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坯在线蓄热式补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675发布日期:2018-07-10 22:4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铁厂连铸车间的连铸坯在向轧机输送过程中的在线补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连铸车间的连铸坯经过液压剪或火焰切割后,经剪后辊道、输送辊道、行车(或其他方式)送至加热炉炉前台架,后进入加热炉,对连铸坯加热后进行轧制;或者将连铸坯送入堆场进行堆放冷却,然后待轧制时再将冷钢坯送入加热炉,对冷钢坯加热后进行轧制;或者用简易的保温罩放置在辊道上进行保温,连铸区送出的钢坯直接进轧机轧制。

现有技术用辊道敞口输送或辊道上加设简易的保温罩在很多钢铁厂普及使用,存在能源消耗大(加热炉的加热)、连铸坯氧化物量大、钢温损失大、钢坯头部与尾部温差大、不能达到连铸坯直接轧制的目的等缺点。

目前在采用的电加热补热装置,由于其安装在连铸区辊道之后(连铸区辊道间距小,辊道之间无法设置感应加热装置),连铸坯已经冷却过度,感应装置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连铸坯的内、外温度全都加热达到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连铸区辊道上或连铸至轧机的辊道上的连铸坯在线蓄热式补热装置,可以实现连铸坯在输送过程中钢温损失得到补充、减少钢坯头部与尾部之间的温差、能耗低于加热炉二次加热工艺,达到直接轧制的目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连铸坯在线蓄热式补热装置,包括辊道,保温罩,和多组蓄热式加热单元;所述保温罩包括上保温罩、下保温罩,在保温罩内安装有蓄热式加热单元;所述上保温罩放置在辊道上部,下保温罩固定在辊道下部;所述上保温罩、下保温罩和辊道形成封闭的通道;所述蓄热式加热单元沿保温罩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上保温罩和下保温罩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室;所述上保温罩,下保温罩均由外壳及保温层构成。连铸坯在辊道上输送时,在上、下保温罩内安装的蓄热式加热单元喷出火焰对输送的连铸坯进行在线加热,上保温罩外侧两边安装有空气或烟气通道,燃烧后的高温烟气进入蓄热式加热单元蓄热,在补充连铸坯的散热损失的同时充分利用热能,不仅使连铸坯经过辊道输送后能够达到轧制的钢温(连铸坯内、外温度),而且节约燃料。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式加热单元安装在上保温罩上部或上保温罩上部与下保温罩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在上保温罩上部的蓄热式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对蓄热室,每对蓄热室由左蓄热式燃烧器、右蓄热式燃烧器组成,左、右蓄热式燃烧器之间设有隔墙;在保温罩宽度方向上由一对蓄热室组成,在长度方向上由至少一对蓄热室组成;安装在下保温罩两侧的蓄热式加热单元安装位置与数量与安装在上保温罩上部的蓄热式加热单元相对应。蓄热式燃烧器是在极短时间内把常温空气加热,被加热的高温空气进入燃烧室后,卷吸周围室内的烟气形成一股含氧量大大低于21%的稀薄贫氧高温气流,同时往稀薄高温空气附近注入燃料,燃料在贫氧(2%~20%)状态下实现燃烧,同时,燃烧室内燃烧后的热烟气经过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排空,将高温烟气显热储存在另一个蓄热式燃烧器内,两个蓄热式燃烧器处于蓄热与放热交替工作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目的;而且因有燃烧加热的缘故,大大消耗了燃烧室内的氧气,使坯体表面的氧化物减少。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式燃烧器内装填有蓄热体。蓄热式燃烧排烟温度低,排烟热损失小,设备的热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燃料消耗量。

进一步地所述辊道上的辊子两边设置有挡边。辊子设置了挡边具备了导向作用,减少连铸坯跑偏和变形量,提高连铸坯的成材率。

进一步地所述上保温罩、下保温罩外壳为钢罩壳,内层为保温层,保温层为浇注耐火料及耐火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蓄热式加热单元每隔0.5~1.5米设置一组,根据辊道长短情况相应调整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下保温罩安装有落渣门。有助于连铸坯在输送时掉落的氧化物集中在下保温罩底部较小的截面上,打开落渣门即可收集氧化物,便于操作。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连铸区或连铸至轧机的辊道上在线补热,使连铸坯的全坯温度满足轧制要求,节约能源,大大降低采用加热炉加热的成本;

2)不经过加热炉二次加热,简化连铸与轧钢之间的生产流程,实现连铸坯的连铸连轧;

3)采用蓄热燃烧技术,节约能源;

4)补热装置小型化,大大降低加热设备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5)减少氧化铁的产生,并能集中收集掉落的氧化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侧面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蓄热式燃烧器,2.右蓄热式燃烧器, 3. 蓄热式加热单元,4.蓄热体,5.上保温罩,6.下保温罩,7. 燃烧室,8.隔墙, 9.保温层,10.落渣门,11.钢罩壳,12.辊子,13.空气或烟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连铸坯在线蓄热式补热装置,包括辊道,保温罩,和多组蓄热式加热单元3;所述辊道上的辊子12两边设置有挡边;所述保温罩包括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在上保温罩5内安装有蓄热式燃烧器,下保温罩6安装有落渣门10;上保温罩5放置在辊子12上部,下保温罩6固定在辊子12下部,所述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和辊子12形成封闭的通道;每个所述蓄热式加热单元3包括3对蓄热式燃烧器;每对蓄热室由左蓄热式燃烧器1、右蓄热式燃烧器2组成,左蓄热式燃烧器1、右蓄热式燃烧器2之间设有隔墙8;在保温罩宽度方向上由1对蓄热室组成,在长度方向上由6对蓄热室组成,蓄热室安装于上保温罩5的顶部,蓄热室内装填有蓄热体4,蓄热式加热单元3沿保温罩长度方向分布;上保温罩5和下保温罩6之间的空间构成燃烧室7;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均由钢罩壳11及保温层9构成。保温层9为浇注耐火料及耐火纤维;上保温罩外侧两边安装有空气或烟气通道13。

在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内安装有多组蓄热式加热单元3,每隔 0.5 ~ 1.5 米设置一组。

辊道上的带挡边的辊子12在承载、运输连铸坯时,对连铸坯进行导向,减少连铸坯跑偏和变形量,提高连铸坯的成材率。

连铸坯切割后进入剪后辊道或输送辊道,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形成一条相对封闭的通道,连铸坯在辊道上输送时热量损失减少,同时在上保温罩5、下保温罩6内安装的蓄热式加热单元3喷出的火焰对输送的连铸坯进行加热,使连铸坯经过蓄热式补热装置后能够达到轧制的钢温。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下保温罩6两侧又安装了成对的蓄热式加热单元3,其安装位置与在上保温罩5的蓄热式加热单元3在同一平面上,数量与上保温罩5内的蓄热式加热单元3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