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涡流加长式上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0374发布日期:2018-08-03 21:4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设备使用部件,是一种防涡流加长式上水口。



背景技术:

在炼钢中间包上使用的上水口是需要经常更换的部件,上水口中钢水流过的速度及平稳度直接影响上水口的使用寿命。使用中发现,钢水易在加长式上水口的上段入口部分产生涡流,这种涡流易对上水口中锆芯冲刷产生侵蚀,并使锆芯处产生扩径现象,导致钢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并使钢水的稳定性降低,使中间包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涡流加长式上水口,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涡流加长式上水口,包括母体,母体内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锆芯,锆芯的上部设置喇叭口段,在喇叭口段的周壁上沿通孔中心线的高度方向开设6条不同高度的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高度相等,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的高度相等,第五凹槽与第六凹槽的高度相等,每个凹槽的宽度由低端向高端逐渐加宽呈扇形。第一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1为30º-35º,第二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2为30º-35º,第三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3为15º-17º,第四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4为15º-17º,第五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5为22º-28º,第六凹槽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6为22º-28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面上分别设置均布排列的第一三角型凸起和第二三角型凸起。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的底面及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交错排列的第三三角型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上水口喇叭口段钢水易产生涡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设置的凹槽均布在上水口的喇叭口段处,相同高度的凹槽对称分布,三对高度不同,宽度不同及弧度不同的凹槽,使钢水进入上水口的喇叭口段部分时不产生涡流,试验表明,上水口在使用38-40小时的正常寿命范围内锆芯上部不出现扩径现象,钢水流动速度稳定,使上水口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同时延长了中间包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俯视图;附图3是图1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中1为母体,母体1内开设通孔15,通孔15内安装锆芯3,锆芯3的上部设置喇叭口段2,在喇叭口段2的周壁上沿通孔15中心线的高度方向开设6条不同高度的凹槽,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高度相等,第三凹槽11与第四凹槽9的高度相等,第五凹槽7与第六凹槽10的高度相等,每个凹槽的宽度由低端 向高端逐渐加宽呈扇形。第一凹槽6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1为30º-35º,第二凹槽8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2为30º-35º,第三凹槽11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3为15º-17º,第四凹槽9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4为15º-17º,第五凹槽7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5为22º-28º,第六凹槽10高度顶部边沿的弧度a6为22º-28º。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底面上分别设置均布排列的第一三角型凸起12和第二三角型凸起13。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9、第五凹槽7和第六凹槽10的底面及侧壁上分别设置数个交错排列的第三三角型凸起14。

本发明所述结构中的各凹槽深度均在5-8毫米之间为适宜,凹槽的深度根据上水口直径的大小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各凹槽的高度不同。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高度分布在喇叭口段2的全部高度范围内,即: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低端位于喇叭口段2的低端,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顶端位于喇叭口段2的顶端。第三凹槽11和第四凹槽9的顶端比第一凹槽6的顶端低15-25毫米,第五凹槽7和第六凹槽10的顶端比第一凹槽6的顶端低10-15毫米,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9、第五凹槽7和第六凹槽10的低端均位于喇叭口段2的低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上水口开设的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8的位置对准钢水流入上水口的正前方。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内容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