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1493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芯研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



背景技术:

光线插芯是光通信行业的一种基础光学器件,光插芯根据其外形分类最常见的有圆柱形插芯和方形插芯,为了实现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满足预设的光学指标,通常要求将光纤插芯端面进行研磨和抛光。

现有的插芯研磨装置多为一出多插芯研磨机,可同时加工多个光纤插芯,加工待研磨加工件时,将多个光纤插芯安装在研磨夹具上,再将研磨夹具对准装有砂纸的研磨底盘进行研磨,现有的研磨机是由人工移动重锤来调节压力的大小,这种加压的方式不能精确地调整压力的大小,研磨后的光钎插芯的精度不能保证,容易造成光纤插芯端面研磨不均匀,难以达到对光纤插芯端面的光学要求。

此外,现有的一出多插芯研磨机受到结构限制,无法实现对光纤插芯端面进行球面加工,球面加工磨削的角度操作难度大,对研磨加压的要求更为苛刻。再次,光纤插芯研磨完毕后,如果直接用手工取放研磨夹具,不但会降低生产效率,而且难免会造成光纤插芯研磨端面的二次划伤,降低产品良率。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包括:承板、上顶气缸、工装固定板、砝码和夹紧气缸;所述上顶气缸设置在承板上,上顶气缸的输出轴连接上方的工装固定板,工装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砝码,所述夹紧气缸设置在工装固定板的一侧,向夹紧气缸施力后,工装固定板的一端受力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还包括自动填料模块,所述自动填料模块设置在夹紧气缸的一侧,包括:底座、两根纵向皮带轨、一根横向皮带轨、取料组件和工装架;所述工装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两根纵向皮带轨设置在工装架的两侧,所述横向皮带轨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根纵向皮带轨上,并沿纵向皮带轨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取料组件设置在横向皮带轨上,并沿横向皮带轨长度方向左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移动基座和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设置在横向皮带轨上,移动基座的输出轴连接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沿横向皮带轨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移动基座的输出轴带动机械臂前后转动,将工装架上的加工工件取放到夹紧气缸上的工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移动基座、转向气缸和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设置在横向皮带轨上,移动基座的输出轴连接转向气缸,所述转向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沿横向皮带轨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移动基座的输出轴带动转向气缸以及与转向气缸连接的机械臂前后转动,将工装架上的加工工件取放到夹紧气缸上的工位内。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还包括若干导杆,所述导杆设置在上顶气缸的四周,导杆的上端穿过工装固定板,所述工装固定板在上顶气缸的带动下,沿导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还包括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设置在工装固定板上,旋转气缸的输出轴连接一旋转板,所述夹紧气缸设置在旋转板上,旋转气缸带动旋转板转动,从而带动夹紧气缸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气缸的输出轴连接一开口向上的“U”形夹紧块,与“U”形夹紧块底部对应的旋转板上设有“V”形槽口,用于放置加工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板侧面还设有插芯夹持深度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承板下方还设有基座。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通过机械的方式平稳地提取加工工件和更换加工工件工位,实现了光纤插芯的全自动取放,即提高了效率,又能防止研磨停止后对加工件研磨端面的二次划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加减砝码完成对加工工件复杂角度的精细磨削,实现精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包括:基座1、承板2、上顶气缸3、工装固定板4、导杆5、砝码6、旋转气缸7、夹紧气缸8、自动填料模块;所述基座1设置在承板2下方。所述上顶气缸3设置在承板2上,上顶气缸3的输出轴连接上方的工装固定板4,工装固定板4的上方设置有砝码6,所述旋转气缸7设置在工装固定板4上,旋转气缸7的输出轴连接一旋转板71,所述夹紧气缸8设置在旋转板71上,旋转气缸7带动旋转板71转动,从而带动夹紧气缸8转动。向夹紧气缸8施力后,工装固定板4的一端受力翘起。

其中,所述导杆5设置在上顶气缸3的四周,导杆5的上端穿过工装固定板4,所述工装固定板4在上顶气缸3的带动下,沿导杆5上下运动。所述夹紧气缸8的输出轴连接一开口向上的“U”形夹紧块,与“U”形夹紧块底部对应的旋转板71上设有“V”形槽口,用于放置加工工件10。所述旋转板71侧面还设有插芯夹持深度限位块81,插芯夹持深度限位块81用于托住夹紧气缸8夹住的加工工件10的底端,避免加工工件10下落。

所述自动填料模块设置在夹紧气缸8的一侧,包括:底座901、两根纵向皮带轨903、一根横向皮带轨904、取料组件905和工装架902;所述工装架902设置在底座901上,所述两根纵向皮带轨903设置在工装架902的两侧,所述横向皮带轨904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两根纵向皮带轨903上,并沿纵向皮带轨903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取料组件905设置在横向皮带轨904上,并沿横向皮带轨904长度方向左右移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取料组件905可以包括:移动基座和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设置在横向皮带轨904上,移动基座的输出轴连接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沿横向皮带轨904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移动基座的输出轴带动机械臂前后转动,将工装架902上的加工工件10取放到夹紧气缸8上的工位内。

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取料组件905也可以包括:移动基座、转向气缸和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设置在横向皮带轨904上,移动基座的输出轴连接转向气缸,所述转向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机械臂;所述移动基座沿横向皮带轨904长度方向左右移动,移动基座的输出轴带动转向气缸以及与转向气缸连接的机械臂前后转动,将工装架902上的加工工件10取放到夹紧气缸8上的工位内。

加工工件10的一端在工位内加工完毕后,夹紧气缸8的“U”形夹紧块松开,机械臂向前摆动,将加工工件10从夹紧气缸8的工位内吸取出来。机械臂吸取加工工件10后,转向气缸控制机械臂左右翻转,并控制机械臂将加工工件10的未加工端面朝上,重新放置入夹紧气缸8上的工位内,从而实现加工工件10上下两端的倒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自动填料模块中的取料组件905将工装架902上放置的加工工件10放置到夹紧气缸8上的工位内,控制夹紧气缸8夹紧加工工件10,开启磨削装置对加工工件10进行磨削。磨削装置磨削加工工件10时,对加工工件10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导致工装固定板4向上翘起,此时,通过在工装固定板4上增加砝码6,控制磨削装置对加工工件10的磨削精度。

磨削完毕后,上顶气缸3抬升工装固定板4,旋转气缸7控制夹紧气缸8从靠近插芯夹持深度限定块的位置向一旁转动,再控制夹紧气缸8松开加工工件10,此时,加工工件10可自动落入下一个加工工位,无需手动操作,避免人工操作对加工工件10造成划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通过机械的方式平稳地提取加工工件10和更换加工工件10工位,实现了光纤插芯的全自动取放,即提高了效率,又能防止研磨停止后对加工件研磨端面的二次划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加减砝码6完成对加工工件10复杂角度的精细磨削,实现精加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