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708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料模具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钢作为制造塑料、橡胶制品的模具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生活用具、汽车摩托车等各类行业。yb/t107冶金部塑料模具钢板标准中给出了sm3cr2mo,sm3cr2ni1mo两个常用牌号的化学成分,分别对应美国astmp20和瑞典718塑料模具钢。一般都以预硬化态交货,硬度控制在28~38hrc之间。

随着塑料制品尺寸的日趋大型化、复杂化,对模具钢材料的寿命、耐磨性、耐蚀性、高抛光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仍需要从日本、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国家进口大量的塑料模具钢。显然,yb/t107等行业标准的塑料模具钢牌号不能满足所有的市场要求,急需开发出一系列满足特殊要求的塑料模具钢。

专利cn102312168b提供了一种添加ti、b元素微合金化的塑料模具钢,专利cn10398141b提供了一种无mo型低成本塑料模具钢,也添加了b元素增加材料的淬透性。专利cn102899571b发明的塑料模具钢添加一定量的v进行微合金化,采用模铸钢锭再进行轧制的方法进行制造。上述工艺均添加了贵金属合金元素,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生产方法。本发明钢板化学成分设计合理,不添加ni、nb、ti、v等贵重元素,工艺简单,产品性能优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所述钢板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c:0.32~0.40%,mn:1.30~1.80%,si:0.30~0.60%,s≤0.015%,p≤0.020%,cr:1.40~2.00%,mo:0.30~0.50%,al:0.015~0.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钢板中,mn/cr比和si/mo比均控制在0.60~1.50,不添加ni、nb、ti、v等贵重合金元素。

本发明所述钢板硬度为28~38hrc,同一块钢板硬度偏差≤3hrc。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的生产方法,其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所述钢板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下:c:0.32~0.40%,mn:1.30~1.80%,si:0.30~0.60%,s≤0.015%,p≤0.020%,cr:1.40~2.00%,mo:0.30~0.50%,al:0.015~0.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转炉冶炼工序,入转炉铁水中s≤0.050%;转炉冶炼工序可采用电弧炉冶炼提供初炼钢水,用于转炉冶炼的铁水视s含量高低考虑采用铁水预处理。

本发明所述rh真空冶炼工序可采用vd真空处理或cas-ob真空精炼进行脱气处理,目的是降低钢水中的气体含量,特别是h含量。

本发明所述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200-350a,压下量为2~10mm,连铸坯厚度为220~320mm。

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可以连续铸造出偏析小、无疏松的高质量板坯。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1为连铸结晶器,钢水浇注到结晶器中,连续铸造,2为连铸的板坯,3、4、6、7为电磁搅拌辊,成对布置。5、8为动态轻压下辊。电磁搅拌安装在连铸结晶器下部的二次冷却区域,目的是搅拌混合钢水,降低凝固时连铸坯的偏析。动态轻压下安装在弧形段之后的矫直区,在连铸坯凝固末端位置,连铸辊施加一定的压下量,可以获得无疏松的连铸坯。

本发明所述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150~1260℃,高压水除鳞,终轧温度为820~900℃。

本发明所述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后视钢板厚度采用空冷和水冷两种方式,对于厚度<80mm的钢板采用空冷;厚度≥80mm的钢板采用水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650~800℃。

本发明所述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520~620℃,保温时间为40~160min。

本发明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产品检测标准参考gb/t231.1-200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高锰的成分设计,mn/cr比和si/mo比均控制在0.60~1.50之间,确保淬透性,不添加ni、nb、ti、v等贵重合金元素,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2、采用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获得了硬度均匀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硬度范围在28~38hrc之间,同一块钢板硬度偏差≤3hrc,同时获得高寿命和较好抛光性能的塑料模具钢板,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使用要求。3、本发明采用塑料模具钢常用的cr、mo、mn等合金元素,无需添加ti、nb、v、b等元素进行微合金化,即生产出合格的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磁搅拌以及连铸结晶器位置结构图。

图中,1为连铸结晶器,2为连铸的板坯,3、4、6、7为电磁搅拌辊,5、8为动态轻压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厚度规格为21mm的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生产方法。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0.38%,mn:1.36%,s:0.006%,p:0.018%,si:0.34%,al:0.022%,cr:1.65%,mo:0.38%,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转炉冶炼工序:入转炉的铁水中,硫含量为0.050%。

2)lf炉精炼:经过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得合格钢水,mn/cr比为0.824,si/mo比为0.89,s:0.006%。

3)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350a,压下量为5mm,连铸坯厚度为250mm,连续铸造板坯规格为250×1800×3000mm。

4)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200℃,高压水除鳞,轧至21mm厚度,终轧温度为840℃。钢板轧制后采用空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680℃。

5)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40min。回火热处理后在空气中冷却,检验钢板硬度为32~34hrc,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实施例2

厚度规格为41mm的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生产方法。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0.38%,mn:1.35%,s:0.006%,p:0.018%,si:0.34%,al:0.018%,cr:1.68%,mo:0.38%,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转炉冶炼工序:入转炉的铁水中,硫含量为0.040%。

2)lf炉精炼:经过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得合格钢水,mn/cr比为0.80,si/mo比为0.89,s:0.006%。

3)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350a,压下量为5mm,连铸坯厚度为280mm,连续铸造板坯规格为280×1800×3000mm。

4)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200℃,高压水除鳞,轧至41mm厚度,终轧温度为830℃。钢板轧制后采用空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740℃。

5)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580℃,保温时间为80min。回火热处理后在空气中冷却,检验钢板硬度为30~33hrc,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实施例3

厚度规格为81mm的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生产方法。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0.39%,mn:1.45%,s:0.006%,p:0.018%,si:0.34%,al:0.020%,cr:1.70%,mo:0.39%,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转炉冶炼工序:入转炉的铁水中,硫含量为0.050%。

2)lf炉精炼:经过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得合格钢水,mn/cr比为0.853,si/mo比为0.872,s:0.006%。

3)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350a,压下量为5mm,连铸坯厚度为280mm,连续铸造板坯规格为280×1800×3000mm。

4)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200℃,高压水除鳞,轧至81mm厚度,终轧温度为830℃。钢板轧制后采用喷水水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700℃。

5)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160min。回火热处理后在空气中冷却,检验钢板硬度为33~35hrc,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实施例4

厚度规格为20mm的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生产方法。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0.32%,mn:1.30%,s:0.015%,p:0.020%,si:0.30%,al:0.015%,cr:1.40%,mo:0.3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转炉冶炼工序:入转炉的铁水中,s:0.050%。

2)lf炉精炼:经过lf炉精炼、cas-ob真空精炼得合格钢水,mn/cr比为0.93,si/mo比为1.00,s:0.015%。

3)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200a,压下量为2mm,连铸坯厚度为220mm,连续铸造板坯规格为220×1800×3000mm。

4)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150℃,高压水除鳞,轧至20mm厚度,终轧温度为820℃。钢板轧制后采用空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800℃。

5)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520℃,保温时间为100min。回火热处理后在空气中冷却,检验钢板硬度为28~30hrc,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实施例5

厚度规格为120mm的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生产方法。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c:0.40%,mn:1.80%,s:0.009%,p:0.010%,si:0.60%,al:0.040%,cr:2.00%,mo:0.5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高锰预硬化塑料模具钢板生产方法包括电弧炉冶炼、lf炉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板坯、控轧控冷和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1)电弧炉冶炼工序:入转炉的铁水中硫含量为0.015%。

2)lf炉精炼:经过lf炉精炼、vd真空处理精炼得合格钢水,mn/cr比为0.90,si/mo比为1.20,s:0.009%。

3)连铸板坯工序:采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电磁搅拌电流为300a,压下量为10mm,连铸坯厚度为320mm,连续铸造板坯规格为320×1800×3000mm。

4)控轧控冷工序,轧制前加热温度为1260℃,高压水除鳞,轧至120mm厚度,终轧温度为900℃。钢板轧制后采用喷水水冷,冷却后钢板返红温度为650℃。

5)高温回火热处理工序,采用连续式辊底炉进行高温回火热处理,热处理保温温度为620℃,保温时间为160min。回火热处理后在空气中冷却,检验钢板硬度为37~38hrc,符合预硬化塑料模具钢的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