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1953发布日期:2019-08-07 00:4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浆料用金属粉后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电子浆料用金属粉液相合成方面,在低含量及低端电子元件应运领域已经获得突破,但是高端电子方面,在后处理方面均未获得较大突破,后处理工艺,尤其在球磨方面暂未获得连续生产,在一些高端粉末合成上,厂家多采用10-20台的球磨机实现产量的提升,每台设备装料量最大不超过20kg,属于间歇式生产方式,进出料均为敞口,回收损失大,特别在解决软团聚金属粉末的工艺上,应运较少,球磨15kg粉末,时间在4h- 24h以内,时间长,且效率低下。本发明通过设备设计新工艺,使得球磨粉末时,能够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可在水分含量小于50%的糊状下,直接进行球磨,也可以对烘干后的金属粉末进行球磨,实现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可以连续进料,连续出料,实现连续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包括桶体、搅拌轴以及下磨环,该下磨环内间隙套装有上磨环,上磨环外壁与下磨环内壁之间的缝隙为解离区;所述桶体顶部固接有密封盖、内壁固接有挡板;所述下磨环设置在挡板与密封盖之间的桶体内;所述下磨环底面上设有落料孔,顶部固接有入料管与解离区相通;所述搅拌轴底端通过入料管伸入到桶体内并分别与上磨环底面固接,与下磨环底面旋转连接。

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所述密封盖底面固接,另一端与下磨环底面固接。

所述上磨环以及下磨环为喇叭状。

所述搅拌轴下部设有腔体搅拌桨。

所述桶体底部固接有密封网环。

所述解离区内放置有磨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主要通过上磨环与下磨环之间微细的空间作为解离区,和磨球配合使用分别对软团聚金属粉末进行磨粉,实现打开软团聚的目的。下磨环通过搅拌轴带动旋转,又通过自身重力与弹簧弹力上下摆动,以此通过加大摩擦力对软团聚金属粉末进行磨粉,同时带动磨球运动对软团聚金属粉末进行磨粉,金属粉尺寸达标后从下磨环底面上的落料孔落下,实现了连续进料,连续出料,连续化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桶体1、上磨环2、弹簧3、密封盖4、下磨环5、挡板6、搅拌轴7、密封网环8、腔体搅拌桨9、落料孔10、磨球11、通孔12、入料管13、解离区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的装置,包括桶体1、搅拌轴7以及下磨环5,该下磨环5内间隙套装有上磨环2,上磨环2外壁与下磨环5内壁之间的缝隙为解离区14;所述桶体1顶部固接有密封盖4、内壁固接有挡板6;所述下磨环5设置在挡板6与密封盖4之间的桶体1内;所述下磨环5底面上设有落料孔10,顶部固接有入料管13与解离区14相通;所述搅拌轴7底端通过入料管13伸入到桶体1内并分别与上磨环2底面固接,与下磨环5底面旋转连接。

包括弹簧3,弹簧3一端与所述密封盖4底面固接,另一端与下磨环5固接,通过下磨环5自身重力与弹簧弹力上下摆动,以此通过加大摩擦力对软团聚金属粉末进行磨粉。

所述入料管13上端伸出桶体1外,所述密封盖4上设有通孔12,入料管13通过通孔12伸出桶体1外,便于加料。

所述上磨环2以及下磨环5为喇叭状,便于原料落下,防止堵塞。

所述搅拌轴7下部设有腔体搅拌桨9,有利于实现搅拌均匀的目的。

所述桶体1底部固接有密封网环8,金属粉末直接通过密封网环8上的细孔落下达到持续生产、回收的目的。

所述搅拌轴7与上磨环2固接,所述搅拌轴7与下磨环5旋转连接,下磨环通过搅拌轴带动相对上磨环左右旋转,以此通过加大摩擦力对软团聚金属粉末进行磨粉。

所述解离区14内放置有磨球11,增大摩擦,加快解离金属粉末软团聚。

具体工作过程:

1、开启搅拌电机,设置搅拌频率,搅拌频率根据不同类别金属粉确定,最大频率不超过45Hz。

3、确定下磨环平稳,或有规律的微弱震动。

4、按每10kg金属粉加入1.5L酒精和5-20g的脂肪酸,配比糊状金属粉,作为处理原料。

4、开始从进料口匀速进料,进料量≤0.6kg/min 。

5、在出料口收集物料。

6、当检测金属粉粒径未达到其真实粒度时,则进行循环磨粉一次,直至检测合格。

7、将合格糊状金属粉定量均匀平铺于不锈钢盘中,烘干温度≤40℃,并在烘干过程中需要规律性的进行搅拌盘中的粉。更优的,该步骤可以选择双锥形干燥机,进行动态≤40℃干燥。

8、将干燥好的金属粉进行筛分,产出无团聚金属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