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88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现有的打磨装置存在打磨精度低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打磨精度高的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在打磨装置打磨精度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磨精度高的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包括有大支架、第一滑轨、第一滑块、支杆、放置槽、第二弹性件、移动块、第一定滑轮、拉绳、第二定滑轮、第二滑块、第二滑轨、绕线轮、第一转轴、小磨砂轮、平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转轴、第二皮带轮、旋转电机、小支架、轴承座、铰接部件、摆动杆、移动杆、气缸、第三滑轨、第三滑块和第一弹性件;大支架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配合,第一滑块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支杆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左右两壁均设有第一弹性件,左侧第一弹性件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放置槽内左壁连接,右侧第一弹性件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放置槽内右壁连接,左侧第一弹性件右端和右侧第一弹性件左端通过挂钩的方式均连接有移动块,大支架内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配合,第二滑块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小支架,小支架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轴承座和旋转电机,轴承座位于旋转电机的左方,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和绕线轮,第一皮带轮位于绕线轮的上方,绕线轮上绕有拉绳,第二定滑轮通过第一直杆焊接在大支架内左侧,第二定滑轮位于第二滑轨的下方,第一定滑轮通过第二直杆焊接在大支架内左侧,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二定滑轮的下方,大支架内左侧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大支架内左侧连接,第一弹性件右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第一滑块左侧连接,拉绳绕过第二定滑轮和第一定滑轮,拉绳末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第一滑块左侧连接,拉绳位于小支架的前方,拉绳位于第一弹性件的上方,旋转电机上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第二转轴底部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小磨砂轮,第二滑块右侧与摆动杆通过铰接部件连接,铰接部件包括有凹形板、连接轴和旋转板,连接轴固定安装在凹形板上,在旋转板上设有通孔,连接轴穿过旋转板上的通孔,并且旋转板绕着连接轴转动,第二滑块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滑块右侧的铰接部件的凹形板连接,摆动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滑块右侧的铰接部件的旋转板连接,大支架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滑轨和气缸,第三滑轨位于气缸的左方,第三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配合,第三滑块底部与摆动杆右部通过铰接部件连接,第三滑块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底部的铰接部件的凹形板连接,摆动杆右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底部的铰接部件的旋转板连接,气缸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左侧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右侧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起点台,起点台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上端与起点台的下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下端设有压力检测头;大支架上还设有校准平台,校准平台的侧面设有安装块,校准平台的上方设有滑梯,滑梯上设有校准圆台,校准圆台的上部中央位置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设有通过与小磨砂轮接触测力的校准凸台,安装块上设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块和校准圆台;安装块上还设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块和滑梯,通过第一推杆的伸长和缩短带动滑梯在校准平台上运动;所述校准平台上还设有控制单元,校准凸台的上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检测头都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头和起点台上各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压力检测头和起点台上的距离传感器分别为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

所述滑梯上还设有支撑滑台,支撑滑台固定设置在滑梯上部,支撑滑台与滑梯错位,支撑滑台在滑梯上向放置槽所在方向伸出。第一推杆的伸长量小于第二推杆的伸长量,第一推杆的伸长量等于校准平台的左侧与放置槽右侧之间的距离,第二推杆的伸长量等于第二推杆收缩到最短时,校准圆台中间位置到放置槽中间位置的距离。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杆和风机,小支架内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杆,连杆位于旋转电机的右方,连杆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风机,连杆位于小磨砂轮的右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垫,左侧移动块的右侧和右侧移动块的左侧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橡胶垫。

优选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拉绳为钢丝绳。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的时候,工作人员将两侧的移动块向两边撑开,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再将需要打磨的智能手表外壳放在两侧的移动块的中间,松开两侧的移动块,将智能手表外壳固定,启动气缸伸长,带动移动杆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小支架和小磨砂轮向下运动,使得小磨砂轮向下运动至适当位置时,气缸停止工作,启动旋转电机正反转,带动第二转轴正反转,进而带动小磨砂轮转动,小磨砂轮转动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当第二转轴正反转时,带动第二皮带轮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一皮带轮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一转轴正反转,进而带动绕线轮正反转,使得绕线轮收放拉绳,带动第一滑块左右运动,进而带动支杆、放置槽和智能手表外壳左右运动,通过改变智能手表外壳左右位置使得小磨砂轮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启动气缸伸长或缩回,带动小磨砂轮上下运动,通过改变小磨砂轮上下位置使得小磨砂轮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全方位打磨,提高打磨智能手表外壳的精度,当完成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工作,且小支架、小磨砂轮、放置槽和智能手表复位后,气缸和旋转电机停止工作,当需要对智能手表外壳再进行打磨时,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连杆和风机,小支架内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杆,连杆位于旋转电机的右方,连杆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风机,连杆位于小磨砂轮的右方,当完成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工作后,启动风机工作,风机产生的风可以吹走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后的碎屑,由于小支架上下运动带动风机上下运动,使得风机可以全方位吹走碎屑,所以使得打磨后的智能手表外壳更干净。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左侧移动块的右侧和右侧移动块的左侧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橡胶垫,所以可以保护智能手表外壳不会受到损坏。

因为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更为精确地控制转速,使运行更为平稳。

因为拉绳为钢丝绳,钢丝绳比较抗拉和抗磨,所以可以延长拉绳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打磨精度高、装置操作简单和装置结构简单的效果,启动旋转电机正反转、气缸伸长或缩回,通过改变智能手表外壳和小磨砂轮的位置,使得小磨砂轮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全方位打磨,提高打磨智能手表外壳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大支架,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支杆,5-放置槽,6-第二弹性件,7-移动块,8-第一定滑轮,9-拉绳,10-第二定滑轮,11-第二滑块,12-第二滑轨,13-绕线轮,14-第一转轴,15-小磨砂轮,16-平皮带,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转轴,19-第二皮带轮,20-旋转电机,21-小支架,22-轴承座,23-铰接部件,24-摆动杆,25-移动杆,26-气缸,27-第三滑轨,28-第三滑块,29-第一弹性件,30-凹形板,31-连接轴,32-旋转板,33-连杆,34-风机,35-橡胶垫,36-校准平台,37-滑梯,38-第一推杆,39-安装块,40-第二推杆,41-校准圆台,42-校准凸台,43-支撑滑台,44-压力检测头,45-伸缩杆,46-起点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大支架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支杆4、放置槽5、第二弹性件6、移动块7、第一定滑轮8、拉绳9、第二定滑轮10、第二滑块11、第二滑轨12、绕线轮13、第一转轴14、小磨砂轮15、平皮带16、第一皮带轮17、第二转轴18、第二皮带轮19、旋转电机20、小支架21、轴承座22、铰接部件23、摆动杆24、移动杆25、气缸26、第三滑轨27、第三滑块28、第一弹性件29、校准平台36、滑梯37、第一推杆38、安装块39、第二推杆40、校准圆台41、校准凸台42、支撑滑台43、压力检测头44、伸缩杆45、起点台46和设置在校准平台36上的控制单元;大支架1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轨2与第一滑块3配合,第一滑块3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4,支杆4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放置槽5,放置槽5内左右两壁均设有第一弹性件29,左侧第一弹性件29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放置槽5内左壁连接,右侧第一弹性件29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放置槽5内右壁连接,左侧第一弹性件29右端和右侧第一弹性件29左端通过挂钩的方式均连接有移动块7,大支架1内左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滑轨12,第二滑轨12下方设有滑轮支架,滑轮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定滑轮10,第二滑轨12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11,第二滑轨12与第二滑块11配合,第二滑块11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小支架21,小支架21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轴承座22和旋转电机20,轴承座22位于旋转电机20的左方,轴承座22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7和绕线轮13,第一皮带轮17位于绕线轮13的上方,绕线轮13上绕有拉绳9,第一定滑轮8通过第二直杆焊接在大支架1内左侧,第一定滑轮8位于第二定滑轮10的下方,大支架1内左侧设有第一弹性件29,第一弹性件29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大支架1内左侧连接,第一弹性件29右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第一滑块3左侧连接,拉绳9绕过第二定滑轮10和第一定滑轮8,拉绳9末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第一滑块3左侧连接,拉绳9位于小支架21的前方,拉绳9位于第一弹性件29的上方,旋转电机20上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上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7之间绕有平皮带16,第二转轴18底部通过平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小磨砂轮15,第二滑块11右侧与摆动杆24通过铰接部件23连接,铰接部件23包括有凹形板30、连接轴31和旋转板32,连接轴31固定安装在凹形板30上,在旋转板32上设有通孔,连接轴31穿过旋转板32上的通孔,并且旋转板32绕着连接轴31转动,第二滑块11右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滑块11右侧的铰接部件23的凹形板30连接,摆动杆24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二滑块11右侧的铰接部件23的旋转板32连接,大支架1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滑轨27和气缸26,第三滑轨27位于气缸26的左方,第三滑轨27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28,第三滑轨27与第三滑块28配合,第三滑块28底部与摆动杆24右部通过铰接部件23连接,第三滑块28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28底部的铰接部件23的凹形板30连接,摆动杆24右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28底部的铰接部件23的旋转板32连接,气缸26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移动杆25,移动杆25左侧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第三滑块28右侧连接。由于小磨砂轮15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如此就需要对小磨砂轮15的磨损量进行监控,每次工作前都需要校准,为了校准,所述第二转轴18上设有起点台46,起点台46设有伸缩杆45,伸缩杆45的上端与起点台46的下方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伸缩杆45的下端设有压力检测头44;大支架1上还设有校准平台36,校准平台36的侧面设有安装块39,校准平台36的上方设有滑梯37,滑梯37上设有校准圆台41,校准圆台41的上部中央位置设有沉孔,沉孔内设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设有通过与小磨砂轮15接触测力的校准凸台42,安装块39上设有第二推杆40,第二推杆40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块39和校准圆台41,通过第二推杆40的伸长和缩短带动校准圆台41在滑梯37上运动。

为了支撑移动到放置槽上方的校准圆台41,防止校准圆台41抖动或下移,导致检测误差增大,所述滑梯37上还设有支撑滑台43,支撑滑台43固定设置在滑梯37上部,支撑滑台43与滑梯37错位,支撑滑台43在滑梯37上向放置槽5所在方向伸出;安装块39上还设有第一推杆38,第一推杆38的两端分别连接安装块39和滑梯37,通过第一推杆38的伸长和缩短带动滑梯37在校准平台36上运动。第一推杆38的伸长量小于第二推杆40的伸长量,第一推杆38的伸长量等于校准平台36的左侧与放置槽5右侧之间的距离,第二推杆40的伸长量等于第二推杆40收缩到最短时,校准圆台41中间位置到放置槽5中间位置的距离。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校准平台36上还设有控制单元,校准凸台42的上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检测头44都通过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为了检测小磨砂轮15的下端与智能手表的打磨位置的实际距离,所述压力检测头44和起点台46上各设有一个距离传感器,压力检测头44和起点台46上的距离传感器分别为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

校准的步骤:

步骤一,第一推杆38将滑梯37推到放置槽5旁边,第二推杆40将校准圆台41推到小磨砂轮15正下方;

步骤二,小支架21向下运动,此时伸缩杆45处于收缩状态,当小磨砂轮15与校准凸台42的上表面接触后,压力传感器产生压力,小支架21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步骤三,伸缩杆45伸长,直到压力检测头44的下表面与校准圆台41的上表面接触,压力检测头44产生压力,伸缩杆45停止伸长并保持静止;

步骤四,校准凸台42缩回到校准圆台41的沉孔内,第一推杆38将滑梯37拉回到校准平台36上方,第二推杆40将校准圆台41同步拉回到滑梯37正上方;

步骤五,此时压力检测头44的下表面与小磨砂轮15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等于校准凸台42的厚度值,压力检测头44的下表面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测量压力检测头44的下表面距离智能手表需打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距离传感器测量压力检测头44的上表面与起点台46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将得到的数值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预先设置的压力检测头44的厚度值和校准凸台42的厚度值可以解算可以得到小支架21还需要下降多少可以到达智能手表需打磨的表面。

经过校准后,消除了小磨砂轮15由于磨损带来的精度的影响。

带校准的智能手表打磨装置还包括有连杆33和风机34,小支架21内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杆33,连杆33位于旋转电机20的右方,连杆33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风机34,连杆33位于小磨砂轮15的右方。

还包括有橡胶垫35,左侧移动块7的右侧和右侧移动块7的左侧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橡胶垫35。

旋转电机20为伺服电机。

拉绳9为钢丝绳。

第一弹性件29和第二弹性件6均为弹簧。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的时候,工作人员将两侧的移动块7向两边撑开,第一弹性件29被压缩,再将需要打磨的智能手表外壳放在两侧的移动块7的中间,松开两侧的移动块7,将智能手表外壳固定,然后校准,校准后再次启动气缸26伸长,带动移动杆25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三滑块28向左运动,进而带动第二滑块11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小支架21和小磨砂轮15向下运动到智能手表需打磨的表面,气缸26停止工作,启动旋转电机20正反转,带动第二转轴18正反转,进而带动小磨砂轮15转动,小磨砂轮15转动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当第二转轴18正反转时,带动第二皮带轮19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7正反转,进而带动第一转轴14正反转,进而带动绕线轮13正反转,使得绕线轮13收放拉绳9,带动第一滑块3左右运动,进而带动支杆4、放置槽5和智能手表外壳左右运动,通过改变智能手表外壳左右位置使得小磨砂轮15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打磨,启动气缸26伸长或缩回,带动小磨砂轮15上下运动,通过改变小磨砂轮15上下位置使得小磨砂轮15对智能手表外壳进行全方位打磨,提高打磨智能手表外壳的精度,当完成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工作,且小支架21、小磨砂轮15、放置槽5和智能手表复位后,气缸26和旋转电机20停止工作,当需要对智能手表外壳再进行打磨时,重复以上步骤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连杆33和风机34,小支架21内顶部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杆33,连杆33位于旋转电机20的右方,连杆33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风机34,连杆33位于小磨砂轮15的右方,当完成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工作后,启动风机34工作,风机34产生的风可以吹走智能手表外壳打磨后的碎屑,由于小支架21上下运动带动风机34上下运动,使得风机34可以全方位吹走碎屑,所以使得打磨后的智能手表外壳更干净。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35,左侧移动块7的右侧和右侧移动块7的左侧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均连接有橡胶垫35,所以可以保护智能手表外壳不会受到损坏。

因为旋转电机20为伺服电机,所以可以更为精确地控制转速,使运行更为平稳。

因为拉绳9为钢丝绳,钢丝绳比较抗拉和抗磨,所以可以延长拉绳9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