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7017发布日期:2019-02-12 23:2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纳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发生永久起搏电极感染/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轻者置入部位皮肤局部红肿、疼痛,重者脉冲发生器囊袋积血、化脓溃破流脓,伤口经久不愈,发热,引起菌血症或心内膜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已被污染的电极导线取出体外,即导线拔除。随着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的走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来预防心脏猝死,同时起搏器感染发生率越来越多。目前,能开展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拔除术的医院甚少。此外电极拔除所用的器械价格昂贵,对于植入时间久的导线,其拔除费用往往超过植入一个新起搏器的费用,且拔除风险明显增加,这些都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具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镍钛合金以及镍钛合金表面的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述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中硒以硒酸根离的形式掺杂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之间而不影响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貌和晶型,还包括消炎抗菌等药物,所述消炎抗菌药掺杂于可吸收材料中附着于镍钛合金的表面,制备方法包括水热处理,酸浸泡处理和沸水浴浸泡处理以在其表面形成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层以及药水浸泡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镍钛合金打磨,置于丙酮中超声清洗约25分钟,随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约20分钟备用;

步骤二:配制浓度范围为0.25%-1%的hf酸,加入等量60g/l的磷酸氢二钾溶液配置成电解液,进行浸泡处理;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消炎抗菌药等药物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总厚度为0.05-0.2毫米。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高温浸泡的浸泡温度为60-10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24-80小时。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水热处理的水热介质可为氢氧化钠溶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起搏器表面抗感染的生物纳米材料由镍钛合金表面片状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构成,通过化学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水热处理、酸浸泡处理和沸水浴浸泡处理)可以很方便的在镍钛合金表面构建出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有结构均在纳米级,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载药量,可达到75%左右,可实现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性释放。此外修饰之后,载药涂层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安全性也有很大提高,将其材料携带抗菌素、消炎抗菌等药物设于起搏器的表面可将药物进行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抗感染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镍钛合金以及镍钛合金表面的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述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中硒以硒酸根离的形式掺杂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之间而不影响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貌和晶型,还包括消炎抗菌等药物,所述消炎抗菌药掺杂于可吸收材料中附着于镍钛合金的表面,制备方法包括水热处理,酸浸泡处理和沸水浴浸泡处理以在其表面形成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层以及药水浸泡处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镍钛合金打磨,置于丙酮中超声清洗约25分钟,随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约20分钟备用;步骤二:配制浓度范围为0.25%-1%的hf酸,加入等量60g/l的磷酸氢二钾溶液配置成电解液,进行浸泡处理;其中,所述消炎抗菌药等药物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总厚度为0.05-0.2毫米,所述高温浸泡的浸泡温度为60-10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24-80小时,水热处理的水热介质可为氢氧化钠溶液。

实施例2: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镍钛合金以及镍钛合金表面的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述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中硒以硒酸根离的形式掺杂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之间而不影响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貌和晶型,还包括消炎抗菌等药物,所述消炎抗菌药掺杂于可吸收材料中附着于镍钛合金的表面,制备方法包括水热处理,酸浸泡处理和沸水浴浸泡处理以在其表面形成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层以及药水浸泡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镍钛合金打磨,置于丙酮中超声清洗约30分钟,随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约20分钟备用;配制浓度范围为0.3%-1%的hf酸,加入等量56g/l的磷酸氢二钾溶液配置成电解液,进行浸泡处理;所述消炎抗菌药等药物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总厚度为0.05-0.2毫米,所述高温浸泡的浸泡温度为60-10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24-100小时,水热处理的水热介质可为氢氧化钠溶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起搏器表面抗感染的生物纳米材料由镍钛合金表面片状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构成,通过化学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水热处理、酸浸泡处理和沸水浴浸泡处理)可以很方便的在镍钛合金表面构建出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有结构均在纳米级,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载药量,可达到75%左右,实现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性释放。此外修饰之后,载药涂层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安全性也有很大提高,将其材料携带抗菌素、消炎抗菌等药物设于起搏器的表面可将药物进行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抗感染的目的。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起搏器感染的镍钛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镍钛合金以及镍钛合金表面的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所述硒掺杂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中硒以硒酸根离的形式掺杂于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板层之间而不影响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的形貌和晶型,还包括消炎抗菌等药物,所述消炎抗菌药掺杂于可吸收材料中附着于镍钛合金的表面,本发明制备的一种起搏器表面抗感染的生物纳米材料由镍钛合金表面片状的镍钛层状双氢氧化物构成,所有结构均在纳米级,显著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积从而增大了载药量,可达到75%左右,同时可实现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性释放。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柱;洪葵;巨珍珍;陈琦;俞建华;李菊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05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