形凹槽7中,喷嘴头9经环形凹槽7插置在中心孔12中。

主管体4的后部带有内螺纹,主管体4的前管口设有管盖13,管盖13上连有与主管体4连通的外螺纹管14,主管体4的内腔中部设有下沉槽15,下沉槽15的槽口朝向主管体4的后管口,主管体4的内腔中、下沉槽15与管盖13之间,形成空腔16,主管体4的管壁上,开有与空腔16连通的进沙口17,进沙口17可朝向管盖13方向倾斜设置,更有利于沙子随水流向管外流动喷射,进沙口17上可插置进沙管,进沙管与沙子仓相连。

外螺纹管14与盖型螺母2螺接,将主管体4与盖型螺母2相连,外螺纹管14的前端紧抵喷嘴座8的后端,二者之间设有A密封垫环18,A密封垫环18可采用紫铜片制成,由于紫铜片质地相对较软,可使外螺纹管14的前端与喷嘴座8的后端之间,形成较好的密封状态,避免水沙混合流的泄漏。

参见图3-图6,集流芯块5插置在与之匹配的下沉槽15中,与空腔16连通,集流芯块5及下沉槽15均设为前小后大的锥形体,集流芯块5的前后侧均开有小孔19,集流芯块5内、前后侧小孔19之间,内嵌有耐高压带集流孔20的导流芯体21,导流芯体21为蓝宝石制成,亦为前小后大的锥形体,同样硬度较高,能耐高压水流的冲刷,集流孔20的孔径小于集流芯块5的前后侧小孔19,并与两小孔19贯通。

管接头1的前部与主管体4的后部螺接,将管接头1与主管体4相连,管接头1的前端,与集流芯块5的圆形后端外径相同,二者相互紧抵,且二者之间设有B密封垫环22,B密封垫环22亦可采用紫铜片制成,同样可使管接头1的前端与集流芯块5的圆形后端之间,形成较好的密封状态,避免水沙混合流的泄漏。

实际喷沙作业时:

参见图1-图6,高压水流经高压进水管,进入管接头1,继经集流芯块5后侧的小孔19,进入导流芯体20的集流孔20,高压水流变得较细,达到集聚水流的作用,使水流形成更高的超强水压;集流后的高压水流,经集流芯块5前侧的小孔19,进入主管体4的空腔16中,高压水流在空腔16中由细流变为发散状,水流的快速流动,使空腔16中产生空气负压,沙子经进沙管被吸入空腔16中,与水流混合形成高压的水沙混合流;水沙混合流相继经外螺纹管14、喷嘴座8及喷射口10,喷射出超强高压的扇面状水沙混合流,即可对物体表面进行除锈、脱漆或除毛刺等的环保处理。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实用新型类似的结构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