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轴砂带型的全自动360度线材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2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半轴砂带型的全自动360度线材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抛光设备,具体涉及半轴砂带型的全自动360度线材抛光机。



背景技术:

金属线材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退火工艺,及线材再利用剥皮后在金属的表面产生氧化皮层,使金属表面颜色显黑且粗糙。为了处理线材表层的氧化层,使线材表层达到有光泽,现有的处理金属表面氧化层的方式多采用酸洗的方法去除,这种方法工作效率高,但线材间接触表面易酸洗不到位,酸洗的排酸处理难度较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或者采用机械抛光,机械抛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更易保证加工质量,因此应用较为广泛。但都采用直轮抛光,通过线材同多组抛光轮的接触实现抛光的目的,由于抛光轮与线材都是各自自转,因此抛光速度慢、效率低下。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可以360度快速对线材进行抛光的抛光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金属线材抛光机工作效率低,不能360度快速抛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轴砂带型的全自动360度线材抛光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进料口,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机身上设有:

线材调直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外侧的支撑板上,包括下压轮和两个等高的上压轮,两所述上压轮之间设有与所述下压轮上下相对的调节轮;

传动机构,包括滚筒和转动设置在所述滚筒上的两个砂带轮组,两所述砂轮带组通过活动连接器联动,所述滚筒由公转电机通过第一皮带驱动,其中一个所述砂带轮组由自转电机通过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驱动,各所述砂带轮组的外周设有抛光砂带;

靠模,包括固定在所述机身内的靠模支架和设置在所述靠模支架上的仿模块,所述仿模块设有与线材适配的线槽;

线材由所述进料口进入并在所述线槽的限位下经由所述抛光砂带打磨,最终从所述出料口输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滚筒包括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通过四根支撑杆联动,所述砂带轮组包括主动砂轮和调节砂轮,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所述主动砂轮和所述调节砂轮的中心连线经过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圆心。

在上述方案中,两根所述支撑杆关于所述主动砂轮对称设置,另外两根所述支撑杆关于所述调节砂轮对称设置,且所述主动砂轮、所述调节砂轮分别与邻近的两所述支撑杆通过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包绕在所述公转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皮带轮上,所述出料口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包绕在所述自转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料口的内侧设有第二皮带从动轮,所述第二滚筒上转动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包绕在所述第二皮带从动轮和所述第三皮带轮上,所述第三皮带轮和所述主动砂轮联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滚筒的中心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中空轴,所述第二皮带从动轮的中心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中空轴,所述第一中空轴穿出所述机身,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轴上,所述第一中空轴形成所述进料口,所述第二中空轴穿出所述机身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轴上,所述第二中空轴形成所述出料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靠模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轴的外周,所述第二滚筒转动设置在所述靠模的外周面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主动砂轮、调节砂轮的两端均设有调节轴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板的外端设有分别容纳弱弯度与强弯度的线材进入所述线材调直机构的上模套与下模套。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机身的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公转电机和所述自转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顶壁上设有除尘风机,所述除尘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所述机身的底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公转电机带动滚筒转动,通过自转电机带动砂轮组自行转动,使滚筒的转动和砂轮组的自转相结合,可以对线材进行360度快速抛光,且砂轮组为两组,可对线材进行双重抛光,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结构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轴砂带型的全自动360度线材抛光机包括机身100,机身100的一侧设有进料口110,另一侧设有出料口120,机身100上设有线材调直机构、传动机构和靠模700。

线材调直机构设置在进料口110外侧的支撑板200上,包括下压轮212和两个等高的上压轮211,两上压轮211之间设有与下压轮212上下相对的调节轮213。传动机构包括滚筒和转动设置在滚筒上的两个砂带轮组,两砂轮带组通过活动连接器640联动,滚筒由公转电机300通过第一皮带310驱动,其中一个砂带轮组由自转电机400通过第二皮带410和第三皮带414驱动,各砂带轮组的外周设有抛光砂带630。靠模700包括固定在机身100内的靠模支架和设置在靠模支架上的仿模块,仿模块设有与线材适配的线槽。线材由进料口110进入并在线槽的限位下经由抛光砂带630打磨,最终从出料口120输出。

如图1和图3所示,滚筒包括沿轴向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通过四根支撑杆530联动,砂带轮组包括主动砂轮610和调节砂轮620,并设置在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之间,主动砂轮610和调节砂轮620的中心连线经过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的圆心。将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通过支撑杆530联动,而砂带轮组设置在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之间,对线材的抛光打磨在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的定位下,保证线材依次经过并保证直线度。

如图2和图3所示,两根支撑杆530关于主动砂轮610对称设置,另外两根支撑杆530关于调节砂轮620对称设置,且主动砂轮610、调节砂轮620分别与邻近的两支撑杆530通过支撑架540连接。由于两砂轮带组设置在第一滚筒510和第二滚筒520之间,并通过活动连接器640连接,因此在转动时难免会由于装配误差导致晃动,而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利用支撑架540将砂轮带组与支撑杆530进行连接固定,并且结构对称,平衡性好,有利于滚筒的稳定转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料口110设有第一皮带轮311,第一皮带310包绕在公转电机300的输出轴和第一皮带轮311上,出料口120设有第二皮带轮411,第二皮带410包绕在自转电机400的输出轴和第二皮带轮411上。进料口110和出料口120的结构直接与传动机构进行了结合,节省了空间,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出料口120的内侧设有第二皮带从动轮412,第二皮带从动轮412与第二皮带轮411联动,第二滚筒520上转动设有第三皮带414轮413,第三皮带414包绕在第二皮带从动轮412和第三皮带414轮413上,第三皮带414轮413和主动砂轮610联动。第二皮带从动轮412和第三皮带414轮413使得主动砂轮610可以与滚筒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并且第二皮带从动轮412设置在出料口120处,第一皮带轮311设置在进料口110处,结构设置平衡,有利于结构稳定。

第一滚筒510的中心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一中空轴,第二皮带从动轮412的中心设有一体成型的第二中空轴,第一中空轴穿出机身100,第一皮带轮311转动设置在第一中空轴上,第一中空轴形成进料口110,第二中空轴穿出机身100的另一侧,第二皮带轮411转动设置在第二中空轴上,第二中空轴形成出料口120。第一中空轴和第二中空轴分别形成了进料口110、出料口120,使得线材可经由进料口110直接进入第一滚筒510、第二滚筒520的内部,对线材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

靠模700设置在第二中空轴的外周,第二滚筒520转动设置在靠模700的外周面上。由于第一中空轴可直接对线材进行定位,而第二滚筒520转动设置在第二中空轴的外周,因此第二中空轴设置靠模700也可以对线材进行定位,并使得主动砂轮610自身的转动不受滚筒的影响。

第一滚筒510、第二滚筒520、主动砂轮610、调节砂轮620的两端均设有调节轴承,调节轴承可用来调节各个部件的转动的中心,保证线材的中心度的误差在预定范围内。

支撑板200的外端设有分别容纳弱弯度与强弯度的线材进入线材调直机构的上模套221与下模套222,可适用多种不同形态的线材,通用性强。

机身100的下部设有底座800,公转电机300和自转电机400均设置在底座800上,底座800的顶壁上设有除尘风机900,除尘风机900的进风口朝向机身100的底部设置。利用除尘风机900对公转电机300和自转电机400的运转进行散热,保证其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公转电机带动滚筒转动,通过自转电机带动砂轮组自行转动,使滚筒的转动和砂轮组的自转相结合,可以对线材进行360度快速抛光,且砂轮组为两组,可对线材进行双重抛光,工作效率高,节能环保,结构实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