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173发布日期:2019-08-23 22:07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修复装置,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人机已被广泛使用,在无人机使用期间,会因为摔伤、碰撞和其他原因对机翼造成损伤,从而需要对机翼进行拼接和修复,在修复完成后,在机翼表面会产生毛刺,从而需要对毛刺进行去除,现有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专用于无人机机翼毛刺的去除。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毛刺的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毛刺的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顶板,顶板位于各支撑结构正上方;顶板的两端与各支撑结构可调节连接;

顶板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毛刺刷,两个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两端分别与各支撑结构连接,转杆上套设有滑座,滑座可沿转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座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定位件;

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柱,各导向柱的顶端同时与第二定位板的底端连接,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可滑动的同时套设在两个导向柱上,第三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位于两个导向柱之间,橡胶块上端与第三定位板连接,橡胶块下端呈波浪形;

第三定位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板的长度,且大于第二定位板的长度,第一定位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螺杆,各导向柱位于两个第三螺杆之间,各第三螺杆的下端与第一定位板转动连接,各第三螺杆上端设置有拿捏块,第三定位板的两端套设在第三螺杆上并与第三螺杆螺纹连接;滑座上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上端与第一导向杆下端连接,第一导向杆上端可滑动的穿过顶板并设置有第一限位块;

支撑座后端设置有第三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第三定位块并与第一螺杆的下端连接,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与支撑座后端滑动连接;第一螺杆上端与顶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转杆的两端分别与各支撑结构的支撑座转动连接;各支撑座与底板的夹角处设置有三个加强板,各加强板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块和顶板之间,第二定位块套设在第一导向杆上。

作为优选,支撑座后端开设有滑槽,第一滑动块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第一滑动块通过滑槽和滑块与支撑座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顶板底部设置有定位座,第一螺杆上端与定位座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毛刺刷包括连接盘,连接盘顶端通过四个连接柱与顶板底端连接,第二电机位于各连接柱之间;

连接盘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圆盘,圆盘的中心线与连接盘的中心线重合,圆盘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盘,转盘的中心线与圆盘的中心线重合,转盘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刷毛,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连接盘和圆盘并与转盘顶部连接。

作为优选,圆盘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各连接块沿圆盘的中心线呈圆形阵列设置,各连接块均通过螺栓与连接盘固定。

作为优选,滑座上端开设有凹槽,滑座端面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损伤后修补的机翼进行毛刺去除,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毛刺刷与第二电机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无人机翼打磨修复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结构2,各所述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顶板3,所述顶板3位于各所述支撑结构2正上方;所述顶板3的两端与各所述支撑结构2可调节连接;

所述顶板3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毛刺刷6,两个所述支撑结构2之间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两端分别与各支撑结构2连接,所述转杆7上套设有滑座8,所述滑座8可沿所述转杆7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座8上相互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定位件9;

所述定位件9包括第一定位板10,所述第一定位板10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柱11,各所述导向柱11的顶端同时与第二定位板1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板12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三定位板13,所述第三定位板13可滑动的同时套设在两个所述导向柱11上,所述第三定位板13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块15,所述橡胶块15位于两个所述导向柱11之间,所述橡胶块15上端与所述第三定位板13连接,所述橡胶块15下端呈波浪形;

所述第三定位板13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板10的长度,且大于第二定位板12的长度,所述第一定位板10上设置有两个第三螺杆16,各所述导向柱11位于两个第三螺杆16之间,各所述第三螺杆1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0转动连接,各所述第三螺杆16上端设置有拿捏块17,所述第三定位板13的两端套设在所述第三螺杆16上并与第三螺杆16螺纹连接;所述滑座8上设置有把手18。

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座19,所述支撑座19前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块20,所述第一定位块20上端与第一导向杆21下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21上端可滑动的穿过所述顶板3并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2;

所述支撑座19后端设置有第三定位块23,所述第三定位块2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块23并与第一螺杆27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7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动块28,所述第一滑动块28与所述支撑座19后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7上端与所述顶板3转动连接。

所述转杆7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支撑结构2的支撑座19转动连接;各所述支撑座19与所述底板1的夹角处设置有三个加强板29,各所述加强板29间隔设置。

所述支撑座19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30,所述第二定位块3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0和所述顶板3之间,所述第二定位块30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1上。

所述支撑座19后端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28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使用的滑块,所述第一滑动块28通过滑槽和滑块与所述支撑座19滑动连接。

所述顶板3底部设置有定位座31,所述第一螺杆27上端与所述定位座31转动连接。

所述毛刺刷6包括连接盘32,所述连接盘32顶端通过四个连接柱33与所述顶板3底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5位于各所述连接柱33之间;

所述连接盘32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5,所述第一安装槽35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圆盘36,所述圆盘36的中心线与所述连接盘3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圆盘36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7,所述第二安装槽37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盘38,所述转盘38的中心线与所述圆盘36的中心线重合,所述转盘38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刷毛39,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轴可转动的穿过所述连接盘32和圆盘36并与所述转盘38顶部连接。

所述圆盘36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块50,各所述连接块50沿圆盘36的中心线呈圆形阵列设置,各所述连接块50均通过螺栓51与所述连接盘32固定。

所述滑座8上端开设有凹槽52,所述滑座8端面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修复好待去除毛刺的机翼放置在滑座上,此时机翼的两端位于两个定位件上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之间;旋动拿捏块使其第三定位板向下移动,直到第三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配合将待去除毛刺机翼进行夹持为止;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滑动块向下移动,直到将毛刺刷下移到指定位置;人手握住把手,通过将滑座向转杆的方向滑动,直到将待打磨部分调节至毛刺刷正下方为止;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毛刺刷转动,同时人手握住把手将滑座沿转杆长度方向移动和沿转杆的径向转动从而实现去除毛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