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8322发布日期:2018-06-05 20:1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中的电磨通常由壳体、位于壳体中的电动机、由电机带动的输出轴、以及输出轴上的工作部件,如砂轮等组成;电磨常用于石材、金属、木材等材料的切割打磨,在电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工作部件与打磨材料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通过输出轴与壳体的结合部进入壳体内部,从而影响壳体内运动部件的润滑性能,甚至对电动机的电气性能产生影响;

电动工具中常用的防尘方法是在输出轴与壳体之间设置一个油封来阻止粉尘等进入壳体;但是,油封的使用有一定条件限制,如输出轴表明的线速度小于15米/秒等;而电磨工作时的转速可以到达10000转/分钟甚至30000转/分钟以上,并且旋转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这种工作条件下不适合采用油封进行防尘;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阻止粉尘进入电磨壳体内;

因此,如何防止粉尘从输出轴与壳体结合部进入壳体内部,提升电动工具耐用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可以防止粉尘从输出轴与壳体结合部进入壳体内部,提升电动工具耐用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工具,所述电动工具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以及第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二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工作部件的输出轴;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排尘装置,所述排尘装置在所述输出轴旋转时,向壳体外部排出进入壳体的粉尘。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尘装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和壳体的结合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尘装置为:设置于输出轴外表面上的,当所述输出轴旋转时旋进方向朝向第一端的螺纹。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纹的螺牙为锯齿形,所述螺牙的牙侧角≥3°,且≤30°。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纹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出轴和壳体结合部,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螺纹中间部分位于所述输出轴和壳体结合部,两端部分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外部和内部。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输出轴和壳体的结合部,所述螺纹大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1~0.2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动工具,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以及第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二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工作部件的输出轴;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排尘装置,所述排尘装置在所述输出轴旋转时,向壳体外部排出进入壳体的粉尘。如此,在电动工具工作过程中,主动向壳体外排出粉尘,防止粉尘从输出轴与壳体结合部进入壳中,提升电动工具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工具前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出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动工具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动机、以及第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二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工作部件的输出轴;所述电动机带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排尘装置,所述排尘装置在所述输出轴旋转时,向壳体外部排出进入壳体的粉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工具100,所述电动工具100前端剖视图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部的电动机(未显示在图 中)和输出轴120;这里所述电动工具100可以是电磨等工作状态下输出轴120转速较快的电动工具100,也可以是电动起等工作状态下输出轴120转速较慢的电动工具100;

所述输出轴120设置在壳体110内,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一端121用于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这里,所述连接机构可以是设置在电动机轴上的多边形套筒和设置在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一端121上的与所述多边形套筒配合的多边形轴体,也可以是齿轮变速装置等现有的连接电动机和输出轴120的连接机构;

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二端122伸出所述壳体110,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二端122用于与磨头等工作部件连接;所述输出轴120可以直接与电动机轴相连伸出壳体110外,也可以如图1所示在壳体110内设置1个或多个的轴承130用于支撑输出轴120,保持输出轴120稳定转动;

这里,可以在所述输出轴120上设置如扇叶等排尘装置,当输出轴120旋转时,可以排出进入壳体110的粉尘;可以将所述排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输出轴120的结合部;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输出轴120的结合部,如图1椭圆虚线框中所示的所述输出轴120伸出所述壳体110时,穿透所述壳体110的位置;将所述排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输出轴120的结合部,可以防止粉尘等从所述结合部进入壳体110内,从而影响壳体110内部电机等运动部件。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排尘装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输出轴120上的螺纹123,所述螺纹123可以设置为当所述输出轴120旋转时旋进方向朝向第一端121;

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输出轴120,设置有用于排尘的螺纹123;假设电动工具100工作时所述输出轴120的旋转方向如箭头A所示;这时,所述螺纹123可以设置为如图2所示,当所述输出轴120的按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时,所述螺纹123的旋进方向如箭头C所示为朝向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一端121,当所述螺纹123的旋进方向为朝向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一端121的时候,所述螺纹123会向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二端122产生传输作用,因此,进入所述螺纹123的粉尘等会被所述螺纹123向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二端122传输,即沿箭头B所示方向向壳体110外部排出;从而避免了粉尘等通过所述壳体110与所述输 出轴120的结合部进入壳体110内部;同时,所述螺纹123也会把空气推向所述输出轴120的第二端122,产生空气压力,从而避免粉尘的进入。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所述螺纹123的排尘能力,可以将所述螺纹123螺牙面向所述第二端122的侧面垂直于所述输出轴120轴线;根据螺纹加工能力,可以将所述螺纹123加工为锯齿形,并且设置所述螺纹123螺牙的牙侧角≥3°,且≤30°;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123一部分位于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110外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螺纹123为连续的一段螺纹;其中所述螺纹123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椭圆虚线框所示的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所述螺纹123的另一部分则伸出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外部;如此位于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的所述螺纹123的一部分可以将进入所述结合部的粉尘等排出;位于壳体110外部的所述螺纹123的另一部分可以避免粉尘等进入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起到较好的排尘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螺纹123中间部分位于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10外部和内部;

具体的,所述螺纹123为连续的一段螺纹;其中所述螺纹123的中间部分可以设置在椭圆虚线框所示的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所述螺纹123的一端伸出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外部,所述螺纹12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如此位于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的所述螺纹123的中间部分可以将进入所述结合部的粉尘等排出;位于壳体110外部的所述螺纹123的一端可以避免粉尘等进入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结合部;位于壳体110内部的所述螺纹123的另一端将进入壳体110内部的粉尘等排出壳体110内部;起到更好的排尘作用。

为了优化所述螺纹123的排尘作用,在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的结合部,所述螺纹123的大径与所述壳体110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1~0.2mm;如此,能使进入所述输出轴120和壳体110的结合部间隙的粉尘等更好地被所述螺纹123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