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26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属于铸造成型领域。



背景技术:

砂型铸造工艺是通过砂型与下砂型组合形成铸件内外腔完整轮廓形状,砂型与下砂型组合后的空腔被液态金属充填,液态金属冷却凝固后形成铸件。在砂型与下砂型组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小砂块和散砂,一般使用压缩空气吹出型腔内小砂块和散砂。但由于型腔结构复杂性,存在众多拐角和死角,同时下砂型阻挡小砂块和散砂被气流吹出型腔的空间,容易集聚于型腔底部拐角和死角处,通过多次反复吹箱方式也很难将其彻底吹出型腔。由于小砂块和散砂挤占型腔空间,浇注过程中液态金属不能充填型腔,同时小砂块与散砂被高温液态金属烧结。在液态金属冷却凝固后,铸件表面出现夹砂缺陷,导致铸件轮廓形状不完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传统砂型铸造铸件因夹砂缺陷造成的成型不良问题,而提供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包括上砂型和下砂型;上砂型的下端加工有铸造件上端外形相匹配的上型腔;下砂型的上端加工有铸造件下端外形相匹配的下型腔,上砂型与下砂型上下合模后形成与铸造件外形相匹配的铸造型腔;其中,在下砂型下型腔位于铸造件形成夹砂缺陷处的最底端向下加工有聚砂空腔。

通过本实用新型铸造砂型成型后的铸造件,夹砂缺陷均集中在聚砂空腔对于的聚砂部分,对由于增加聚砂空腔产生的聚砂部分通过使用气刨或气割方式去除,即可得到没有夹砂缺陷的铸造成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砂型,能够消除铸造产品表面形成的夹砂缺陷,铸件形状轮廓完整,满足设计要求,特别适用于结构复杂的铸造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铸造砂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砂型;2-下砂型;3-转向架侧架滑槽部位;4-聚砂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以铸造加工铁路货车用转向架侧架为例,以常规铸造砂型进行铸造后,会在转向架侧架下端的滑槽部位形成夹砂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除夹砂缺陷的铸造砂型,如图1所示,包括上砂型1和下砂型2;上砂型1的下端加工有转向架侧架上端外形相匹配的上型腔;下砂型2的上端加工有转向架侧架下端外形相匹配的下型腔,上砂型与下砂型上下合模后形成与铸造件外形相匹配的铸造型腔;其中,在下砂型2下型腔位于转向架侧架滑槽部位3的最底端向下加工有聚砂空腔4。

通过本实施例铸造砂型成型后的转向架侧架,夹砂缺陷均集中在聚砂空腔对于的聚砂部分,对由于增加聚砂空腔产生的聚砂部分通过使用气刨或气割方式去除,即可得到转向架侧架产品。转向架侧架产品形状轮廓完整,无夹砂缺陷,满足设计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