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白钨矿提取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8531阅读:6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白钨矿提取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从白钨矿中提取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近70%的钨资源由白钨矿构成。目前,随着黑钨矿资源的不断枯竭,白钨矿已成为了主要的工业原料。

过去,分解白钨矿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苏打压煮法,盐酸浸出法和苏打烧结法,由于存在各自的不足,均已被淘汰。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南大学李洪桂教授开发了碱热球磨工艺,改变了“在工业条件下不可能用NaOH分解法处理白钨矿”的看法,以及碱分解白钨矿理论和工艺逐步成熟和进步,使白钨矿碱压煮工艺逐步成为钨冶炼工业的主流工艺,目前,全国近95%以上的钨冶炼企业均采用该工艺分解白钨矿。但该法采用的设备为压煮器,仍属高压设备,需带8-15公斤的压力才能保证白钨矿的分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生产过程为间歇性的单釜操作,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急需开发新的安全、连续、高效的钨矿分解工艺。

其实,我国第一代钨冶炼生产工艺-碳酸钠烧结法,可在烧结温度800-900℃条件下连续分解白钨矿,形式上便可满足上述要求,但又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众所周知,碳酸钠烧结法最早用来冶炼黑钨矿,也适用于处理白钨矿,但在处理白钨矿时,反应生成的硅酸钙又能与Na2WO4进行二次反应而生成CaWO4,造成钨矿分解率仅为95%左右,且会产生大量的CO2温室气体(《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编委会.有色金属提取冶金手册-稀有高熔点金属(上)[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88-95),因此,采用焙烧法分解白钨矿需进一步提高钨矿的分解率,同时解决CO2气体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范围广,能耗低,分解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钨矿提钨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白钨矿提取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白钨矿粒度研磨至小于200目。

步骤二,将研磨后的白钨矿与固体NaOH和SiO2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焙烧。

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焙烧物进行水浸得到钨酸钠溶液。

进一步地,以WO3计,所述白钨矿中含钨30~70wt. %,NaOH用量为理论量的1.0~3.0倍,SiO2用量是理论量的1.0-1.5倍。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三中,焙烧温度控制在600~800℃,焙烧时间控制在1.0~3.0小时。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四中,浸出的液固比为2:1~5:1;浸出温度控制在室温至95℃,浸出时间控制在3.0~5.0小时。

进一步地,浸出温度控制在50~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钨矿提钨的方法,通过将白钨矿与固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硅混合焙烧实现反应;与现有工艺相比,克服了使用高压釜存在的生产间歇操作、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与早期的碳酸钠烧结法分解钨矿相比,反应温度低近200℃,钨提取率提高约5%,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提高了宝贵钨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处理白钨矿提取钨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焙烧产物的XRD分析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氢氧化钠分解白钨矿的经典理论——赝三元相图可知,只要氢氧化钠的浓度足够高,便可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分解白钨矿,倘若将氢氧化钠的浓度提高至极致,即固体氢氧化钠,同时配上一定的温度,是否同样分解白钨矿,形成氢氧化钠焙烧分解白钨矿的方法。基于此设想,课题组将白钨精矿和氢氧化钠混料后,置于刚玉坩埚中进行焙烧,结果发现渣含钨为3.88%,结果并不理想;而按同样的配料,置于陶瓷坩埚,并按同样的条件进行焙烧时,渣含钨仅为0.25%,效果极佳。两个实验的差别仅为坩埚材质,后经查验,两种坩埚材质中SiO2含量陶瓷坩埚远高于刚玉坩埚。因此,按照相同的白钨精矿和氢氧化钠配料比,同时加入一定量SiO2,置于刚玉坩埚中,在相同焙烧条件下焙烧,渣含钨为0.28%,进一步证明了SiO2在氢氧化钠焙烧分解白钨矿过程中的作用,焙烧产物经过XRD分析检测为Na2CaSiO4(Na2O·CaO·SiO2),为一种新的三元渣,而非苏打烧结法生成的硅酸钙,由此,推断出该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CaWO4+4NaOH+SiO2=Na2WO4+Na2CaSiO4+2H2O

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钨矿提钨的方法,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钨矿提钨的方法,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用NaOH溶液分解白钨矿的工艺,改用NaOH固体和SiO2固体焙烧分解白钨矿。

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白钨矿粒度研磨至小于200目,以WO3计,所述白钨矿中含钨30~70wt. %。

步骤二,将研磨后的白钨矿与固体NaOH和SiO2混合均匀,NaOH用量为理论量的1.0~3.0倍,SiO2用量是理论量的1.0-1.5倍。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物置于高温炉中焙烧;焙烧温度控制在600~800℃,焙烧时间控制在1.0~3.0小时。

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焙烧物进行水浸得到钨酸钠溶液,其中,浸出的液固比为2:1~5:1;浸出温度控制在室温至95℃,浸出时间控制在3.0~5.0小时。优选所述浸出温度控制在50~80℃。

以下为更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某白钨精矿含62.45%WO3,粒度为-200目。矿重100g,2.0倍理论NaOH用量,1倍理论SiO2用量,700℃焙烧2.0h,焙烧产物加水搅拌浸出,液固比5:1,温度70℃,保温3h, 过滤,水洗,烘干,渣中含不溶性WO3为0.26%,分解率达99.78%。

实施例2:某白钨矿中含46.77%WO3,粒度为-250目。矿重80g,2.5倍理论NaOH用量,1.3倍理论SiO2用量,800℃焙烧3h,焙烧产物加水搅拌浸出,液固比4:1,温度50℃,保温4h, 过滤,水洗,烘干,渣中含不溶性WO3为0.21%,分解率达99.85%。

实施例3:某白钨矿中含52.36%WO3,粒度为-250目。取上述矿150g,1.5倍理论NaOH用量,1.2倍理论SiO2用量, 600℃焙烧1h,焙烧产物加水搅拌浸出,液固比2:1,温度为室温,保温3.5h, 过滤,水洗,烘干,渣中含不溶性WO3为8.48%,分解率达93.76%。

实施例4:某白钨矿中含35.71%WO3,粒度为-300目。矿重200g,1.3倍理论NaOH用量,1.5倍理论SiO2用量,650℃焙烧3h,焙烧产物加水搅拌浸出,液固比3:1,温度80℃,保温5h,过滤,水洗,烘干,渣中含不溶性WO3为0.33%,分解率达98.64%。

从上述试验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的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混合分解白钨矿提钨的方法,可高效分解任意白钨矿,与现有碱分解工艺相比,克服了使用高压釜存在的生产间歇操作、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与早期的碳酸钠烧结法分解钨矿相比,反应温度低近200℃,钨提取率提高约5%,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提高了宝贵钨资源的利用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